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林业   3篇
  1篇
综合类   11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0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基于GIS的非累计流量的坡长直接提取算法(NCSL)和空间分析提取法(SAC)对陕北省安塞县10个样区的坡长进行提取,并计算相应的坡长因子。对不同DEM分辨率下的坡长提取结果对比,结果表明:NCSL对坡长的提取精度明显好于SAC的提取结果,其中DEM在5、10 m分辨率下的提取精度最好,且二者计算的坡长因子值差异不大,因此,可采用10 m分辨率NCSL方法提取坡长。  相似文献   
2.
从综合气候变化风险防范的紧迫性入手,简要阐述气候变化导致了自然灾害风险加剧,提出中国高风险区的综合气候变化风险防范的工程与非工程性措施,并就东中西部综合风险防范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核桃扁叶甲Gastrolina depressa Baly在山东泰安地区1a发生2~3代,以成虫在土壤中越冬。翌年4月上旬开始上树活动,补充营养后即交尾产卵、孵化,4月底第1代幼虫开始取食危害,5月达到危害高峰。5月底出现2代幼虫,6月中旬1代或2代成虫遇高温在浅土层或枯落物中“越夏”。7月底1代或2代成虫开始进行第2次危害,并交尾产卵、孵化,8月达到第2次危害高峰,9月下旬2代或3代成虫开始下树越冬。  相似文献   
4.
从气候多样性、气候变化风险多样性和应对气候变化多样性着手,系统分析了气候变化对全球可持续发展影响的多样性和严峻性;结合人类社会活动与气候系统的相互作用与关系,提出了人类社会与气候变化共生存的范式,并依据此范式,对应对气候风险的全球机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孔锋  王一飞  吕丽莉  林霖  刘冬  辛源 《安徽农业科学》2017,45(32):184-190,199
采用1961—2015年535个气象站点数据,根据中国气象局颁布的降雨强度等级划分标准,将降雨事件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6种强度,后三者记为总暴雨,六者合计为总降雨,从年际雨量和雨日两方面出发,将中国整体看做一个对象,首先计算1961—2015年535个站点不同强度降雨逐年雨量和雨日总和;然后计算不同强度降雨雨量和雨日总和的变化趋势;最后诊断不同强度降雨雨量和雨日对总降雨雨量和雨日贡献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961—2015年中国小雨呈减少趋势,大雨和总暴雨呈增加趋势,总降雨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曲棍球"现象。除北方地区外,中国多数地区降雨以增加趋势为主,并朝着极端化方向发展。在降雨贡献率方面,小雨对总降雨的贡献呈减少趋势,而其他强度降雨对总降雨的贡献均呈增加趋势。暴雨对总暴雨的贡献在减少,而大暴雨和特大暴雨对总暴雨的贡献均呈增加趋势,说明中国暴雨强度在增加。虽然中国不同地区不同强度降雨对总降雨的贡献率不同,但多数地区强降雨对总降雨的贡献率呈增加趋势。通过对比6种不同强度降雨的雨量和雨日,可以发现中国强降雨事件在增加,降雨强度在朝着极端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以中国为例,选取近20年中的3个截面数据即采用1991、2000、2009年中国县级人口数据(含农村人口、城镇人口、总人口),通过计算人口城市化率,做出3个年份中国县级城市化率图,并将其与中国灾害区划或某种特定的自然灾害危险度图、易损度图和风险图如旱灾、暴雨等叠加进行,分析人口变动与自然灾害的相关性,揭示人口城市化所带来的灾害效应大小,从而可以为中国自然灾害链的区域规律指导下的灾害链风险评估提供依据,为研究新的风险因素和传统风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打下基础。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把防范各种风险及发展绿色经济紧密的结合起来(即可持续发展),最终达到天人合一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昆虫取食行为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食性昆虫主要通过视觉、嗅觉和化学等感受器来寻找能够保证其正常生长发育的寄主食物,最后识别和接受该植物。完成生长发育。这是昆虫和植物在长期协同进化过程中适应和自然选择的结果。在取食过程中,昆虫的取食行为受其本身条件、寄主及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综述了昆虫取食行为的研究进展,总结了昆虫取食行为机理、营养代谢及影响取食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8.
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Drury)越冬蛹的抗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为控制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Drury)对桑树和柞树的的危害提供理论依据,测定了美国白蛾越冬蛹不同时期的过冷却点和含水量。结果显示,越冬蛹的过冷却点以2月份最低,为(-27.07±0.38)℃,11、12月份最高,分别为(-20.38±2.26)℃和(-22.99±4.03)℃;含水量以11、3月最高,分别为67.03%和65.07%,1月份开始下降,2月份降至最低30.76%,3月份又增加到45.95%。含水量的变化与过冷却点的变化趋势相似,含水量的下降降低了越冬蛹的过冷却点,可增强其抗寒能力。  相似文献   
9.
孔锋  杨卫  侯建忠 《四川蚕业》2005,33(3):52-55
本文针对如皋市蚕桑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实施蚕桑产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实施蚕桑产业由外延拓展向内函挖潜转变,提出了应对入世的具体推进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为满足黑广肩步甲Calosoma maximoviczi Morowitzi人工饲养繁殖的需要,参考多种捕食性昆虫人工饲料组分,配制成9种成虫人工饲料,研究了对黑广肩步甲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筛选出的饲料Ⅲ中,雌虫产卵率(60%)、平均单雌产卵量(60±17.3粒)、成虫产卵历期(24.7±2.86 d)与对照无显著差异;F1代平均孵化率(70.8%)、平均卵重(0.012±0.002 g)、羽化率(66.7%)以及1龄幼虫头壳宽度(0.187±0.018 cm)、体长(0.908±0.095 cm)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F1代卵-蛹总历期(35.25±1.72 d)较对照(32.62±1.79 d)略有延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