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43篇
  免费   237篇
  国内免费   333篇
林业   836篇
农学   710篇
基础科学   608篇
  453篇
综合类   3707篇
农作物   466篇
水产渔业   295篇
畜牧兽医   2385篇
园艺   1091篇
植物保护   262篇
  2024年   53篇
  2023年   218篇
  2022年   184篇
  2021年   206篇
  2020年   226篇
  2019年   395篇
  2018年   398篇
  2017年   250篇
  2016年   355篇
  2015年   273篇
  2014年   547篇
  2013年   484篇
  2012年   547篇
  2011年   640篇
  2010年   568篇
  2009年   656篇
  2008年   543篇
  2007年   538篇
  2006年   478篇
  2005年   465篇
  2004年   308篇
  2003年   297篇
  2002年   232篇
  2001年   239篇
  2000年   190篇
  1999年   174篇
  1998年   153篇
  1997年   128篇
  1996年   141篇
  1995年   106篇
  1994年   113篇
  1993年   94篇
  1992年   108篇
  1991年   96篇
  1990年   57篇
  1989年   62篇
  1988年   36篇
  1987年   47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35篇
  1984年   41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24篇
  1980年   12篇
  1978年   4篇
  1964年   5篇
  1963年   6篇
  1958年   4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基因拷贝数变异是一种常见又重要的基因结构变异,往往影响个体表型。低分子量麦谷蛋白(low-molecular-weight glutenin subunit,LMW-GS)是小麦贮藏蛋白的主要组成部分,位于Glu-3位点。小麦作为异源六倍体,其庞大且复杂的基因组结构导致难以利用传统方法检测目的基因的拷贝数,针对小麦基因组,筛选可靠稳定的内参基因和体系,探索适合复杂基因组的拷贝数变异测定技术,测定Glu-3位点LWM-GS基因拷贝数。【方法】以Acc1为内参基因,根据基因序列设计内参引物和探针,通过定性和定量PCR测定内参基因在12个普通小麦品种中的拷贝数,分析该基因拷贝数在不同品种间的稳定性;又以小麦品种篙优2018的5个稀释浓度的基因组DNA为模板,利用qRT-PCR验证Acc1内参系统的重复性和准确性;根据Glu-A3位点LMW-GS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及探针,利用qRT-PCR和ddPCR 2种方法检测8个小麦品种Glu-A3位点基因拷贝数,比较后选择更优的高通量基因拷贝数检测方法;再根据Glu-B3Glu-D3位点LMW-GS基因序列设计相应的特异性引物及探针,并利用ddPCR技术检测和分析了231份小麦品种的Glu-A3Glu-B3Glu-D3位点上LMW-GS基因拷贝数。【结果】Acc1在12个普通小麦品种间、同一品种5个DNA稀释浓度间的拷贝数测定结果一致,技术重复间的变异系数仅为0.07%—0.77%,所构建的Acc1内参系统稳定;比较qRT-PCR和ddPCR 2种拷贝数检测方法,8个品种所测的Glu-A3位点拷贝数结果一致,分别为3、5、3、4、3、3、3和3;且ddPCR检测重复间的变异系数为0.30%—1.67%,远低于qRT-PCR的3.14%—12.72%,更加可靠;利用ddPCR对231份普通小麦品种的Glu-A3Glu-B3Glu-D3位点上LMW-GS基因拷贝检测后分析发现,大多数小麦品种在3个位点上的拷贝数为4,所占频率分别为51.95%、32.03%和28.57%,Glu-3位点总拷贝数变异范围为10—21,变异系数为16.12%。【结论】Acc1内参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复性,可以用作小麦Glu-3位点和其他目的基因拷贝数检测的内参;qRT-PCR和ddPCR均可用于小麦基因拷贝数的检测,但后者更稳定、可靠,且操作简单、检测通量高。  相似文献   
2.
总结了高寒阴湿地区皮胎果(Pyrus ussuriensis Maxim)林下羊肚菌(Morchella esculenta)栽培技术要点,为今后发展皮胎果林下经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司冰 《种业导刊》2021,(2):12-13
玉米是世界上三大粮食作物之一,目前,玉米产量和品质的提高较大程度依靠基因工程技术。而玉米的农杆菌转化是对玉米基因组进行遗传修饰的有效手段。综述了玉米农杆菌转化的受体、影响农杆菌转化效率的因素,以有效地提高转化效率。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黄花菜的生理特性,生长习性及在不同生长期的需水要求,运用合理的灌溉模式,进行适时、适量地科学灌溉,提高黄花菜的产量,以达到合理高效的节水效应及高产量的目的。并对黄花菜的节水灌溉研究进展作了总结,对发展前景提出构想与展望。  相似文献   
5.
采用大田裂区试验,研究了施用锌肥和不同遮阴程度互作对花生生长发育、抗病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锌肥相比,施用锌肥能提高花生不同部位锌含量、增加叶片SPAD值,提高花生叶片中可溶性糖、蛋白质和生长素含量,减少花生病害的发生,平均降低7.1个百分点,花生产量平均增加19.4%。相同施锌水平下,随着遮阴程度的增加,花生不同部位锌的含量和不同生育期叶片SPAD值以及花生叶片中可溶性糖、蛋白质和生长素含量呈增加趋势,花生的发病率比不遮阴对照增加4.8、10.2个百分点,花生产量平均降低16.5%、10.0%。在30%、70%的遮阴条件下,施用锌肥的花生产量比不施锌的分别提高21.1%、25.0%。本试验条件下,施用七水硫酸锌30 kg/hm2,使花生具有较强的抗低温寡照能力及抗病性能,增产显著,可在花生产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香蕉根系转录组SSR位点信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香蕉根系转录组中的SSR位点信息,并设计SSR引物,为开发新的分子标记奠定基础。利用MISA工具对香蕉根系转录组unigene序列进行SSR检索。从25158条unigene中共发现4663个SSR,分布在3820条unigene序列中,出现频率为18.53%,平均每7.77 kb含有1个SSR位点,共有58种重复基元。香蕉根系转录组中,二、三核苷酸重复基元所占比例最大,分别为40.50%和40.63%;二者分别以AG/CT和AGG/CCT重复基元为主,分别占该重复基元的88.03%和30.83%。SSR重复次数以5~9次为主,基序长度主要分布于12~20 bp,平均长度为18.80 bp。香蕉根系转录组SSR位点频率、密度较高,类型多样,在香蕉遗传多样性研究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中有较大应用潜能。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三水区雪梨瓜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复种指数不断提高,品质退化、产量降低、病虫害严重的现象越来越突出的问题,佛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申请并开展了"蔬菜嫁接栽培技术研究及示范推广"课题研究,从2013—2015年,摸索出了一套适合本地生产雪梨瓜嫁接苗的技术和方法,即通过选择砧木、选择播期、营养土配方、高效嫁接、苗期管理、成苗运输等措施,缓解了嫁接操作不规范、生产管理不统一、苗木质量差异大、产量品质不理想的难题,初步实现雪梨瓜嫁接苗的工厂化、规模化生产,为三水雪梨瓜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8.
在1996年丽江地区烤烟病虫害调查综合防治技术研究项目的基础上,于1998年开始在玉龙县各种烟乡镇对普通花叶病,黑胫病,赤星病开始进调查研究,2008年至2010年又对以上3种病害及烟蚜进行全面普查和系统的监测,参考历年来防治方法及防治效果,初步明确了主要病虫的发生规律、发生特点和发生时间,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方法,为烤烟的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旨在鉴定牦牛Smad4基因与bta-miR-146a的靶向关系,为探究它们在牦牛卵巢卵泡发育过程中的可能分子调控机制提供理论基础。利用miRBase数据库和MEGA 6.0软件分析miR-146a在不同物种中的保守性,同时利用TargetScan软件预测其潜在靶基因,通过构建psiCHECK2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进行靶向验证。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miR-146a成熟序列在脊椎动物中具有高度的保守性,并预测到178个与卵巢卵泡发育相关的潜在靶基因,从中选取Smad4基因分析发现其3′非编码区域(3′UTR)与bta-miR-146a存在结合位点;进一步成功构建牦牛Smad4基因3′UTR野生型及突变型psiCHECK2双荧光素酶报告质粒,荧光素酶活性检测结果显示,bta-miR-146amimic对牦牛Smad4基因3′UTR野生型报告质粒荧光活性有明显的下调作用,分别与突变型及NC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本研究初步证实,牦牛Smad4基因是bta-miR-146a的靶基因,从而提示btamiR-146a可能通过调控Smad4基因在牦牛卵巢卵泡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0.
生长调控因子(growth-regulating factors,GRF)基因家族是一类植物特有的转录因子。在模式植物水稻、拟南芥中,部分GRF基因被证实是影响株高发育的核心调控因子。利用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方法(Weighted Gene Co-expression Network Analysis, WGCNA),初步构建以玉米ZmGRF基因与调控株高发育的功能基因为核心的共表达网络。结果表明,有9个ZmGRF基因与已报道的调控株高发育基因具有显著的共表达关系,并呈现出网络化的共表达模式,推测这9个ZmGRF基因是调控玉米株高发育的潜在候选基因。进一步通过微共线性分析发现,9个ZmGRF候选基因中有8个基因可以形成基因对,并且所有基因对的Ka/Ks值均显著小于1,暗示调控株高发育候选ZmGRF基因功能的保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