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9篇
水产渔业   4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6年,渔业系统牢牢抓住转方式调结构的主线,坚决落实"四调优""四转变""打好六场硬仗"的要求,开拓创新、埋头苦干,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初步进展.受益于此,克服全球经济放缓、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市场需求低迷等因素影响,我国水产品出口逆势上扬,实现量额双升. 一、总体情况 据海关统计,2016年我国水产品进出口总量827.91万吨,进出口总额301.12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69%和2.72%.其中,出口量423.76万吨,出口额207.38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4.37%和1.99%;进口量404.15万吨,同比减少0.98%,进口额93.74亿美元,同比增长4.37%.贸易顺差113.64亿美元,同比基本持平.从占大农业的比例看,水产品贸易额占农产品贸易额的16.3%,水产品出口额稳居大农业首位,占28.4%;贸易顺差仅次于蔬菜,为减小农产品贸易逆差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需要引起注意的是,我国水产品出口综合平均价自2014年达到顶点后,已经是连续第二年下降,下降幅度是6.10%,其中2016年比2015年同比下降2.28%.  相似文献   
2.
中国新时代近海捕捞渔业资源养护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近海捕捞资源呈衰退甚至枯竭之势,1978-2016年近海渔业资源整体恶化了1.57倍,“近海无鱼”成为社会焦点。研究了新时代加强近海捕捞渔业资源养护政策的紧迫性、现有政策及存在的问题、养护政策的方向与建议。结果表明:近海渔业资源持续衰退的主要原因是现有养护政策缺乏捕捞主体主动参与扩大增量、降低产量的激励相容机制;新时代从资源功能定位、实施重大工程、自然资源监管体制等为近海渔业资源养护政策指明了方向;未来养护政策应改革近海捕捞渔业产权制度(赋予排他权利、激励捕捞主体维护资源和防止外来者破坏的积极性)、推进渔民退捕工程(退捕者生态补偿、转产转业,非退捕者征收税费)、渔业资源自然保护区(改革资源保护监管体制,理顺三大关系)。该研究有利于改进现有养护政策和保护与恢复近海渔业资源,可为有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3.
刘子飞 《中国农学通报》2017,33(23):157-164
有机农业是生态文明建设在农业上的具体实践,有利于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有机水稻种植为例,实证分析了农户有机农业种植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虽然农户生态保护意识有所提高,但有机水稻种植意愿并不高,近1/4的实际种植农户不愿意继续种植有机水稻。家庭人均纯收入、非农收入占比、人均水田面积、购销服务水平、个人教育程度、生态意识等对农户有机水稻种植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着眼于农户切身利益、促进劳动力转移、完善合作社和相关有机农业政策、增加人力资本投资和提高农户生态意识等提高农户有机水稻种植意愿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水产产业是市场化早、开放性强的基础产业。在取得了长足发展的同时,水产产业也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其中水产加工业亟待转型升级是最关键,也是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水产加工业集中体现在发展方式粗放、精深加工少、市场需求适应性低、品牌缺乏竞争力等四方面。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当前和未来一个阶段各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政策取向,以及"农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伸产业链和持续增加农民收入等大  相似文献   
5.
水产种业是水产养殖业的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水产苗种引进是促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中国水产苗种引进品种繁多,水产观赏动物成为新宠,通过分析2013—2018年水产苗种进口贸易数据,其主要特征为:进口额呈下降趋势,进口种类涉及24种,部分种类的进口频率达到100%,用于水产养殖的苗种和受精鱼卵进口额分别为14061.19×104美元和632.02×104美元。从进口额数据来看,小虾及对虾、鳗鱼、受精鱼卵及其他鱼种等主要进口苗种种类对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影响较大,其中鳗鱼增养殖业对进口鳗苗的依赖程度较高,平均依赖度为50.86%。提出构建养殖鱼类苗种进口预警机制,谋划养殖鱼类品种的替代策略,提高对虾苗种控制能力,做好水产苗种进口质量安全防范等建议,以保障水产养殖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6.
基于乡村振兴的“三渔”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振兴战略是目前和未来我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作为农业农村农民工作的重要板块,"三渔"应根据乡村振兴总部署明晰发展战略。研究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三农维度"框架,结合渔业产业发展现实和产业特性,构建了包含"三渔"发展基础、渔业、渔村、渔民的思维逻辑分析框架。理清了"三渔"发展现状,剖析"三渔"发展基础、渔业产业发展和渔村(乡、港)自然、人文、政治环境,以及渔民生活等四方面存在的系统问题与难点,提出夯实"三渔"发展基础、渔业产业兴旺发达、渔村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渔民生活富裕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渔港是中国渔业生产的重要部分,其在渔区发展中的作用正在转换。本文通过梳理美国纽约港、英国普利茅斯港数百年的发展历程,总结了其教训与经验,以期为中国渔港发展提供经验借鉴。研究发现:①中国渔港主要分布于沿海,呈现出与捕捞生产高度相关、庇护所功能为主的特征。②国外渔港发展中面临废弃物排放、产业污染、生物多样性破坏威胁、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等问题。③国外渔港发展的经验包括生态修复与资源保护、加强科学研究、功能多样化、社会化参与等。④新时代,在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下和渔业生态优先发展阶段,中国渔港应重视渔港人口集聚和废弃物处理、产业污染治理、降低气候变化负面影响、防止外来物种入侵等,同时需提升渔港现代功能、加强研究在决策中的作用、兼顾开发与保护、改革管理体制机制、构建社会化参与机制等。  相似文献   
8.
渔民生产生活状况、收入增长情况受政策环境、水产品价格、自然灾害等多种因素影响。文章采用渔民入户调查数据及全国渔民家庭收支调查数据,系统分析2017年中国渔民生产生活及渔民家庭收支变化特征及渔民增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渔民家庭经营收入是渔民收入增长的最大拉动力,但是收入来源仍然比较单一、收入结构一直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亟需拓展渔民增收渠道;(2)雇工费用占渔民家庭经营渔业支出的比重不断增加,逐渐成为影响渔民家庭福利的关键因素;(3)中国各区域间渔民收入存在较大差距,并且差距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基于此,从主体能力、内部机制、产业动力、外部环境角度提出提高渔民自身能力,构建渔民持续增收长效机制,提高渔业产业内部增收动力,实施渔村振兴战略等促进渔民增收振兴渔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三、水产养殖面临的问题改革开放40年以来,经过市场化改革与协调发展,我国水产养殖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新时代大背景下,仍然面临着一些系统问题,主要包括水产养殖供给结构性过剩、资源环境约束趋紧、水产种苗繁育与病害防治需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突出、养殖成本上升压力明显等。  相似文献   
10.
在碳达峰、碳中和大背景下,设定和践行具有行业特色的“双碳”目标,对推动我国渔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和助力国家“双碳”战略具有现实意义。渔业以水产养殖与捕捞业为主要产业形式,具有碳源碳汇双重属性。基于已有碳排放和碳汇核算方法,探索中国水产养殖与捕捞业“双碳”目标及实现路径,分析发现:①2011—2020年,受产业规模扩大和“减船转产”政策双重影响,水产养殖与捕捞业的碳排放量先增后降,当前饲料投喂碳排放为水产养殖与捕捞业的首要碳源;②受养殖业快速发展的影响,水产养殖与捕捞业总碳汇波动上升,养殖碳汇超过捕捞碳汇;③水产养殖与捕捞业更偏碳源属性,超3 000万t碳未实现中和。综合中长期水产品需求压力和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形势,设定了符合水产养殖与捕捞行业特色的 “双碳”目标,并提出重点环节减排、扩大渔业增汇的技术路径以及探索渔业碳汇交易机制、强化政策支持引导的社会管理路径。期望助力我国水产养殖与捕捞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水产养殖与捕捞业由粗放、低效、高耗能向集约、高效、绿色产业转型,从而为促进产业发展和民众富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