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2篇
综合类   2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5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探讨超低温冷冻对德国牧羊犬透明质酸酶(HYD)、顶体酶(ACE)和酸性磷酸酶(ACP)活性的变化,试验分别对冷冻前后德国牧羊犬精子采用改良明胶底膜法、改良BNPNA法、磷酸苯二钠法对精子HYD、ACE和ACP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超低温冷冻前后精子HYD、ACE和ACP活性极显著降低(P0.01);解冻后精子3种顶体酶类活性分别与精子活率和顶体完整率呈正相关,其中ACE活性与顶体完整率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487(P0.01)。3种顶体酶类活性与畸形率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ACE活性与精子顶体完整率的相关系数为0.487,相关度大于HYD(0.439和0.459)和ACP(0.440);而HYD活性与精子活率的相关系数为(0.404和0.423),相关度大于ACE(0.377)和ACP(0.369)。说明超低温冷冻使德国牧羊犬精子3种顶体酶类活性均显著降低;3种顶体酶类活性分别与精子活率和顶体完整率呈正相关,与畸形率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围产期奶牛产前14和7 d血清能量平衡指标以及脂肪因子对产后酮病的预警作用及意义。从奶牛产前21 d至产后21 d,每隔7 d跟踪采集60头围产期奶牛尾静脉血,最终筛选出健康奶牛21头,酮病奶牛17头,检测奶牛各时间点血清BHBA、NEFA、Glu、TG、INS、 ADP、LEP、抵抗素、IL-6和TNF-α含量,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预警酮病的指标,再采用ROC曲线确定各风险评估指标的诊断效果及最佳分界值。结果表明:奶牛产前14 d时,血清BHBA和NEFA可作为酮病的预警指标;BHBA的最佳分界值为0.42 mmol/L,对应的敏感度为58.8%,特异度为81.0%;NEFA的最佳分界值为0.47 mmol/L,对应的敏感度为58.8%,特异度为90.5%;产前7 d时,血清BHBA和NEFA可作为酮病的预警指标,BHBA的最佳分界值为0.34 mmol/L,对应的敏感度为76.5%,特异度为66.7%;NEFA的最佳分界值为0.32 mmol/L,对应的敏感度为94.1%,特异度为47.6%。本研究发现产前14和7 d血清ADP、LEP、抵抗素、IL-6和TNF-α均不适合为产后酮病的预警指标。然而,随预产期临近,该5种脂肪因子Logistic曲线的显著性逐渐向具有统计学意义接近,存在作为酮病预警指标的潜力。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回乳期奶牛血清中促乳素(PRL)、雌二醇(E2)、孕酮(P4)、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5(STAT5)含量和产奶量变化规律及其相关性,选择规模化奶牛场产奶量为(15.43±0.60)kg,将干乳的妊娠后期奶牛20头为研究对象。干乳开始当天记为第0天,分别在第0、1、3、5、7、9和11天上午8:00采集奶牛尾静脉血,ELISA法检测血清中PRL、E2、P4和STAT5含量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其在奶牛回乳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回乳期奶牛血清PRL含量和产奶量在0~1d变化不显著(P0.05),3~11d依次降低且差异极显著(P0.01);血清E2含量0~1d、3~5、7~9d、9~11d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依次呈阶梯式下降趋势;血清STAT5含量同样呈下降趋势,回乳0~5d、7~11d差异不显著(P0.05),但0~5d与7~11d两阶段间差异极显著(P0.01);血清P4含量从回乳0~11d变化不显著(P0.05);回乳期奶牛产奶量与PRL、E2、STAT5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PRL、E2和STAT5含量变化两两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P4含量变化与PRL、E2、STAT5含量和产奶量变化的相关性均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在奶牛回乳期间,血清中PRL、E2和STAT5含量均呈降低趋势并显著正相关,而P4含量变化不显著且与其他激素无显著相关性,为进一步研究泌乳相关激素调控奶牛回乳的作用机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一例犬创伤性膈疝的诊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腹腔内脏器官通过天然或外伤性横膈破裂孔突入胸腔,称为膈疝,疝内容物以胃肠和肝脏多见,犬猫均有发生。本病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类。先天性膈疝的发病率很低,是膈的先天性发育不全或缺陷,腹膜腔与心包腔相通或膈的食道裂隙过大所致。后天性  相似文献   
5.
采用RT-PCR方法从奶牛乳腺组织中扩增气管抗菌肽(TAP)基因,重组到pMD19-T Simple载体中,并进行序列分析。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克隆的TAP基因包含完整的开放阅读框(ORF) 195 bp,与牛TAP基因同源性达93.8%;该ORF编码的64个氨基酸,含有β-防御素特征性结构即6个在特定位置上的保守半胱氨酸残基。TAP基因cDNA完整开放阅读框的克隆,为进一步开发应用重组牛β-防御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复方天然植物制剂对奶牛回乳效果及回乳期奶牛血清胰岛素(INS)、氢化可的松(HC)、生长激素(GH)和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含量的影响。【方法】试验于2016年1—6月进行,选择四川省某规模化奶牛场半封闭统一舍饲,体重(582±41)kg、第2—4胎中国荷斯坦奶牛150头。从中选取体况良好,健康,乳房、乳汁均正常,即将进入回乳期,产奶量为(15.42±0.71)kg的妊娠后期即将干乳的健康奶牛80头。随机分为A、B、C、D组,每组20头,均采用逐渐干奶法回乳,回乳开始当天记为第0天,A组为对照组,不饲喂复方天然植物制剂。B、C、D组均从回乳开始第1天,每日上午8:00分别饲喂复方天然植物制剂400、500、600g,回乳完成后停止饲喂复方天然植物制剂。复方天然植物制剂由麦芽,朴硝,升麻,柴胡,香附,薏仁,蚕蜕,白术,黄芩,知母,苏梗,芡实,五味子,蒲公英,甘草等按一定比例组成。分别采集奶牛回乳期第0、1、3、5、7、9和11天尾静脉血,置于未加抗凝剂的离心管中,室温下静置1h,置离心机352×g离心10min,转移上层血清于EP管中,-20℃冻存。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技术(ELISA)法检测血清INS、HC、GH和IGF-1含量,并记录回乳期奶牛单日产奶量。【结果】A、B、C、D 4组奶牛回乳时间分别为11、7、5、5天。各组回乳期奶牛血清IGF-1和HC含量均呈下降趋势,且对照组下降趋势较各复方天然植物制剂组慢,复方天然植物制剂组血清IGF-1、HC和GH含量在回乳期后回升,对照组血清INS含量上升趋势较各复方天然植物制剂组慢,第0至1天,各组奶牛血清HC、IGF-1和GH含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第3—7天,A组奶牛血清HC、GH和IGF-1含量极显著高于B、C、D组(P0.01),而血清INS含量极显著低于B、C、D组(P0.01);第9天,A、D组奶牛血清HC含量均显著高于C组(P0.05),A、B组奶牛血清GH和IGF-1含量均极显著低于C、D组(P0.01),A组奶牛血清INS含量极显著低于B、C、D组(P0.01);第11天,A组奶牛血清HC、GH和IGF-1含量极显著低于B、C、D组(P0.01),A组奶牛血清INS显著低于D组(P0.05),但极显著低于B、C组(P0.01);C、D组奶牛血清IGF-1、GH、HC和INS含量在整个回乳期均差异性不显著(P0.05)。在奶牛回乳期,产奶量、HC、GH和IGF-1两两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INS与产奶量、HC、GH和IGF-1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复方天然植物制剂能显著促进回乳期奶牛回乳,饲喂500g/日复方天然植物制剂,奶牛回乳时间为5d,回乳效果即可达到最佳。回乳期奶牛血清INS、HC、IGF-1含量和产奶量变化两两间均呈极显著相关,IGF-1、GH和HC对奶牛回乳起负向调控功能,而INS对奶牛回乳起正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了缩短犬的乏情期,建立有效的诱导发情方法,设计了2次试验。试验一:将供试犬3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5只:Ⅰ组(E2+PMSG)、Ⅱ组(PMSG+hCG)、Ⅲ组(溴隐亭0.2 mg,口服)、Ⅳ组(溴隐亭0.6 mg,口服)、Ⅴ组(溴隐亭0.6 mg,阴道投入)、Ⅵ组为对照组(不作处理)。结果显示:试验一中Ⅱ组和Ⅴ组的犬成功诱导发情(80%,4/5),而Ⅲ组的犬诱导发情失败,Ⅰ组和Ⅳ组只有部分发情(40%,2/5),Ⅵ组无发情表现。试验二:供试犬30只,随机分成3组,分别采用试验一中Ⅱ组、Ⅴ组和Ⅵ组的用药程序,统计其诱导发情率,并于发情的第8天活体采集卵巢、子宫、阴道,观察其形态变化。结果显示:试验Ⅱ组诱导犬发情率为70%(7/10),试验Ⅴ组诱导犬发情率90%(9/10),但二者差异不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比较,Ⅱ组、Ⅴ组犬的左、右卵巢重量、卵泡数、左子宫角圆周长差异显著(P<0.05);Ⅴ组犬的阴道壁厚度、右子宫角圆周长、子宫体圆周长与Ⅱ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试验结果表明:溴隐亭阴道给药能成功诱导乏情期母犬发情,且可以避免因口服引起的不良胃肠道反应。溴隐亭经阴道给药是一种简单、易行、有效的犬诱导发情方法。  相似文献   
8.
随着集约化生产,动物长期饲养在封闭式畜舍中,微量元素主要通过饲料添加,因此动物健康状况会受饲料成分和消化道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在这种条件下,微量元素营养与最佳状态稍有偏差,对动物健康状况及生产性能都有严重影响.为此,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内科学专家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研究、开发出复方微量元素注射液一针肥(生命元).试验以家兔为试验动物,观察一针肥(生命元)对家兔增重效果和血液常规指标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乳酶LDH作为奶牛隐性乳房炎早期诊断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筛选敏感的奶牛隐性乳房炎早期诊断指标,选择220头荷斯坦泌乳奶牛,分别采集乳汁进行体细胞计数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测定.结果显示,隐性乳房炎奶牛乳汁中LDH活性显著高于健康奶牛(P<0.05),乳汁体细胞数(SCC)与LDH活性呈正相关(r2=0.93).选择LDH活性>100 IU/L作为隐性乳房炎的判定阈值,诊断的敏感性为70%,特异性为82.3%,Jouden指数为0.52.结果提示,LDH可作为奶牛隐性乳房炎早期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0.
2002年2月,四川某一动物园白唇鹿出现食欲降低、腹泻、进行性消瘦,症状持续一个多月后,有4只鹿先后死亡。尸体剖检表现为下颌淋巴结、肩前淋巴结肿胀,硬固,中心化脓,脓汁黏稠呈乳白色,淋巴管增粗、充盈,淋巴液乳白色黏稠;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淋巴结表面和切面有淡黄色或灰白色点状坏死灶,部分淋巴结中心化脓,脓汁为乳白色;脾脏肿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