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73篇
  免费   162篇
  国内免费   258篇
林业   806篇
农学   356篇
基础科学   407篇
  372篇
综合类   3547篇
农作物   547篇
水产渔业   295篇
畜牧兽医   1972篇
园艺   570篇
植物保护   221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47篇
  2022年   127篇
  2021年   138篇
  2020年   155篇
  2019年   234篇
  2018年   247篇
  2017年   140篇
  2016年   173篇
  2015年   166篇
  2014年   431篇
  2013年   357篇
  2012年   397篇
  2011年   447篇
  2010年   345篇
  2009年   415篇
  2008年   359篇
  2007年   406篇
  2006年   365篇
  2005年   347篇
  2004年   294篇
  2003年   261篇
  2002年   223篇
  2001年   239篇
  2000年   247篇
  1999年   237篇
  1998年   207篇
  1997年   210篇
  1996年   200篇
  1995年   175篇
  1994年   216篇
  1993年   180篇
  1992年   171篇
  1991年   182篇
  1990年   153篇
  1989年   105篇
  1988年   47篇
  1987年   45篇
  1986年   42篇
  1985年   45篇
  1984年   39篇
  1983年   30篇
  1982年   33篇
  1981年   31篇
  1980年   17篇
  1979年   12篇
  1962年   3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FT(FLOWERING LOCUS T)基因是植物多个开花途径的整合因子,在花发育中起重要作用。以水曲柳雌雄花发育转录组中FT序列为基础,通过PCR扩增获得该基因全长,命名为FmFT。其开放阅读框(ORF)为525 bp,编码174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9 795.2,等电点为5.90,是亲水性不稳定酸性蛋白;无跨膜区域,全部位于膜外;有1个PEBP保守结构域。同源比对结果显示,水曲柳FT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20个物种的FT蛋白序列同源性在83%~88%之间,与苹果(Malus domestica)同源性最高,为88%。系统进化结果显示,水曲柳FT蛋白单独聚为一类,与其他物种亲缘关系均较远。FmFT在水曲柳不同发育时期的雌雄花中的表达结果表明,在减数分裂时期和成熟孢子时期,雌雄花之间表达量差异显著。在雄花中,在减数分裂时期表达量达到最大值;在雌花中,表达量持续升高,在成熟胚囊时期达到最高值,是孢原细胞-大孢子母细胞时期的35.97倍,表明FmFT不仅在水曲柳雌雄花的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且功能不同。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四川省猕猴桃主产区的广元市、德阳市、绵阳市、巴中市、乐山市、成都市、宜宾市等区县的198个果园进行猕猴桃溃疡病调查统计,研究了溃疡病的发生与海拔、品种、树龄的关系,并且分离、纯化、鉴定猕猴桃溃疡病病原菌,结果表明,随着海拔的增高,溃疡病病害发生程度加重;在调查的品种中红阳较其他品种更容易感病;树龄小于3年或者是大于10年以上发病程度较轻。分离纯化得到343株菌株,其中有234株是溃疡病病原菌,并且均是PSA 3型菌株。  相似文献   
3.
三五九旅初到南泥湾1940年11月,正当朱总司令加紧准备“军垦屯田”之时,国民党顽军又企图侵犯边区东南的宜川地区。朱总司令和毛主席研究后,亲自下达三五九旅“军垦屯田”的命令,立即将三五九旅七一七团调往南泥湾东南边的临镇一带,团长陈外欧、政委晏福生带领七一七团全体将士一面准备迎击顽军,一面开荒生产,至此拉开了南泥湾大生产的序幕。  相似文献   
4.
5.
猪伪狂犬病是由猪伪狂犬病毒(porcine pseudorabies virus,PRV)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自2011年底以来,PRV发生了变异,传统的PRV弱毒疫苗已不能对PRV变异株提供完全保护,这给我国PR防控带来了巨大挑战。为了解安徽省PRV流行特征及其主要毒力基因遗传变异情况。利用PCR技术、细胞接种试验、电子显微镜观察、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及兔体接种试验等方法,对安徽省临诊病例中疑似PRV感染的病猪进行病原检测及PRV分离鉴定,并通过设计6对特异性引物对PRV分离株主要毒力基因(gEgITKgBgCgD)进行克隆及测序分析。2016—2018年安徽省临诊病例中共分离鉴定15株PRV;PRV分离株主要毒力基因序列均与2011年后国内PRV变异株同源性较高;与2011年前国内PRV经典株序列比对,PRV分离株gEgBgCgD基因存在多个位点的一致性替换、插入或缺失,且gEgC基因多位点突变位于其重要的抗原表位区。本研究分离的15株PRV均为变异株,变异株已成为安徽省主要的流行毒株。15株PRV分离株的gITK基因序列较为保守,而gE、gC蛋白抗原表位区域氨基酸的突变可能导致其毒力及抗原性发生改变。部分PRV分离株与邻近地区PRV序列同源性均为100%,可能与频繁跨省调运生猪、跨区引种等原因有关。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分别采用了打磨龟背、营养液浸泡和奈乙酸溶液浸泡的处理方法。结果表明,奈乙酸溶液可使“冒绒”速度大大加快;奈乙酸对基枝藻孢子囊形成和孢子释放能起到促进作用,其适宜浓度为0.1~5ppm。  相似文献   
7.
8.
自Wilson和Ross(1962)发现具有T.timopheevi细胞质的T型不育系并实现“三系”配套算起,杂种小麦的研究已有30多年的历史了,到目前,虽然在各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但杂种小麦仍未能在生产上广泛推开,而与此同时,玉米、水稻、高粱等作物的杂种优势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小麦作为世界第一大作物,其杂种优势为什么迟迟不能大规模应用于生产?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战略才能开创出杂种小麦的研究和利用新局面?本文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根据我们在杂种小麦研究中的粗浅体  相似文献   
9.
10.
外语学习何时开始为宜,这是一个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问题。一种观点认为越早越好,而且它也比较合乎大众心理。尤其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影视手段的普及,更为它提供了实施的条件。不但小学正式开课,幼儿园大办其班,甚至更有早至襁褓的“0岁方案”。对此有人也不无担忧,但又未能剖明利害关系,也就达不到降温的效果。本文拟以“儿童外语”为题,首先分析其负面作用,然后提出实施的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