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2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紫外(UV)辐射诱导的DNA损伤可导致农作物减产。DDB2蛋白参与由紫外辐射造成的DNA损伤的修复过程已经在人类、水稻和拟南芥中得到证实。DDB2与DDB1、CUL4相互作用形成E3泛素连接酶复合体,该复合体对植物根茎生长、花期调控和光形态建成等多种植物发育过程起调控作用。成功克隆了番茄DDB2基因,构建了DDB2-黄色荧光蛋白融合表达载体。通过对野生型番茄UV辐射后DDB2基因表达水平的半定量分析,证明番茄DDB2基因受UV诱导表达;运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对DDB2蛋白序列与模式生物进行同源比对,发现2个WD-40重复和一个DWD盒保守结构域;通过对DDB2融合黄色荧光蛋白转基因番茄根尖的荧光显微观察,证实番茄DDB2定位于细胞核。利用酵母双杂交实验证明了番茄DDB2与DDB1和CUL4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推测DDB1蛋白作为DDB2与CUL4蛋白的桥梁形成CUL4-DDB1-DDB2复合体。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当前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归纳,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生态环境的恶化可导致病原体变异加快,致病力增强。近年来埃博拉出血热、尼帕病等野生动物源性新发传染病不断出现,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和国家公共卫生及生态安全。开展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就是要将人兽共患病防控的关口前移至野生动物,建立起一道前哨屏障,阻断和控制疫情向人类传播蔓延。同时,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工作也是《野生动物保护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赋予自然  相似文献   
4.
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外来植物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发现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外来植物224种,隶属86科173属,约占卧龙已知高等植物总数的10%;经筛选有外来入侵植物16种,涉及11科16属,其中菊科5种,豆科2种,禾本科1种,旋花科1种,苋科1种,柳叶菜科1种,桑科1种,茄科1种,紫茉莉科1种,紫草科1种,久雨花科1种;调查分析表明菊科的牛膝菊、小白酒草,豆科的白车轴草,紫草科的聚合草,禾本科的黑麦草已在调查区域广泛分布,并产生一定的危害,应引起高度重视;同时结合保护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5.
笔者从我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出台的背景入手,主要针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和归纳,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具有一定的生产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以"互联网+"生态旅游为先导,运用新一代信息化技术,卧龙自然保护区建成了智慧生态旅游系统平台。系统实现了保护区智慧旅游管理、服务和营销能力的全面提升,具备了景区数据抓取、统计、分析与挖掘功能。鉴于保护区智慧生态旅游建设处于起步阶段,其建设及运营模式仍需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相似文献   
7.
山体滑坡是卧龙自然保护区常见自然灾害,多由山区大雨或地震灾害引起。利用样方法对11个卧龙自然保护区滑坡山体自然恢复5 a后的植被进行调查,并选取一个人工恢复样地为对照,研究滑坡区域次生群落的物种组成、区系成分和先锋物种。调查区域内分布有植物44科103属119种,其中灌木29种,草本90种,包括卧龙植物普查未发现的新记录植物18种。被子植物在科、属、种数均占绝对优势。区系成分分析显示植被自然恢复早期的39科种子植物分属5种地理成分,以世界广布的科数量最多;同时对作为区系地理分类依据“属”的分析显示,98属种子植物可划分为11种分布类型,其中温带分布类型的属占非世界分布属数的90.91%,说明调查区域植被具有温带性质。自然恢复样地的群落结构和物种丰富度明显优于人工恢复样地,通过重要值计算确定不同自然恢复边坡灌木层和草本层优势先锋物种,为卧龙未来滑坡山体人工植被恢复的本地物种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