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4篇
林业   7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篇
  52篇
综合类   55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25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调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部分地区牛场中牛蹄病发病和治疗情况,本试验以乌鲁木齐市周边3个牛场为研究对象,连续5个月对跛行和牛蹄病发病和治疗情况进行记录并分析。结果显示,3个牛场跛行牛只中99.77%由牛蹄病所致,总体发病率为20.91%,其中A牛场为23.08%、B牛场为31.74%、C牛场为8.86%,牛生存环境和饲养管理方式越好的牛场牛蹄病发病率越低;蹄皮炎为主要牛蹄病类型,占80.37%,蹄底溃疡占14.25%,变形蹄占4.91%,蹄叶炎占0.47%。变形蹄以延蹄和拖鞋蹄为主,共占61.91%;48.84%的牛蹄病发生于两后蹄系部,23.14%的牛蹄病发生于趾间。治疗方面,A牛场、B牛场和C牛场患牛蹄病的牛只经3次治疗后治愈率分别为100%、100%和97.73%。结果表明,牛蹄病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部分牛场中牛只跛行的主要原因,牛蹄病类型主要为蹄皮炎、蹄底溃疡、变形蹄和蹄叶炎,其中蹄皮炎最严重,且以后趾蹄皮炎发病率最高;采用腐蹄康散外用,蜂胶提取物、青霉素和链霉素外用,以及头孢噻夫钠、萘普生注射液和地塞米松注射液肌肉注射联用这3种用药治疗方式均有很好的疗效,提示牛场在加强牛蹄病预防...  相似文献   
2.
狂犬病是一种病毒性疾病,通常临床症状出现后100%死亡,95%的人类狂犬病死亡是因被带病毒的犬猫咬伤造成。通过RT-PCR方法用狂犬病病毒基因N基因和G基因两对引物均能在患病狐狸脑组织样品中扩增出特异性预期条带,结合临床症状与实验室诊断,判定狐狸感染狂犬病病毒,具体的狂犬病毒株类型有待于基因序列测定结果。  相似文献   
3.
浅议我国人工林的近自然林经营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分析了我国人工林的现状和人工林林分质量问题,依据近自然林业的理论,提出我国人工林的近自然林经营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退耕还林工程区经济林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全国第六次森林资源清查的结果数据对退耕还林工程区经济林的现状、特点与动态作了分析,并依据退耕还林工程造林的面积推算出工程造林对工程区经济林的贡献,预测了工程区经济林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我国牛源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现状及药敏检测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调查我国牛源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临床耐药现状,对2009年以来新疆、浙江、山东、内蒙古和上海五省区不同地方分离的12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用纸片扩散法进行临床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新疆分离株对红霉素、克林霉素、青霉素、复方新诺明、多西环素、四环素耐药,22%的菌株对头孢西丁耐药,43%的对氯霉素耐药,64%的对环丙沙星耐药,58%的对庆大霉素耐药;其它4地区分离株耐药情况更为严重,除头孢西丁以外,对其它9种抗生素均耐药。对菌株的多重耐药情况分析发现,新疆分离株中对5种以上抗生素耐药的占86.1%,对10种抗生素完全耐药的占17.4%;而内地分离株的数据为100%和38.2%。此外,在试验中鉴定出33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新疆19株,占新疆菌株的22.1%,内地四地区14株,占内地分离株的41.2%。结合2005~2009年间发表的相关耐药数据的分析结果,研究显示,我国牛源金黄色葡萄球菌呈现多重耐药,且出现了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并在不同地区分离株中占有一定的比例;研究还发现,新疆分离株与浙江、山东、内蒙古和上海四地分离株的耐药情况有较大差异。此外,在整理药敏试验资料时,发现在金黄色葡萄球菌药敏试验中,药物的选择没有遵循选药规则,试验操作不规范和试验结果的报告不规范等问题,对此提出一些探讨性建议,供试验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6.
从新疆5个地区8个奶牛场乳房炎奶样中分离的101株β溶血性金黄色葡萄球菌中随机选64株用小鼠进行毒力测定,同时用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RAPD)技术分别以3个随机引物进行基因相关性分析,建立种系进化树。结果表明,55%的菌株对小鼠具有较强毒力(可致小鼠2/3死亡),且在乌鲁木齐、奎屯和伊犁地区占据优势。基因相关性分析表明,当相对基因相关性为0.35时,被检测菌株主要分布于6个进化群,86.5%的菌株分布在A、B、C和E4个进化群。其中,50%菌株属于A群,13.5%属于B群,5.8%属于C群,17.3%属于E群。从地区分布可见,乌鲁木齐、伊犁和奎屯地区分离的菌株分别有69.6%、61.1%和71.4%分布在A群;昌吉3个牛场48%、24%的分离菌株分布在B群和C群;库尔勒牛场35.7%、57.1%的分离菌株分布在A群和E群。26株对小鼠具有致死性的菌株分布在A群,这些菌株占致死小鼠菌株的74.3%。  相似文献   
7.
长期施肥对塿土冬小麦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20年塿土冬小麦-夏休闲轮作体系长期肥料定位试验为平台,探讨长期施肥对小麦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同时施入氮磷肥处理(NP、NPK、MNPK)小麦产量上升趋势显著,年均增产幅度为219~265 kg hm~(-2),平均产量均为CK的3倍。化肥配施有机肥(MNPK)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呈明显上升趋势,年均分别增加0.93g kg~(-1)、0.05 g kg~(-1)、0.07 g kg~(-1)、12.11 mg kg~(-1)、8.8 mg kg~(-1),有机质和全磷的平均含量较CK分别提升59%、73%,速效磷和速效钾平均含量为CK的13.6倍和1倍。氮磷配施(NP、NPK)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较CK增加18%和16%。施氮肥对土壤中全氮含量没有明显影响。施磷肥(NP、PK、NPK)土壤全磷以及速效磷含量逐年显著上升,土壤全磷平均含量较CK提升27%,速效磷含量为CK的4倍。施钾肥(NPK、NK、PK)对土壤全钾含量没有明显影响,但土壤速效钾上升趋势显著,年均增幅为5.6~6.9 mg kg~(-1),平均含量较CK分别增加38.8%、59.3%和48.1%。旱作塿土合理的施肥措施为有机肥配合氮肥。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陕西关中冬小麦/夏玉米区土壤磷素分布特征及近30年农田土壤有效磷变化,对维持和提高土壤质量和土地生产力,合理施磷和减磷增效具有重要意义。方法 利用2011年在陕西关中平原冬小麦/夏玉米种植区选择的10个典型县、区采集的458个土壤样本,通过与1980年土壤普查土壤有效磷含量数据的比对,分析近30年来陕西关中农田耕层土壤有效磷的变化及当前土壤磷库分布特征。结果 30年来该区农田耕层土壤有效磷含量整体呈显著上升,宝鸡市、咸阳市和渭南市的平均有效磷含量分别为26.09、27.50和21.53 mg·kg -1,与第二次土壤普查有效磷含量结果相比,增幅分别达334.83%、276.71%和231.23%。高有效磷等级地块的比例均有大幅度增加,其中以有效磷含量15-30 mg·kg -1的增幅最大,有效磷含量<10 mg·kg -1的降幅最大。有效磷和无机磷总量分布呈现出西部(宝鸡市)和中部(咸阳市)高于东部(渭南市),而有机磷含量则相反。当前关中地区大面积土壤有效磷含量高于农学阈值,可满足作物高产时的磷素供应。同时,宝鸡、咸阳市土壤有效磷含量>37 mg·kg -1 的累积分布概率超过20%,水溶性磷含量>2 mg·kg -1 的累积分布概率超过22%,存在较高的水环境污染风险。 结论 长期集约化高强度种植条件下含磷肥料的过量施用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效磷含量。从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有限的磷资源角度考虑,应合理调控磷肥施用,做到因土施肥,因需供肥。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陕西关中地区小麦品种演替过程中产量及氮效率对土壤肥力的响应。【方法】以20世纪80年代至今关中冬麦区3个代表性小麦主栽品种为材料,以33年长期不同施肥处理构建的土壤肥力水平梯度为平台,研究品种演替和土壤肥力及其交互对作物产量、氮利用效率的影响。供试品种有20世纪80年代品种小偃6号、90年代末品种小偃22和近年品种西农979。长期施肥包括6个处理:不同水平的氮磷化肥配施(N1P1和N2P2)、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M1N1P1、M1N2P2、M2N1P1和M2N2P2),以不施肥为对照(CK)。【结果】在各个肥力水平土壤上,籽粒产量及收获指数均随小麦品种更替而呈现增加的趋势,尤其在高肥力土壤上更为明显。土壤肥力水平的提高显著提高了小麦籽粒产量,其中西农979增产幅度最大(151.0%-610.5%),其次为小偃22(127.9%-349.7%),小偃6号增幅最低(148.1%-341.8%)。土壤肥力与品种对小麦籽粒产量及收获指数有显著的交互作用,低肥力条件下,小偃6号籽粒产量高于西农979,高肥力条件下则相反。小麦百公斤籽粒需氮量随品种演替有降低的趋势,但随土壤肥力水平提高有增加的趋势。土壤肥力与品种对百公斤籽粒需氮量也有显著的交互作用。在小麦品种更替过程中氮肥生理效率和农学效率均呈增加的趋势,但随着土壤肥力水平的提高,各品种小麦的氮肥生理效率呈下降的趋势,氮肥农学效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抛物线变化趋势。土壤肥力与品种对小麦氮肥生理效率和农学效率无明显交互作用。【结论】陕西关中小麦品种演替在高肥力以及养分投入充足时不仅表现出单产不断提高,而且氮效率也呈逐步增加的趋势。因此,品种更新的同时还要注重提升土壤肥力,才能保证粮食安全,实现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氮肥及其与秸秆配施在不同肥力土壤的固持及供应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在有机物料和无机氮肥的配施条件下,研究氮素在土壤中的固持与释放过程,以期达到土壤供氮与作物需氮相一致的目的。【方法】以长期定位试验不同施肥处理土壤(不施肥,NF;施用氮磷钾化肥,NPK;厩肥与化肥配施,MNPK)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试验研究化学氮肥及其与秸秆配施在不同肥力土壤中的固持与供应。【结果】与未施氮肥(对照)相比,单施尿素对NF处理土壤小麦籽粒产量无显著影响,而显著提高了NPK和MNPK处理土壤小麦籽粒产量;MNPK处理土壤氮肥利用率(67%)显著高于NPK(56%)和NF(19%)处理土壤。与施用氮肥处理相比,秸秆与尿素配施显著降低了小麦产量和氮素利用率,但MNPK处理土壤小麦产量及氮肥利用率(11%)仍显著高于NPK处理(7%);秸秆与尿素配施降低了当季小麦对施入氮素的吸收利用,小麦收获时不同施肥处理土壤有79%-88%施入的氮素未被吸收利用。【结论】有机肥与化肥长期配施在协调土壤氮素供应,提高作物产量及氮肥利用率方面具有突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