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9篇
林业   40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22篇
  22篇
综合类   90篇
农作物   30篇
水产渔业   28篇
畜牧兽医   52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在光伏电池的物理数学模型基础上,给出光伏电池工程实用数学模型,利用MATLAB编写了光伏电池的仿真程序,分析研究了光强和温度对电池输出特性的影响,得出工程实用模型,参数少,易于建模,移植性好,而且可以对修正系数的典型值进行调整,改善了工程模型输出特性曲线的精确度,提高了工程模型的通用性,最后,利用MATLAB/GUI编写了一款适用于光伏电池工程用数学模型的仿真计算软件,通过在仿真平台上设置输入参数便可以简洁而形象地分析电池的输出特性,提供了良好的交互性,这为微电网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牻牛儿基牻牛儿基焦磷酸合酶(Geranylgeranyl diphosphate synthase,GGPS)是萜类合成途径的结构酶,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RACE和RT-PCR方法克隆得到5条潜在的茶树GGPS序列,分别命名为CsGGPS1-4和CsGGPS9,其中CsGGPS9存在3条等位基因,分别是CsGGPS9-1、CsGGPS9-2和CsGGPS9-3,在系统进化树上与其他基因分成两支。蛋白质序列分析表明,茶树GGPS家族成员都具有polyprenyl_synt结构域,不存在信号肽序列。亚细胞定位预测结果显示,CsGGPS1、CsGGPS2和CsGGPS4定位在叶绿体上,CsGGPS3和CsGGPS9定位在线粒体上。通过Swiss Model进行三维建模,结合"three-floor"模型对茶树GGPS家族成员的功能进行预测,预测结果显示,CsGGPS1、CsGGPS2和CsGGPS4是GGPS;CsGGPS3是异源二聚体形式的牻牛儿基焦磷酸合酶的小亚基;CsGGPS9的催化主产物是碳链数大于30的异戊烯基焦磷酸。q RT-PCR分析表明,CsGGPS1整体表达丰度较低,仅在一芽二叶中表达量稍高;CsGGPS2在茶树各个组织中均有表达,在花中表达量最高,且花发育过程中表达量先上升后下降;CsGGPS3在叶和幼根中的表达量高于花,花发育过程中表达平稳;CsGGPS4在茶树各个组织中表达量数值相近,在花发育过程中表达量变化趋势与CsGGPS2相同;CsGGPS9的表达量在成熟叶中显著低于幼嫩叶片。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斑茅种质资源利用效率,本研究对来自不同地区的76份斑茅种质资源的株高、茎径、节间长、叶长、叶宽、锤度6个表型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来自不同地区的斑茅,6个表型性状平均变异系数在14.6%~53.4%之间,其中株高和节间长的变异系数相对较高,分别为53.4%和37.7%;锤度和叶长的变异系数相对较低,分别为19.1%和14.6%。株高、茎径、叶宽、叶长、节间长之间表现为极显著正相关,其中株高与节间长的相关系数最大,为0.818;锤度与株高、节间长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32和-0.263。主成分分析表明,前2个主成分方差累计贡献率高达72.58%,其中第1主成分方差贡献率达到51.21%,第2主成分贡献率为21.37%。采用聚类分析方法,不同的种质资源被分为8大类群,第Ⅴ和Ⅵ类群的种质综合性状表现最好,这2个类群是优良的斑茅种质资源,可在甘蔗育种中加以挖掘利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在同一主效基因(Wx^mp)背景下可溶性淀粉合成酶基因SSⅡa和去分支酶基因PUL对稻米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以期为水稻品质遗传改良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在SSⅡa和PUL存在多态性而其他淀粉合成酶相关基因没有多态性的半糯品系宁0145和粳稻品种武运粳21进行杂交,获得F2群体与F3株系。利用分子标记,选择含有Wx^mp基因的F2单株与F3株系,将这些F2单株与F3株系分成SSⅡa^nPUL^n、SSⅡa^nPUL^w、SSⅡa^wPUL^n和SSⅡa^wPUL^w4种基因型(n和w分别表示该基因来源于宁0145和武运粳21),分析不同基因型蒸煮食味品质性状的差异,探讨同一Wxmp基因背景下不同SSⅡa和PUL等位基因对蒸煮食味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不同基因型间蒸煮食味品质性状均存在显著差异,来源于武运粳21的SSⅡa^w基因和PUL^w基因分别使直链淀粉含量增加0.29%~1.00%和0.62%~1.18%,且PUL的效应大于SSⅡa,两者间存在互作效应。SSⅡa^w基因和PUL^w基因降低胶稠度和崩解值,提高了热浆黏度、冷胶黏度、消减值和回复值,对糊化温度、峰值黏度和峰值时间的作用较小。【结论】明确了Wx^mp背景下SSⅡa和PUL基因对稻米蒸煮食味品质的遗传效应,该研究结果为SSⅡa和PUL基因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稻米品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团头鲂幼鱼饲料中α-亚麻酸、亚油酸的适宜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半纯化饲料配方的基础上,分别设计6个α-亚麻酸含量(0.02%、0.55%、1.08%、1.60%、2.13%、2.65%)、6个亚油酸含量(0.86%、1.29%、1.73%、2.16%、2.59%、3.03%),以亚麻籽油、玉米油、棕榈油调节饲料中α-亚麻酸、亚油酸的含量,配制等氮等能(粗蛋白质含量为30.09%,粗脂肪含量为6.87%)的12种半纯化试验饲料,探讨团头鲂幼鱼[初始均重为(59.5±0.5)g]饲料中α-亚麻酸、亚油酸的适宜含量。养殖试验分为α-亚麻酸和亚油酸试验2部分,均设6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养殖周期为85 d。结果表明:在α-亚麻酸试验中,依据回归方程计算得到,在饲料α-亚麻酸含量分别为1.32%、1.33%时,团头鲂幼鱼具有最大的特定生长率和最小的饲料系数;0.02%组的脏体指数显著低于除1.08%组外的其他各组(P0.05),肥满度、肝体指数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0.02%组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高于0.55%、1.08%组(P0.05),1.60%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含量显著高于0.55%、2.13%组(P0.05),0.02%组血清低密度脂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在亚油酸试验中,依据回归方程计算得到,在饲料亚油酸含量分别为2.02%、2.03%时,团头鲂幼鱼具有最大的特定生长率和最小的饲料系数;3.03%组的肝体指数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肥满度、脏体指数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1.29%组血清总胆固醇含量显著高于1.73%组(P0.05),0.86%组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高于1.73%组(P0.05),1.29%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含量显著高于0.86%、3.03%组(P0.05),各组血清低密度脂蛋白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以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作为主要评价指标,结合部分血清生化指标和形体指标,得到适合团头鲂幼鱼快速生长、维持鱼体正常健康的饲料中适宜的亚麻酸、亚油酸含量分别为1.32%~1.33%、2.02%~2.03%。  相似文献   
6.
丹江口库区生态公益林建设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丹江口水库库区生态环境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提出在库区及周边实施以公益林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生态环境建设的急迫性、必要性,以及今后的建设重点、建设思路和建设措施等。  相似文献   
7.
【目的】筛选出目前对生活污水净化效果较好的浮床植物。【方法】以14种湖南常见的草本和木本植物为材料,监测了污水处理过程中植物的株高、根系结构和生物量等生长指标,CODcr、TN、NH3-N、TP等水质指标的动态变化,并进行了植物的生长指标与水质净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结果】1)大部分植物均有较强的生长能力,其中水葱、水蕹菜的株高具有显著性优势(P <0.05);美人蕉、再力花、菖蒲和梭鱼草均表现出极强的生根能力,其根长增长率分别为390%、293.33%、286.67%和270%;植物的生物量增长率在5.1%~500.7%之间,其中菖蒲、美人蕉、水蕹菜和再力花的生物量具有显著性优势(P <0.05)。2)无植物对照组对污染物的去除率明显低于有植物处理组,处理时间的长短对污染物的净化效果具有显著差异性(P <0.05),且主要表现为早期对污染物净化速率快。所有植物处理对CODcr、TN、NH3-N、TP的平均净化率比无植物对照组分别提高了6.30%~36.80%、11.92%~20.97%、22.92%~29.28%、5.51%~41.24%,其中,美人蕉对CODcr的净净化率高达36.80%,水蕹菜对TN、TP的净化效果表现出显著性优势(P <0.05),梭鱼草则对NH3-N具有较好的净化能力。3)根据筛选指标的平均隶属函数值对14种草本和木本植物进行聚类分析,可将植物分为高、中、低净化能力植物三大类,高净化能力植物:梭鱼草、菖蒲、美人蕉、鸢尾、水蕹菜和再力花。中等净化能力植物:花菖蒲、旱伞草、黄菖蒲、花叶芦竹和水葱。低净化能力植物:冬青、女贞和月季。【结论】草本植物中的梭鱼草、菖蒲、美人蕉、鸢尾、水蕹菜和再力花以及木本植物中的冬青对生活污水具有较高的净化能力,适合用作生活污水处理的浮床植物。  相似文献   
8.
以木薯品种华南205和新选048的成熟种茎为材料,采用直插的种植方式,设置4个种茎种植长度处理(20 cm、30 cm、40 cm、50 cm),研究不同种茎长度对木薯各项田间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就综合出苗率、株高、茎粗、地上部分重、鲜薯条数以及鲜薯产量等各项指标而言,30 cm的种茎种植长度处理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本研究结果将为华南205和新选048在云南木薯生产中的推广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研究旨在应用组织培养技术探究愈伤诱导及再分化的最适条件,以期为糜子建立遗传转化体系奠定基础。采用5个糜子品种研究愈伤诱导及再分化的最适条件。利用植物激素2,4-二氯苯氧乙酸(2,4-D)诱导茎尖愈伤组织,筛选出发芽率高、愈伤组织诱导率高、染菌率低的品种,并对诱导愈伤最适激素浓度及配比进行了鉴定。结果显示,‘冀黍2号’出芽率高、愈伤组织诱导率高、染菌率低,适宜进行组织培养;2,4-D对‘冀黍2号’愈伤诱导效果最好,最适浓度为2.5 mg/L,诱导率达86.67%,淡黄色块状,结构紧密,质地较硬,继代培养后形成的胚性愈伤组织状态更好。再分化过程中,2.5 mg/L 2,4-D+3.5 mg/L TDZ时,出现明显的嫩芽。该试验获得‘冀黍2号’愈伤诱导及再分化的最适条件,可为糜子再生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以刺五加苗、短梗五加苗、红毛五加为试材,分别在大通县、互助县、西宁市进行引种栽培试验,通过3年对3种五加的成活率、物候、冠幅、树高、地径等生长指标观测,研究不同试验地对3种五加的引种栽培表现。结果表明:引种的3种五加在试验地均能完成正常的开花结果等生育期,引种驯化初步成功;不同试验区,物候期及各项生长指标发生较为明显变化。3种五加在同一地区物候期基本表现相似,但略有不同。3种五加可在青海西宁地区及大通河流域的主要林区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