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2篇
林业   2篇
农学   1篇
  2篇
综合类   3篇
农作物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  研究不同施氮水平对大果木姜子Cinnamomum migao凋落叶养分分解的影响。  方法  于2017年1月,以药用植物大果木姜子人工林凋落叶为研究对象,将凋落叶清洗风干后装入分解袋中,每袋10.00 g。试验期间放置在不同施氮处理[对照(ck,0 g·m?2·a?1)、N1(5 g·m?2·a?1)、N2(15 g·m?2·a?1)、N3(30 g·m?2·a?1)]样地中,每处理3个重复,分别于试验的3、5、7、9、11月采集凋落叶样品,测定凋落叶质量及养分质量分数的变化,分析氮沉降对大果木姜子凋落叶养分释放动态影响。  结果  凋落叶分解试验结束时,各施氮组凋落叶质量损失率整体小于ck,凋落叶残留率整体大于ck,且N2与ck差异不显著,N2、N3差异显著(P<0.05),ck、N1、N2、N3凋落叶分解95%时所需的时间分别为2.973、3.626、3.285、3.671 a;各处理凋落叶碳质量分数总体均呈下降趋势,全氮质量分数整体上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全磷与全钾质量分数变化趋势相似,为分解初期下降,之后整体上升,最后趋于平稳;各处理凋落叶碳、全磷、全钾残留率总体呈降低趋势,全氮残留率整体上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其中分解各时段各施氮处理碳残留率均显著高于ck (P<0.05);随着时间推移,ck处理氮的残留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各施氮处理的氮残留率整体上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整个分解过程中各施氮组碳氮比均小于ck,且分解前期与ck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  结论  添加氮不利于大果木姜子凋落叶的分解及养分的释放,且施氮越多抑制分解作用更显著。图4表1参33  相似文献   
2.
遥感影像分类技术在森林景观分类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吉林省旺清林业局金沟岭林场为例,在地面调查数据和Landsat TM多光谱卫星遥感数据的基础上,以ERDAS遥感影像处理系统和MapInfo地理信息系统支持,利用基于二类调查数据取证遥感分类技术,对其森林景观进行分类和评价,得到金沟岭林场森林景观空间分布图及空间格局分析结果。本研究提出的一套实用技术方法可为宏观上快速提取森林景观要素及空间格局状态提供技术参考,结果可为进一步森林景观规划和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森林景观规划辅助系统的开发和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MapInfo的2次开发语言MapBasic构建森林景观规划辅助系统,应用该系统对旺清林业局金沟岭林场进行森林景观规划,探索了一种森林景观规划技术 通过对该系统的应用,得出该地区的森林景观规划成果,并且该系统可使森林景观规划自动化的实现,根据用户的不同规划要求快速、精确的实现其复杂的规划过程  相似文献   
4.
湖南南县地处长江中游的湘北洞庭湖腹地平原.常年植棉1.3万~1.7万hm2,平均每公顷产皮棉1575 kg.2003年开始试种中棉所48,到2007年共种植2556.7 hm2,平均公顷产皮棉1767 kg,比本县当家品种湘杂棉3号增产12.2%.2008年已列入国家棉花良补品种,种植面积约3334 hm2,将成为南县棉花主要当家品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植物–微生物之间的互作反馈机制是果实类药材发育成熟过程中影响品质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我们研究了著名民族药用植物米槁果实发育成熟过程中3个关键时期根际微生物群落变化对其品质形成的影响。  【方法】  于贵州境内选择罗甸(LD)、坝碰(BP)、祥乐(XL) 3个典型米槁居群,在其幼果期、近成熟期和成熟期取果实和根际土壤样品,分别测定其果实化学成分和土壤中微生物群落、土壤化学性质的变化。采用多元统计方法分析米槁根际微生物群落动态变化与米槁果实成分积累的潜在关系。  【结果】  3个居群中共获得真菌有效优质序列870008条,可分为3026个OTU。获得细菌有效优质序列568739条,可分为4971个OTU;从不同果期微生物丰度较高的类群来看(去除未分类类群),根际真菌中幼果期以Saitozyma、被孢霉属(Mortierella)较高,近成熟期以灵芝属(Ganoderma)、小杯伞属(Clitocybula)较高,成熟期以被孢霉属(Mortierella)、Saitozyma较高。根际细菌中幼果期以鞘脂单胞菌属(Sphingomonas)、节杆菌属(Arthrobacter)较高,近成熟期以节杆菌属(Arthrobacter)、芽孢杆菌属(Bacillus)较高,成熟期以节杆菌属(Arthrobacter)、不动杆菌属(Acidibacter)较高;土壤养分中有效磷各个果期差异最为显著,其他养分差异相对较小;从果实化学成分组成情况来看,罗甸的米槁果实糖类和粗脂肪含量最高和挥发油含量中等,总体来说质量最好;RDA分析表明,优势菌属Saitozyma、被孢霉属(Mortierella)、节杆菌属(Arthrobacter)对米槁果实中α-松油醇、桧烯、可溶性多糖、粗多糖积累具有促进作用。土壤脲酶(S-UE)活性对米槁根际微生物群落组成影响最大,其次为有效磷和过氧化氢酶。  【结论】  不同果期米槁根际均以子囊菌门(Ascomycota,未鉴定属),Saitozyma、被孢霉属(Mortierella)、节杆菌属(Arthrobacter)等微生物类群对果实化学成分积累具有明显促进作用。但其中品质最佳的罗甸居群受子囊菌门(Ascomycota,未鉴定属)影响最大,坝碰、祥乐则受被孢霉属(Mortierella)影响最大,3个产地米槁根际真菌中伞菌属(Agaricus)、镰孢菌属(Fusarium)和瓶霉属(Phialophora)对果实松油醇、桧烯积累的影响不显著,而在不同果期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又主要受到土壤脲酶活性(S-UE)、有效磷含量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喀斯特地区特有物种——罗甸小米核桃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生理响应特征,并为其早期苗木培育提供一定的理论和技术支持,以1年生罗甸小米核桃幼苗为研究对象,观察其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生理参数的动态变化。设置100%(全光照CK)、80%、50%、20%4个光照梯度,每隔14d测定其苗高、地径、渗透物质、叶绿素、抗氧化系统相关物质等相关指标70d内的动态变化,待到动态观测周期结束时测定各处理下植株干重。结果表明,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和时间的延长,相应指标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总体来看,在50%光照处理下植物生长状况最佳,相应生理指标如Chl含量、POD活性除个别时期外与CK相比均处于较高水平,而MDA含量、Ssug含量、SOD活性各个处理下与CK并无明显差异,Pro含量随着光照的减弱呈现出逐步降低趋势。试验结果表明,在中等光照(50%)条件下,罗甸小米核桃幼苗具有较高Chl含量和部分保护酶活性,使得罗甸小米核桃幼苗能够积累较大的生物量,在其苗木培育前期采取适度遮阴等措施,能够促进苗木的快速生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影响米槁果实品质指标的土壤因子,为人工栽培选择合适条件培育品质优良的药材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自不同产地采集22份米槁果实和土壤样品,测定其果实营养成分和土壤养分含量、酶活性。应用简单相关性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筛选影响米槁果实品质的主要土壤因子。  结果  产地不同,米槁果实营养成分及土壤养分含量、酶活性不同;不同土壤养分、酶活性对米槁果实营养成分的影响程度也不同。总糖主要受全钾、速效钾、和有机质影响;还原糖主要受土壤全磷、全钾、速效钾、pH和过氧化氢酶影响;可溶性多糖主要受土壤全磷、全钾、速效钾、pH和酸性磷酸酶影响;粗多糖主要受土壤全磷、全钾、碱解氮和pH影响;多糖主要受土壤全磷、全钾、速效钾、有机质、pH和酸性磷酸酶的影响。总黄酮主要受土壤全磷、速效钾、有机质、pH 、酸性磷酸酶脲酶和过氧化氢酶影响;粗脂肪主要受土壤全磷、有效磷、速效钾、pH、脲酶、过氧化氢酶的影响。土壤 pH和全钾是影响果实综合品质的重要因子,其次是全磷、速效钾、有机质、过氧化氢酶活性和酸性磷酸酶活性。  结论  土壤养分含量是制约米槁果实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从自毒角度出发,探讨我国西南地区特有物种樟科植物米槁天然更新不良的原因,为解决米槁天然更新困难问题提供技术支持和种群保育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米槁主要凋落物组分(叶片、果皮、种子、细枝)处理其盆栽幼苗,测定在不同凋落物组分与浸提液处理下幼苗的生长情况、土壤微生物组成、土壤营养元素(N、P、K)含量、土...  相似文献   
9.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