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飞播造林作为沙漠化地区植被恢复的重要手段,在沙漠化治理工程中得到广泛运用。以内蒙古自治区毛乌素沙地飞播造林地为对象,研究了不同植被恢复年限样地植被恢复特征及土壤理化性质变化。结果表明:植被恢复过程中,植被盖度、植被密度、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都有了明显的增长,植被恢复前5 a,植被盖度年增长为5.87%,物种密度年平均增长量为8.20株/m2,植被地上、地下部分生物量分别达到295.33 g/m2、579.00 g/m2。经过17 a的植被恢复,植被地上、地下部分生物量分别达到963.83 g/m2、1 741.67 g/m2;0~10cm土壤的砂粒含量由94.90%下降到57.95%,粗粉粒和物理性黏粒含量分别由3.33%和1.77%增加到29.22%和12.83%,土壤容重由1.48 g/cm3下降到1.33 g/cm3;0~10 cm土壤有机质、全氮、水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分别增加了700.54%、254.55%、248.33%、234.84%和203.30%,土壤理化性质得到了明显改善,特别是表层土壤更为明显。植被盖度、密度、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和0~20 cm土壤有机质、全氮、水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粗粉粒、物理性黏粒呈线性正相关(p<0.05),和土壤容重、砂粒呈线性负相关(p<0.05),表明在植被恢复过程中,植被和土壤有着相互促进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介绍南京市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原划分成果的基础上,阐述了复核划分的必要性。依据最新的水土流失定量监测成果和复核划分原则,结合南京市水土保持特点,采取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南京市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进行了复核划分。划分结果为确定南京市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面积2 478.27km~2,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面积515.75km~2。针对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分别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以期为更快、更准、更有效地开展水土流失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针对水土流失问题已成为制约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一现状,南京市于2013年成立了江苏省首个市级水土保持管理中心,以规范和监督开发建设项目,控制开发建设导致的水土流失。目前,已推动30个项目编制了水土保持方案(方案书19个、方案表11个),其中完工2个、在建16个、未开工12个。结合工作实践,针对南京市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南京城市建设发展迅速,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水土流失问题也愈发突显,是全省水土流失防治任务最为艰巨的城市之一。面对这些问题,南京市着重宣传教育、完善监管流程、严格行政执法、创新监管手段等,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取得了进展。而工作中反映出的新问题及城市发展的新要求,又对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提出了新挑战。对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提出新的对策,将有效地推动南京市水土保持工作,促进南京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以内蒙古自治区毛乌素沙地飞播造林地为对象,研究了不同植被恢复年限样地土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经过17 a的植被恢复,土壤表层(0—10 cm)脲酶、蔗糖酶和磷酸酶显著增加,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在植被恢复初期上升趋势明显;土壤脲酶、蔗糖酶和磷酸酶活性与土壤养分之间有一定的正相关性,而这种相关性在土壤表层(0—10 cm)中要强于中下层(10—40 cm);土壤表层(0—10 cm)土壤脲酶、蔗糖酶和磷酸酶三种水解酶之间呈极显著相关(p < 0.01)。表明毛乌素沙地飞播造林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脲酶、蔗糖酶和磷酸酶活性的增强和土壤养分的改善相互促进,土壤酶活性能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沙地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肥力水平,沙地表层土壤中氮素的转化、多糖的转化和有机磷的转化之间关系密切并且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6.
为了了解南京市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侵蚀的响应,基于气象、土壤、地形、遥感等多源数据,运用GIS和统计方法分析了南京市1986—2013年的土地利用/覆被时空动态变化特征,并运用RUSLE模型定量评估了南京市的土壤侵蚀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全市土壤侵蚀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1986—1996年南京市土壤侵蚀面积增加了132.95 km2,由324.11 km2增加到457.06 km2; 1996—2013年土壤侵蚀面积比从7.46%减少到2.45%,由457.06 km2减少到150.11 km2。空间分布结果表明南京市土壤侵蚀主要发生在生产建设活动较为频繁的丘陵山区。(2)全市不同等级侵蚀面积与对应的侵蚀量呈明显的倒挂现象,较高等级侵蚀区应当是重点治理区域。(3)土地利用类型是影响南京市土壤侵蚀的因素之一,87%以上的土壤侵蚀量动态变化集中在林地和耕地。值得注意的是,水域、居民点及建设用地和其他用地变化对土壤侵蚀无明显影响,而耕地变化对土壤侵蚀具有明显的负面影响,林地和草地变化对土壤侵蚀既具有负影响也具有正影响,以正面影响为主,主要是因为林地既转变成耕地也转变成居民点及建设用地和水域,不同时期其主要影响也不同。综上,该研究结果可为南京市土地资源配置及水土流失防治提供科学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经过多年的发展,南京市水土保持工作已经步入正轨。随着水土保持方案行政许可数量的日益增加,生产建设项目在水土保持方案实施过程中也呈现出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水土保持方案内容脱离实际、建设单位落实水土保持措施的主动性不足、水土保持措施施工组织落实不够、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滞后、水土保持监理工作缺失和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把控困难,等等。针对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从技术审查、监督管理、补偿机制等方面提出对策和建议,以期为下一个阶段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了更好的揭示特殊地形下水蚀过程对土壤结构和有机碳含量分配的影响,选取典型南方红壤丘陵区-青原山小流域为研究区,采用核素137Cs示踪技术研究小流域侵蚀沟道的水土流失现状,分析了沟道侵蚀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有机碳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侵蚀沟道的坡顶处137Cs含量最高,且高于背景值,属于沉积区,而坡上、坡脚属于中度侵蚀,坡中属于轻度侵蚀;侵蚀沟道顺坡而下侵蚀过程依次表现为绝对沉积、绝对侵蚀、相对沉积和绝对侵蚀,其中植被和地形因子是主导因素;沉积区相比于侵蚀区平均质量直径(Mean Weight Diameter,MWD)和大团聚体含量(粒径≥0.25 mm)更高,侵蚀区中相对沉积的坡中有着更稳定的土壤团粒结构;沉积区各个粒径的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均高于侵蚀区,侵蚀区的土壤团聚体有机碳更趋向于均匀分配,土壤理化性质的空间差异也会影响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侵蚀沟道中土壤侵蚀模式与传统坡面并不一致,土壤结构及相关碳组分主要受地形和植被支配下的土壤侵蚀程度影响。关键词:土壤;侵蚀;侵蚀沟道;团聚体;有机碳;137Cs  相似文献   
9.
根据全国水土保持信息管理系统相关数据资料,对南京市近年来水土保持方案审批数量、项目类型、编制单位进行详细整理,分析了南京市水土保持方案管理的现状。并从实施分类审批、强化方案管理、提高服务质量三个方面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