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2篇
  6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气氮沉降对土壤的影响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为了解氮沉降对黄土高原典型草原土壤质量的影响,以白羊草群落为研究对象,以氮添加的方式模拟氮沉降,选取3个氮添加梯度,分别为N1(2.5g/m~2),N2(5g/m~2)和N3(10g/m~2),并选取裸地(BL)和不施氮(CK)作为对照处理,分析了对土壤水溶性碳、氮组分及其光谱学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氮添加降低了WSOC/TOC和WSOC含量,随着氮添加水平增加均呈降低趋势;而对水溶性氮素组分影响较弱,仅在N2中WSN和WSON显著降低,对WS-NH+4-N,WS-NO-3-N和WSON/WSN没有显著影响。氮添加对土壤水溶性有机物质光谱特性影响显著,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分析均表明土壤水溶性有机物的主要腐殖质类型均为富里酸,随着施氮水平的增加腐殖化程度增强,结构趋于复杂化。  相似文献   
2.
采用野外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黄土丘陵区基于坡耕地改造或演变的7种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碳组分及碳库各指数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坡耕地相比,其余土地利用方式均能提高土壤碳固持能力,增加土壤碳组分含量、土壤碳库指数(CPI)和碳库管理指数(CPMI),其中有机碳(TOC)、活性有机碳(LOC)及非活性有机碳(NLOC)含量分别较坡耕地增加了42%~125%,36%~136%和31%~161%,总的来说天然灌木林和人工乔木林的改善作用最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LOC/TOC为46.00%~57.29%,活度(A)为0.87~1.44,其中果园、天然灌木林和梯田的活度最高。土壤碳组分、碳库管理指数和主要化学指标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碳固持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甘薯采后贮藏过程中受机械损伤,极易被病原微生物侵害,使得甘薯腐烂变质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基于采后高温预处理可加快果蔬受损组织的愈伤速度,该研究采用不同热激条件处理对甘薯块根,并探究其对愈伤组织形成的影响。以人工损伤甘薯为材料,采用热空气对甘薯块根进行55~70 ℃温度和10~20 min时间的高温短时愈伤热激处理(High Temperature Short Time Callus,HTSTC)。在13 ℃条件下贮藏7 d后,对甘薯块根的外观色泽、木栓层厚度、木质素含量和失重率进行测定,并观察愈伤后软木脂沉积情况。结果表明,65 ℃热激15 min处理后甘薯伤口部位木质素积累和软木脂沉积现象良好,木质素含量、木栓层厚度比冷库内(35±0.5) ℃进行愈伤2 d的传统愈伤方式分别高出12.27%和19.41%。并且和传统愈伤相比,由于愈伤速度快,愈伤层厚度较高,使得热激处理组能有效降低损伤甘薯块根的失重率。通过响应面优化探究热激愈伤甘薯的最佳条件,计算得出最佳热激处理条件为67.01 ℃热激12.69 min,且此条件下愈伤效果与65 ℃热激15 min十分接近。综上,HTSTC处理不仅可以达到比传统愈伤更好的效果,还可以保证较低的失重率,保持外观品质,能够成为一种新型的块根类作物愈伤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氮沉降对黄土丘陵区林地土壤可溶性氮及可溶性有机物官能团特征的影响,设置6个不同施氮水平0,2.8,5.6,11.2,22.4,44.8gN/(m~2·a)的盆栽油松,连续培养五年,对油松根际、非根际可溶性氮及其组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氮添加会显著增加土壤可溶性总氮、可溶性无机氮和可溶性有机氮含量、可溶性有机氮占可溶性氮的比重随氮沉降的增加而成倍增加,可溶性氮及其组分均未表现出明显的根际效应。与此同时,通过不同紫外特征的研究,发现较低和较高水平氮沉降均能增加根际土水溶性有机物中芳香族化合物的积累,非根际土则无明显差异,说明氮沉降与植物的共同作用改变了土壤水溶性有机物结构。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我国猕猴桃生产、消费、贮藏和加工技术现状,系统分析了我国猕猴桃产业技术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猕猴桃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由于食品在生产、加工、包装及运输等环节有时会被三聚氰胺污染,食品中含有微量三聚氰胺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将这一化学物质每日可容忍摄入量设定为每千克体重0.2毫克。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不同坡向对土壤水溶性有机物影响及其根际效应,选取黄土丘陵区不同坡向(阳坡、半阳坡、阴坡)的根际土和非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水溶性总氮(WSN)、水溶性铵态氮(WSNH~+_4-N)和硝态氮(WSNO~-_3-N)、水溶性有机氮(WSON)、水溶性有机碳(WSOC)的含量及其水溶性有机物(DOM)并进行了紫外—可见光光谱分析。结果表明:(1)土壤的水溶性碳、氮养分均会受到坡向的影响,其中WSNH~+_4-N的含量在阳坡达到最高,而WSN,WSNO~-_3-N、WSON以及WSOC的含量在半阳坡最高,并且养分含量尤其是WSON和WSOC的坡向分异会受植物根际效应的影响产生变化。(2)根际土的水溶性氮组分和WSOC均会显著高于非根际土,不同物种的根际效应不同,且根际效应也会受到坡向的影响。(3)半阳坡土壤的DOM腐殖化水平最高,植物的根际效应也会显著提高土壤DOM的腐殖化程度,并且根际效应产生的作用远大于坡向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大气氮沉降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为更好地了解氮沉降增加对草地土壤质量的影响,2013年7月,以白羊草(Bothrichoa ishaemum)群落为研究对象,通过人工构建白羊草种群小区,在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人工干旱大厅进行模拟氮沉降的控制试验。本试验设置了裸地(LD)、对照(N0)和3个氮(尿素)添加处理,依次为2.5 g·m-2·year-1(N2.5),5.0 g·m-2·year-1(N5.0)和10 g·m-2·year-1(N10.0),探讨了氮沉降对白羊草群落土壤总有机碳(TOC)和易氧化有机碳(OC)各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N2.5)氮添加提高了白羊草土壤TOC含量,高浓度(N10.0)氮添加降低了土壤TOC含量;氮添加降低了白羊草土壤Cactive(活性碳组分)/TOC比例,增加了Cpassive(惰性碳组分)/TOC比例;在N5.0和N10.0氮添加水平,Cpassive/TOC趋向于达到50%;土壤活性系数随氮添加浓度的增加而降低。综上所述,随着氮添加浓度增加土壤Cactive与Cpassive含量趋于平衡,土壤碳库更加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9.
在内蒙古对体质差及胎次高的奶牛进行了饲喂农派克多功能饲料添加剂试验。结果发现,饲喂农派克后奶牛胃口改善,不挑食,不剩料,体质明显改善,产奶力增强。在上海,按胎次、泌乳天数、日产奶量等无差异原则将40头产奶下降期奶牛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头。经过30天的饲喂,试验组可明显减缓奶牛产奶下降趋势,比对照组平均每天多产奶3.65千克,同时对体细胞数的下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以光照度500 lx、波长670 nm的LED红光对25 ℃贮藏的4种呼吸跃变型果实(芒果、甜瓜、香梨和猕猴桃)进行连续照射,探究LED红光照射对果实采后后熟的影响。通过测定果实贮藏过程中硬度、呼吸强度、可溶性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表皮色度值指标的变化,分析不同种类果实对外源红光的后熟响应。结果表明:香梨和芒果对红光为积极响应,与对照组相比,两种果实转色速度加快,果实的硬度和可滴定酸含量显著下降(P<0.05),可溶性糖累积提前,同时呼吸高峰值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芒果呼吸高峰较对照组提前4 d出现;甜瓜硬度在贮藏中期出现“回升”变化,LED红光照射显著减缓了其可溶性糖的累积和可滴定酸的分解(P<0.05),其果皮在贮藏期间出现“褪白”现象;猕猴桃对LED红光不产生响应。综上可知,LED红光照射可显著促进采后香梨和芒果着色及后熟,而对猕猴桃和甜瓜的后熟和表皮色素累积无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