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11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6篇
  2篇
综合类   30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25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从概括介绍竹材料作为一种生态材料以及当代竹的生忐建筑与景观设计实践现状入手,以日本静冈花博会和日本爱知世博会为例,用“竹构”一词概括了从概念设计到细部研究,直至实施完成的过程。探寻设讣师使用竹材料的设计概念,探讨利用竹材料的设计方法和进行“竹构”实验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大力发展农村互联网 积极应对城乡数字鸿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月 《农家科技》2011,(Z2):3-4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存在明显的城乡二元结构。农村信息匮乏是导致城乡二元结构的一个因素。重视和加强农村互联网的发展,可有效地缩小城乡数字鸿沟,消除城乡之间的信息壁垒。本文首先分析了城乡数字鸿沟的定义,其次描述了我国城乡数字鸿沟的现状,最后提出了大力发展农村互联网等应对城乡数字鸿沟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旨在比较ALV-J-SD1005毒株和ALV-J-NX0101毒株感染鸡只致病性、诱发先天性免疫因子和致肿瘤因子表达的差异,用感染剂量为103TCID50的两株病毒分别颈部皮下接种75只1日龄海兰褐鸡,感染后7、14、21 d检测体重、肿瘤病变、死亡率、血液和皮下纤维组织中病毒含量以及肝中鸡TRIM25、MDA5、IRF7、IFN-α/β、14-3-3σP53、STAT1等免疫因子或肿瘤因子的mRNA表达量。结果显示,雏鸡感染ALV-J-SD1005毒株后最早于第10天出现纤维组织增生,14 d致纤维组织增生率为100%(18/18),死亡率为5.2%(1/19);随着感染日龄的增加,增生组织指数和死亡率不断升高,21 d时分别达34.4%(74.5/209.5)和58.3%(7/12)。血液和皮下纤维组织的病毒载量显著升高;同时,显著上调鸡肝中MDA5、IRF7、P53等基因的表达量,下调IFN-α/β和14-3-3σ基因的表达量;而鸡TRIM25基因呈现感染早期(7 d)表达显著下调,后期(14~21 d)表达显著上调。ALV-J-NX0101毒株感染后21 d未检测到肿瘤发生,也没有鸡只死亡,但见鸡血液等组织中病毒载量显著增多,鸡TRIM25、MDA5、IRF7、IFN-βIFN-α基因表达显著下降,STAT1基因表达显著上调。上述结果可以看出,ALV-J-SD1005毒株与ALV-J-NX0101毒株在感染鸡体内诱发不同的抗病毒反应和抗肿瘤反应,导致产生明显不同的病毒增殖和致病特点。本研究为深入理解两株ALV-J病毒致肿瘤机制、探索新诊断标识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正>犊牛腹泻是一种急性、肠炎性疾病,临床症状主要以腹泻、下痢为特征。由于治疗不当,常给养殖者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一、发病症状1.大肠杆菌及消化不良性腹泻1.1发病症状。发病较广,季节性明显,病畜为当年生牛犊。病初精神尚可,食欲如常,主要拉灰白色、石灰水样、糊状或带有黏液的粪便,排烘频数,尾部粪染,少数拉污黑带绿色水样便,带血丝,农民称之为"奶泻",一般无体温反应。病重者,精神萎顿,喜卧,不能吃,皮肤弹性消失。发病率30%~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在有宿主细胞的情况下,反复冻融和不同保存温度对病毒滴度的影响,将收集的含ST细胞培养的猪细小病毒和含Vero细胞培养的伪狂犬病病毒经过不同次数的反复冻融,测定其病毒滴度。将收集的猪细小病毒液和伪狂犬病病毒液分别在4、22、-20、-80℃保存,间隔一段时间后测定半数组织细胞感染剂量(TCID_(50)),以了解病毒滴度。结果显示,含ST细胞的猪细小病毒和含Vero细胞的伪狂犬病病毒经过反复冻融3次之后,病毒滴度比未经冻融的病毒滴度分别提高了1.81lg和1.86lg。同一温度下,随着放置时间的增加,病毒滴度均呈下降的趋势。在一定时间内,不同保存温度下病毒滴度有明显区别,但在-20℃和-80℃条件下保存的病毒滴度下降比4℃和22℃条件下保存的慢。因此,在培养病毒的时候可以用反复冻融3次的方法来提高病毒的滴度。4℃和22℃只能作为病毒的短期储存温度,-20℃和-80℃对于病毒来说是合适的保存温度。  相似文献   
6.
为通过调节养殖水体的盐度进行孔雀鱼Poecilia reticulate疾病防控与治疗,对豹点、象牙白、红扇、冰蓝等4个品系的孔雀鱼进行了盐度耐受极限试验,分别在盐度为0、20、28环境下观察孔雀鱼的活动状态并计算死亡率,同时探究不同温度(16、22、28℃)下,孔雀鱼的盐度耐受极限是否发生变化。结果表明:高盐(盐度为28)环境下,孔雀鱼发生半致死的时间更短,温度与盐度对豹点与红扇孔雀鱼的致死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低盐(盐度为20)环境下,升高水温能够显著提高这两种孔雀鱼的盐度耐受极限,而高盐(盐度为28)环境下,升高水温能够显著降低这两种鱼的盐度耐受极限(P0.05),降低水温能够显著提高这两种鱼的盐度耐受极限(P0.05)。研究表明,温度对孔雀鱼的耐盐极限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7.
全媒体时代为普通话教学的创新发展提供有利条件,为高校学生普通话水平的提升带来良好机遇。如何利用全媒体来改善普通话教学的效果,已成为各高校关注和亟需解决的问题。通过介绍全媒体时代及其对普通话教学的影响,分析当前普通话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就相应的创新策略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8.
北方冬麦区与黄淮北片优良小麦品种(系)耐热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筛选小麦耐热种质资源,在开花后15d开始覆盖塑料大棚,模拟高温胁迫,对来自我国北方冬麦区和黄淮北片主推的53个小麦品种(系)的千粒重热感指数、容重热感指数、几何平均产量进行分析,并以耐热品种TAM107为对照,结合苗期细胞膜热稳定性对参试材料的耐热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三年(2008-2011)试验中,千粒重热感指数均小于1的品种(系)有9个(05CA306、京冬8号、邯6228、衡6632、农大3492、农大3432、济麦19、农大212和衡4399),容重热感指数均小于1的品种(系)有8个(衡观216、农大3492、农大413、京冬8号、山农2149、农大212、衡6632和济麦19)。依据参试品种(系)在3年的几何平均产量及热感指数的结果,农大212、农大3492、京冬8号、济麦19、衡6632、农大413、山农2149和衡观216可作为耐热高产品种(系)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利用细胞膜热稳定性筛选出44个苗期耐热性好的品种(系)。综合细胞膜热稳定性法及田间评价结果,农大212、衡6632、农大3492、济麦19、农大413、山农2149和衡观216为耐热性较好的品种(系)。  相似文献   
9.
玉屏油茶良种果实性状的通径及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选育可在贵州玉屏推广应用的油茶优良无性系,对47份油茶种质的果实性状进行了通径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干籽质量受果数及鲜籽质量的直接正效应影响,鲜果产量对干籽质量的间接正效应最显著;干籽含油率受鲜籽质量的直接正效应影响最大;单株产油量受鲜果产量、果数及干籽质量的直接正效应影响,鲜籽质量对单株产油量的间接通径系数最大。玉屏油茶优良无性系可分为2个类群,第Ⅰ、Ⅱ类均可划分为3个亚类群,各亚类群中干籽含油率相近的无性系多归在不同小亚亚类群中,说明干籽含油率是油茶果实表型性状中最重要的分类性状。  相似文献   
10.
缓控释氮肥在寒地黑土水稻上的应用效果和施用技术尚不十分明确,采用定位试验方法进行为期3年的试验研究,明确不施氮肥(CK)、全部普通氮肥一次性基施(BU100%B)、全部缓控释氮肥一次性基施(CRU100%B)、农民习惯施肥(FP)、60%缓控释氮肥和40%普通氮肥混合一次性基施(MBC)条件下,水稻产量、效益、氮素吸收利用和无机氮在土壤剖面中累积与分布的差异。结果表明,与CK比较,各施氮处理产量、效益、氮素利用率和无机氮在土壤剖面中的累积显著提高。MBC处理在产量、效益、氮肥利用率和减少土壤无机氮积累方面效果最好。与FP处理相比,MBC处理3年水稻平均增产6.2%,经济效益增加17.7%,氮肥利用率增加16.9%,氮肥农学效率增加16.4%,差异显著(P<0.05)。施用缓控释氮肥减少了无机氮在剖面(0~90 cm)中的累积,MBC处理较FP土壤无机氮累积量平均降低7.9%,CRU100%B 较BU100%B处理平均降低10.7%,且差异显著(P<0.05)。无机氮在土壤剖面中的分布由上到下逐渐减少,0~30、30~60和60~90 cm土层分别占无机氮累积总量的38.3%~54.6%、28.8%~35.7%和14.0%~26.1%。施用缓控释氮肥增加了无机氮在土壤上层剖面(0~30 cm)的累积,减少了无机氮在土壤深层剖面(60~90 cm)的累积量。在0~30 cm剖面中,MBC较FP处理无机氮平均增加12.4%,在60~90 cm剖面中,无机氮平均降低19.7%。可见,施用缓控释尿素提高了氮肥利用率、增加了水稻产量和效益、降低了土壤无机氮在深层剖面的残留,进而降低了氮素淋失的环境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