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3篇
农学   2篇
  3篇
综合类   12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通过富硒土壤(土壤硒含量1.0 mg/kg左右)大田试验,在水稻灌浆期(花后6和12 d)进行不同浓度(CK:0 g/hm2、T1:20 g/hm2、T2:40 g/hm2、T3:60 g/hm2、T4:80 g/hm2、T5:100 g/hm2、T6:120 g/hm2)有机富硒液体肥(有机硒≥6.0 g/L)叶面喷施,探讨植株地上部硒含量与分配特点,并分析产量和品质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硒肥喷施对水稻株高、穗长、枝梗数、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对结实率、千粒重和实际产量却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浓度过高(120 g/hm2)则促进作用有所减弱,其中硒肥喷施浓度与产量间的相关性达到了显著水平(R=0.7850,P<0.05)。随着硒肥喷施浓度的提高,不同组织部位硒含量均显著线性增加(P<0.01),相关系数达到0.9以上。其中CK处理大米硒含量为0.32 mg/kg,虽已超过《富硒稻谷》标准(0.04~0.30 mg/kg),但可保证大米硒日摄入量在日膳食硒供给适宜范围(50~250 μg/d,以每天食用400 g大米计);喷施浓度为120 g/hm2时大米硒日摄入量为276 μg(以每天食用400 g大米计),超出了日膳食硒供给适宜范围。喷硒使得硒累积在茎鞘、叶片和穗轴+枝梗中的比例有增加趋势,而精米、米糠和颖壳中的硒含量占比则有所降低。不同硒肥喷施浓度显著降低稻米垩白粒率(P<0.05),提高整精米率和垩白度(P<0.05),对糙米率、精米率和长宽比无明显影响(P>0.05);同时降低稻米蛋白质含量,使得胶稠度变长,直链淀粉含量和碱消值则无显著变化(P>0.05)。综合来看,硒肥施用浓度为100 g/hm2时,可显著促进成熟期干物质积累,增加旗叶叶绿素含量,延缓剑叶衰老,提高收获指数,促进增产;提高植株地上部硒含量,确保大米硒日摄入量在适宜范围;改善稻米加工品质、外观品质和蒸煮食味品质。  相似文献   
3.
元麦膳食纤维含量丰富,β-葡聚糖含量高,保健功效强,是重要的功能性农产品。为了全面了解不同地区元麦β-葡聚糖含量的差异性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对全国7个不同省份元麦棱型、粒色、β-葡聚糖含量进行了整理和归纳,分析了气候、遗传育种和栽培措施等方面对元麦β-葡聚糖含量的影响。针对有关元麦β-葡聚糖合成筛选的有效基因少,气候与栽培措施对元麦β-葡聚糖的影响较大等问题,提出如下解决建议:(1)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定位筛选相关位点与候选基因,挖掘与利用和β-葡聚糖合成相关的关键或主导基因,为元麦营养育种提供分子基础。(2)实际生产中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高产高β-葡聚糖含量的加工用营养元麦品种,采用适宜的栽培措施,缓解不良生长环境的影响。元麦分子育种和适宜的栽培措施有助于提高元麦生长适应能力,稳定元麦β-葡聚糖的含量,保障高品质元麦原料,推动健康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宽窄行种植模式下稻秸非均匀性覆盖还田对土壤理化特性和小麦产量的影响,在大田条件下,本研究通过前期不同行间距配置试验筛选出30 cm+15 cm的优势宽窄行组合,并在此基础上设置5个不同梯度的宽窄行稻秸分布比例处理(T1:0、T2:25%、T3:50%、T4:75%、T5:100%),分析窄行(苗带)土壤理化性质和小麦产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0~10 cm为土壤温度和含水率变化敏感层。随着窄行稻秸覆盖量的升高,小麦生育前期土壤增温幅度增大,中后期降温效果更明显,土壤保墒性能增强,拔节期各处理间土壤含水率差异增大(增加1.2%~3.4%)。窄行稻秸覆盖量增加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孔隙度,这种增减效应与覆盖量呈一定正比关系,但与生育时期无关;开花期和成熟期,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随窄行稻秸覆盖量增加呈先升后降趋势,总体上表现出适量稻秸覆盖(T3:窄行秸秆覆盖量为均匀覆盖时窄行秸秆量的1/2)更有利于增加土壤养分含量。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均随窄行稻秸覆盖比例的不断增加呈降低趋势,其中有效穗数和产量(降幅为4.0%~31.7%)均显著降低(P<0.05)。可见,在稻秸全(大)量非均匀还田和晚播情形下,只有合理配比宽窄行秸秆覆盖量,并适当增加小麦播种量,保证足够基本苗,才能达到稳产肥地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不同种植方式对鲜食蚕豆产量及生长的影响,笔者通过小区试验研究了垄作、平作、垄作覆盖地膜、垄作覆盖地膜和稻草、平作覆盖地膜、平作覆盖地膜和稻草对蚕豆产量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垄作、垄作覆盖地膜、垄作覆盖地膜和稻草提高了土壤温湿度;垄作、垄作覆盖地膜、垄作覆盖地膜和稻草增加了鲜食蚕豆干物质积累;垄作、垄作覆盖地膜、垄作覆盖地膜和稻草都能提高鲜食蚕豆产量。垄作、垄作覆盖地膜能提高鲜食蚕豆产量,研究结果可为鲜食蚕豆高产栽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意大利位于欧洲的南端,是经航海路线到欧洲避难的首选。据统计,2017年共有130119人向意大利提出庇护申请,作为难民潮首当其冲的国家,意大利在难民保护方面构建了相对完善的体系制度,但同时也存在相当的人权问题。文章梳理了意大利庇护申请审查程序,分析了该国在难民接受和难民安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试图对未来意大利难民保护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7.
稻麦两熟是我国面积最大种植方式,水稻秸秆还田是一种便捷的秸秆利用方式.秸秆还田后在雨露水浸提以及自身腐解释放化感物质会对周围作物产生化感作用.为了给水稻秸秆还田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介绍了近年来水稻秸秆对小麦化感作用研究进展,从秸秆还田化感物质释放方式、秸秆中化感物质分离鉴定、水稻秸秆主要化感物质、水稻秸秆还田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化感效应、水稻秸秆还田对小麦中后期影响等方面阐述了研究进展,并对水稻秸秆还田化感作用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揭示不同氮肥水平下籼粳亚种籽粒灌浆充实过程及其差异特性。[方法]以6个花期和生育期基本一致的优良籼粳亚种为供试材料,在抽穗期实施不同氮肥水平的处理,分析不同籼粳亚种籽粒灌浆的异同点,并探讨氮肥对其产生的影响。[结果]与粳稻相比,籼稻的千粒重和产量较高,结实率、充实率和充实指数偏低。籼稻强、弱势粒最终粒重(A)、最初生长势(R_0)、最大灌浆速率(G_(max))、最大灌浆速率时的生长量(W_(max·G))和平均灌浆速率(G_(mean))均普遍高于粳稻,而灌浆峰值期(t_(max·G))、达到G_(max)时的生长量比例(I)和活跃灌浆期(D)水平相对较低。总体而言,粳稻各时段的灌浆历时均比籼稻更长,平均速率(MGR)反而变小,灌浆贡献率(RGC)在前期占有一定优势,中期无明显差异,后期也较小;籼、粳大多数品种表现出中、后期强、弱势粒MGR和RGC对氮肥的响应规律比较一致,有与前期相反的趋势。就氮肥效应而言,适量氮肥(60 kg/hm~2 N2)提高了不同品种的千粒重和产量,结实率、充实率和充实指数变化不显著;籽粒灌浆参数和特征值的变化因品种和粒位不同导致敏感性不同。供试材料各时期灌浆历时随粒势升高而降低,MGR随粒势升高而升高,RGC表现并不完全一致。其中,粳稻品种间强、弱势粒灌浆特征值的差异在不同氮肥水平下均保持高度的一致性,而籼、粳亚种强势粒特征值随氮肥变化的反应有相反的趋势(除淮稻5号外)。相关分析表明,强、弱势粒灌浆速率与千粒重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但与结实率和充实指标呈负相关;而强、弱势粒各阶段灌浆历时与充实指标呈正相关,尤其弱势粒达到了显著及以上水平,但与千粒重呈负相关。[结论]提高产量的关键在于根据目标性状筛选恰当的品种类型并配以适宜范围的氮肥。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稻秸全量还田与小麦丰产增效相协调的机械耕播方式.以镇麦10号为试验材料,设置常规耕播、翻耕+旋耕复合耕播、稻秸行间集覆宽窄行播种3种机械耕播方式,研究其对稻茬麦产量形成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耕播相比,翻耕+旋耕复合耕播、稻秸行间集覆宽窄行播种均能改善种床质量,提高出苗数和最终成穗数,同时二者也能延缓花后绿叶的衰老,提高剑叶的SPAD值和光合速率,促进抽穗至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显著提高小麦产量.其中稻秸行间集覆宽窄行播种方式下小麦增产效果更好.另外,稻秸行间集覆宽窄行播种采用全秸秆茬地洁区旋耕智能施肥播种机一次性完成秸秆清分、条带施肥、宽窄行播种、对位镇压以及沟系配套等多道工序,能减少作业成本,提高作业效率,显著提高稻茬小麦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玉米产量及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确定最佳田间配置,设置不同种植带宽和玉米大豆行比的5种不同田间配置,对玉米产量及其相关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带宽与玉米产量呈显著负相关,玉米吐丝后的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与产量形成呈显著正相关,最佳田间配置为2.0 m 2:2处理,即带宽2.0 m,行比2:2,玉米产量为9590.16 kg/hm2,大豆产量为1525.79 kg/hm2,其土地当量比为1.52,表现出较强的套作优势,套作模式下的系统产量高于净作模式,可以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玉米高产的田间配置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