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6篇
综合类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植物根系对土壤侵蚀控制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介绍了近年来植物根系对土壤侵蚀控制机理的研究进展。在水文效应和机械效应两个方面,植物根系通过增强土壤的抗冲性、渗透能力、抗剪强度以及根系网的固土功能提高土壤的抗侵蚀能力。  相似文献   
2.
云南省金沙江流域水土流失防治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云南省金沙江流域是我国西部生态环境最脆弱、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这里山高坡陡,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对长江中下游危害日益加剧。坡耕地是该流域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类,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和进行坡耕地处理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要从根本上治理水土流失,建议从加快生态经济型防护林(草)体系建立,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推广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模式,抓好农村能源替代工程建设,提高人口素质、增强法制意识等5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3.
[目的]菌根类型是影响树木个体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因此可能在种群层次上影响树种的竞争格局.探究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林林下丛枝菌根和外生菌根树种的种内和种间竞争关系,可为亚热带毛竹林群落演替动态的预测和森林物种共存理论的完善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本研究选择江西马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毛竹林林下更新层典型丛枝菌根树种野含笑(Michelia skinneriana)和外生菌根树种少叶黄杞(Engelhardtia fenzlii)为研究对象,采用Hegyi单木竞争模型分析野含笑和少叶黄杞的种内和种间竞争状况,解析毛竹林林下更新层不同菌根类树种的定植机制.[结果]野含笑幼树种间竞争占总竞争强度的87.04%,且随着幼树个体胸径的增加,种间竞争强度的相对比重逐渐增加,证明野含笑幼树在生长过程中自疏作用较强,在小尺度上同种个体较难共存.少叶黄杞幼树种内和种间竞争分别占总竞争强度的54.64%和45.36%,且随着幼树个体胸径的增加,种内和种间竞争强度逐渐降低,但二者的相对比重基本不变,证明少叶黄杞幼树在生长过程中自疏和他疏作用强度相当,与同种或他种植物可以实现共存.[结论]毛竹林下这两种菌根类型幼树在生长过程中受到的竞争来源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树木菌根类型是调控亚热带毛竹林林下更新层幼树竞争格局的重要因素,并对群落演替的方向有着潜在影响.  相似文献   
4.
农林复合系统植物竞争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植物竞争是农林复合系统成功和可持续性的主要决定因素.使资源竞争最小化,资源利用最大化,是农林复合系统提高产量和总生产力的核心.本文对农林复合系统中林木一作物间对光、水分和养分的竞争作用、化感作用及与竞争相关的植物特性进行了综述.一般认为,在湿润地区,农林复合系统地上部分对光的竞争可能是系统生产力的主要决定因素;而在温带地区和半干旱热带地区,地下部分对水分的竞争可能限制着系统的生产力.在农林复合系统中,植物对光的竞争能力由叶面积、冠层结构等决定,对土壤水分和养分的竞争能力则取决于植物根系所占据的土壤空间、根系的形态和生理塑性、植物根系在土壤中的时空分布格局等.今后应加强不同区域农林复合系统中不同组分间的竞争作用的比较、竞争过程及生理机理、化感作用、菌根影响植物竞争的作用和机理、地上部分竞争和地下部分竞争的相互作用、全球变化与植物竞争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苦丁茶水土保持功能与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退耕还林地上种植的3年生苦丁茶水土保持功能和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苦丁茶可显著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提高土壤渗透性能,增强土壤的蓄水保水性能,可以有效地控制土壤侵蚀。可减少73.19%的径流量,削减86.51%的泥沙量。苦丁茶年产375 kg/hm2,直接经济效益达8万元/hm2,其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均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氮沉降已对全球生态系统产生影响,植硅体形态学特征变化能够反映植物对于环境变化的生理生态响应.北方泥炭地作为氮沉降敏感生态系统且存在着大量的富硅植物,研究北方泥炭地植物植硅体形态学有助于了解其生态系统如何响应日益加剧的氮沉降压力.[方法]研究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的泥炭地中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通过开展0,3,6...  相似文献   
7.
利用人工模拟降雨,以裸地为对照,对珠江上游耕地、退耕地、滇石栎、圣诞树、云南松五种地被进行产流产沙试验研究。结果表明,6种不同地被产流产沙过程都遵循二次函数方程分布,产沙量大小依次为裸地〉耕地〉退耕地〉圣诞树〉滇石栎〉云南松。枯枝落叶层具有良好的土壤保持功能。裸地和耕地是该地区侵蚀产沙的主要来源,退耕还林还草、建立生态防护林体系是保持水土和减少泥沙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选取赣江中游典型水源涵养林中常见的3种常绿针叶树、3种落叶阔叶树、4种常绿阔叶树和5种蕨类植物的凋落叶,通过室内浸泡试验和失水试验研究了植物凋落物的持水和失水特征。结果表明:(1)凋落物的吸水速率均显示出随浸泡时间增加而降低的趋势,到8 h基本趋于平缓,24 h达到饱和状态,而失水速率随着失水时间的增加逐渐减少,到12 h后趋于稳定;(2)蕨类植物凋落物的饱和持水量(202.5%)显著高于落叶阔叶树(173.0%)、常绿阔叶树(124.6%)和常绿针叶树(86.5%),而24 h内蕨类植物的失水量(65.4%)与落叶阔叶树(65.4%)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但均高于常绿阔叶树(53.6%)和常绿针叶树(42.8%);(3)凋落物饱和持水量和平均失水速率与其初始密度呈显著负相关(R~2分别为0.428和0.266),而与初始比叶面积呈显著正相关(R~2分别为0.488和0.398),这表明叶密度和比叶面积是决定物种间凋落物持水和失水特征差异的重要因素。研究结果揭示了蕨类植物凋落物在森林水源涵养功能中的重要作用,为赣江中游水源涵养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和林业管理措施制定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