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3篇
农学   4篇
  3篇
综合类   8篇
畜牧兽医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不同热处理温度高粱发酵物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固相微萃取技术有效地吸附热处理的高粱发酵物中的挥发性成分。未热处理的高粱发酵物中挥发性成分有30种,90℃、180℃热处理分别鉴定出39和44种挥发性成分,250℃热处理后减少到38种。挥发性成分以醛酮类和酯类为主,酯类占绝对优势。180℃热处理后挥发性成分的种类和含量最丰富,其释放的挥发性成分具有一定的增香效果。将其应用到卷烟中,感官评吸总分提升2分,在丰富烟香的同时,提升甜润感和烟气质感,赋予产品特殊的韵调。  相似文献   
2.
结合当前我国林木种苗发展现状,分析了林木种苗对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并探讨了林木种苗培育建设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云南清甜香典型片烟和非典型碎烟间挥发性致香成分含量的差异,为研究云南清甜香烟叶风格特色关键致香成分和低次烟叶深加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个云南清甜香典型片烟和9个非典型碎烟为原料,运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和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ATD-GC/MS)分别对2类烟叶的挥发性致香成分进行对比分析,并以典型片烟中挥发性成分相对含量显著高于非典型碎烟作为分析目的,深入挖掘2类烟叶具有显著性差异的挥发性致香成分,并找出2种方法分析结果存在的规律性。【结果】运用GC/MS对所制备的11个烟叶样本挥发性致香成分进行检测分析,共鉴定出40种挥发性成分,包含17种酮类、10种醇类、4种醛类、5种杂环类、2种烯烃类、1种酸类和1种内酯类化合物,典型片烟的酮类和内酯类化合物相对含量明显高于非典型碎烟;典型片烟有14种挥发性成分的相对含量显著高于非典型碎烟(P< 0.05,下同),分别是甲基庚烯酮、2-乙酰基呋喃、4-环戊烯-1, 3-二酮、β-大马酮、β-紫罗兰酮环氧化物、桉油烯醇、脱氢二氢-β-紫罗兰酮、3, 4-脱氢-β-紫罗兰酮、巨豆三烯酮的4个同分异构体、二氢猕猴桃内酯和3-羟基-β-二氢大马酮;通过ATD-GC/MS对2类烟叶样本设定的14种重要致香成分进行半定量对比分析,发现典型片烟的成分总含量明显高于各非典型碎烟,而β-大马酮、巨豆三烯酮的4个同分异构体、二氢猕猴桃内酯、3-羟基-β-二氢大马酮和3-氧代-α-紫罗兰醇这8种成分在典型片烟中的相对含量也显著高于非典型碎烟。2种分析方法存在含量显著性差异的致香成分中有7种致香成分一致,包括β-大马酮、巨豆三烯酮的4个同分异构体、二氢猕猴桃内酯和3-羟基-β-二氢大马酮。【结论】通过2种分析方法对云南清甜香典型片烟和非典型碎烟的挥发性致香成分进行对比研究,发现2类烟叶间部分挥发性致香成分存在显著性差异,且2种方法的分析结果存在一定的规律。  相似文献   
4.
王跃华  袁畅  杨小萍  王强  蔡锐  杨洪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6):12780-12781
[目的]对生物微核监测技术进行改良研究。[方法]针对当前生物微核监测技术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就蚕豆种子的选择、根尖长度对检测样品敏感度的影响以及显微制片过程中的固定和离析环节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地研究。[结果]筛选出了微核本底数低的蚕豆种子成胡3号,并确立了其根尖用于监测试验的最敏感长度为1.05~1.10 cm,研制的改良固定离析液配方为无水乙醇∶冰醋酸∶浓盐酸=1∶125∶1,利用其可使得固定和离析2个环节一步完成,操作时间仅需4~5 min。[结论]改良后的生物微核监测技术具有监测速度快、试验结果稳定和操作简便的特点,易于广泛地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寄生虫标本,是寄生虫虫体和宿主动物器官组织资源保存档案,能非常直观地展示疾病种类和危害情况。对寄生虫专业技术人员鉴定虫体种类和学习掌握动物寄生虫病知识,是不可替代的实验实物教材,价值非凡。吉林省畜牧兽医科学研究院有瓶装  相似文献   
6.
吉林省种子产业发展目标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子是特殊的、不可替代的、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农业科技的载体。种子每一次重大突破,都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升级和发展。一直以来,党和政府对种子工作给予了大力扶持,根据国民经济发展阶段的需要,先后制定了一系列促进种子工作的方针、政策,有力地推动了种子产业的发展,为粮食产量连创历史新高,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提出基于面板数据协整的销售电价与用电需求的关系分析方法,该方法同时利用时间和截面数据,改善小样本问题,解决变量内生性和序列相关所导致的伪回归问题,从而准确描述不同地区不同时间上销售电价和用电需求之间的协整关系.通过对1990到2005年美国各州销售电价与用电需求的面板单位根检验和面板协整检验,发现销售电价和用电需求是非平稳的面板数据,并且它们之间存在着显著的面板协整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截面加权回归的固定效应模型,用以准确描述销售电价和用电需求面板数据的长期均衡关系.  相似文献   
8.
以湖北省肉山羊为试验动物,运用瘤胃尼龙袋法研究了常用粗饲料(稻秸、羊草、玉米青贮和啤酒糟)的干物质(DM)和中性洗涤纤维(NDF)的瘤胃降解规律。试验结果表明:(1)不同饲料的干物质和中性洗涤纤维在山羊瘤胃中的降解率不同;(2)4种粗饲料的干物质降解率由大到小依次是啤酒糟、玉米青贮、羊草、稻秸,且48 h后4种粗饲料的干物质降解趋于平缓;(3)4种粗饲料的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由大到小依次是稻秸、羊草、玉米青贮、啤酒糟;(4)4种粗饲料的干物质降解率与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之间表现显著性相关。  相似文献   
9.
光伏扶贫是促进贫困地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该研究运用生态系统服务付费方法,构建光伏扶贫生态系统服务指标评价体系,以及经济价值与经济损失评估模型。以补偿对象的经济损失得以弥补为目的,补偿主体支付补偿后经济价值仍有富余为可行条件,提出3种可行性补偿方案,通过对受益者与影响环境者在经济、环境、社会维度获得的经济价值进行再分配,确定补偿标准,比较判断补偿后的脱贫情况。以炎陵县地面村级光伏扶贫电站为例,选取东北、西北、西南地区的代表性县域光伏扶贫项目进行验证,结果显示:第1种补偿方案,贫困户既是补偿对象又是补偿主体,人均获得补偿净收入1 294.09元,无法实现脱贫;第2、3种补偿方案,贫困户仅作为补偿对象,不支付补偿,人均收入达到3 527.3元,高于最低脱贫标准;延寿县、水城县和大通县的生态补偿效果与炎陵县一致。结果说明,通过良好的生态补偿机制设计,环境保护和消除贫困将协同实现。  相似文献   
10.
李树在管理条件差的情况下易感染病虫害。轻者影响树体发育,果实品质差,产量低。重者造成树体衰弱寿命短,果实不能食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