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4篇
综合类   8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动索氏-固相萃取-GC/MS测定土壤中多环芳烃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获得一种较为快捷、方便、准确的土壤多环芳烃分析方法,探讨了使用自动索氏-固相萃取-GC/MS的联用技术在土壤多环芳烃检测中的提取效果,并对比了前处理过程中使用分析纯溶剂与色谱纯溶剂对结果的影响,对固相萃取方法和GC/MS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说明分析纯溶剂不适合作为萃取溶剂,选用硅胶小柱并使用正己烷,二氯甲烷(1:1)作为淋洗溶剂时效果最好,MS离子源温度在300℃以上时可以大幅度的提高对高环多环芳烃的检测限.MS检测限在0.49μg到2.53μg/kg之间,方法回收率除了萘为63.8%以外均在86.4%~119.1%之间.该方法比传统方法更为快捷,方便,更适合大量土壤样品的多环芳烃检测.  相似文献   
2.
小麦根腐病的流行强度受气象因子的影响很大,小麦扬花期旬平均气温10℃以上,相对湿度80%以上,病害流行起点值高。在小麦生育后期出现高温高湿的气候环境,当年根腐叶枯发生严重。小麦扬花期病情指数5%左右,当年病害流行强度1级;叶部病情指数20%左右,当年病害流行强度可达4级。据病害发生程度与小麦扬花期叶部病情以及与气象因子的相关研究结果,研制出两种予测根腐叶枯流行强度的方法,置信度90%以上,可用于指导根腐叶枯的药剂防治。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春小麦根腐病危害损失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田间小区控制试验和大田中取样调查等方法,对小麦根腐病在小麦生长不同阶段的危害损失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明确了小麦根腐病苗腐主要影响田间保苗率、幼苗长势及成穗率等而造成产量损失;成株期的叶腐、穗腐则主要影响粒重而造成大幅度减产;同时穗腐又造成小麦籽粒感病,使种子质量下降而带来损失。  相似文献   
4.
油菜农艺性状对其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驰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23):11-13
以南通市2004—2009年油菜产量和反映油菜生长状况的8个因子(实际密度、株高、茎粗、分支高、每角粒数、千斤重、角果数、单株角数)对油菜产量与其农艺性状的关系进行了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油菜产量与油菜各农艺性状的关联度依次为单株角数>株高>千粒重>茎粗>角果数>实际密度>每角粒数>分支高。一方面我们在种子的选择上应尽量选择单株角数多、植株高和千粒重值较大的品种;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合理的调控油菜种植和生长期间的水肥、温度、湿度等条件,调控油菜的农艺性状,进而提高油菜的产量。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挑战与对策   总被引:53,自引:5,他引:48  
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格局多样,区域污染风险突出。发达国家对污染土壤的修复经验对我国具有借鉴意义。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面临土壤重金属空间异质性强、土壤类型及农作物品种对重金属累积差异大、土壤酸化严重、土壤元素失衡、不科学的发展方式、土壤重金属累积趋势难以逆转、土壤—农作物重金属累积线性关系不显著,修复技术不完善、修复措施长期风险调控机制缺失等主要挑战。根据我国农田土壤污染防治现状及课题组工作基础,我们提出以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和风险管控为基本思路,建立土壤污染防治体系,通过"土壤环境质量调查、土壤污染源头管控、分类管理和土壤环境质量基准推导"等4个步骤推进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6.
我国土壤镉污染形势严重,因其污染面积广、涉及作物种类多、威胁农产品安全而引起广泛关注。通过添加土壤中微量元素,如锰、镁可以抑制镉的活性,并降低作物对镉的吸收。利用土壤培养方法,探究添加不同量的锰、镁以及两者配合施用对土壤pH值和有效态镉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锰和镁均能够对土壤的pH值、镉的有效态含量产生影响,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单独或配合施用锰和镁均能降低土壤的pH值。锰和镁均能降低土壤中的有效态镉含量,随锰、镁施入量从0.06 mmol/kg增加至3.00 mmol/kg,有效态镉含量的降幅在10%~26%之间。但2种元素配合施用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独施用。  相似文献   
7.
石灰组配土壤改良剂抑制污染农田水稻镉吸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达有效地调控污染稻田水稻糙米对Cd吸收,该研究选取湖南省长株潭地区的湘潭、醴陵和株洲3处不同Cd污染程度田块,研究石灰配施海泡石、钙镁磷肥、有机肥对水稻Cd吸收和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石灰及其组配改良剂均可明显提高土壤pH值,有效降低土壤中酸提取态Cd含量和水稻中Cd含量。与不施用改良剂相比,石灰配施海泡石或有机肥、配施海泡石和有机肥,Cd污染稻田土壤pH值平均升高1.08,0.96和0.93个单位,酸提取态Cd质量分数分别平均降低20.6%,15.6%和21.2%。石灰配施海泡石、有机肥或钙镁磷肥处理下在轻度Cd污染田块中糙米Cd含量较对照分别显著降低了48.3%,46.7%和34.2%,石灰配施有机肥、钙镁磷肥或钙镁磷肥和有机肥处理下在中度Cd污染田块中糙米Cd含量较对照分别显著降低了52.8%,47.8%和37.5%,石灰配施钙镁磷肥和有机肥、有机肥或海泡石处理下在重度Cd污染田块中糙米Cd含量较对照分别显著降低了51.2%,44.6%和42.5%,均低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糙米限量值0.2 mg/kg(GB2762-2017)。相关分析表明,土壤中酸提取态Cd含量与水稻根、茎叶和糙米中Cd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说明土壤酸提取态Cd含量是影响糙米对Cd吸收的关键因素之一。上述结果说明,石灰配施海泡石、有机肥或钙镁磷肥+有机肥可有效调控污染稻田土壤中Cd进入水稻,实现水稻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8.
小麦品种对赤霉病的抗性与抗病害扩展力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单小花定位孢悬液注射接种法研究的结果表明,大麦品种抗赤霉病扩展力的强弱与穗轴被害程度、被害小穗数有直接关系,而与株高、穗型、穗芒长度的关系不密切.  相似文献   
9.
以原桃林铅锌矿区下游新墙河为例,依据河水灌溉特征,开展了河流沿岸农田土壤中重金属污染调查研究。应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地积累指数分析了农田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与分布特征,利用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研究了重金属的主要来源,利用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评估了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研究结果表明,新墙河沿岸农田土壤中存在以Cd为主,As、Cu、Ni、Pb、Zn共存的多种重金属污染,主要集中在距离原桃林铅锌矿3 km范围内,呈现明显的点源污染分布特征。沿水流方向,农田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程度总体呈现下降趋势。距离矿区3 km范围内农田土壤中As、Cu和Pb,3~15 km范围内Cd、Ni和Zn含量仍处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二级标准临界值水平;15~30 km范围内As、Cd、Cu、Ni、Pb和Zn含量基本在二级标准临界值以下;而在距离矿区30~50 km范围内河流沿岸农田土壤中只存在轻微的Cd污染。新墙河沿岸50%以上的农田土壤样品中Cd的生态风险系数达中等及以上;沿水流方向,距离矿区约6 km范围内灌溉水覆盖区的农田土壤中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较高,需要优先防控。  相似文献   
10.
水分管理和施用石灰对水稻镉吸收与运移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间歇灌溉和全生育期淹水2种水分管理结合水稻分蘖期施用石灰对不同水稻生育期的土壤和水稻各组织中Cd分布与运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全生育淹水和施用石灰均能升高土壤p H值,降低土壤中有效态Cd含量;施用石灰能降低土壤中酸可提取态Cd所占比例而残渣态所占比例增加。在全生育期淹水条件下施用石灰有利于改善土壤性状并提高土壤中Fe质量百分含量。与不施用石灰相比,在间歇灌溉条件下,施用石灰处理的糙米中Cd质量分数从0.86 mg/kg降低到0.56 mg/kg,而在全生育期淹水条件下,施用石灰处理的糙米中Cd质量分数从0.77 mg/kg降低到0.34 mg/kg;无论间歇灌溉还是全淹水处理条件下,施用石灰均增加了水稻总生物量。施用石灰后,在灌浆期,水稻茎叶中Cd的富集系数显著降低(P0.05);在成熟期,根和稻米中Cd的富集系数显著降低(P0.05);在全生育期淹水条件下,成熟期水稻根到茎叶转运系数和茎叶到米中转运系数均显著降低(P0.05)。水稻糙米中Cd含量与土壤中有效态Cd含量、水稻地上部Cd累积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土壤p H值呈显著负相关。上述研究结果表明,施用石灰能够显著降低稻田土壤中Cd的生物有效性;采用全生育期淹水结合在分蘖期施用石灰是降低稻米中Cd含量有效措施且不会导致水稻减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