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2篇
农学   2篇
  2篇
综合类   13篇
农作物   3篇
园艺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采用H2O2/NaOH对玉米秸秆(RCS)进行改性来制备可吸附石油的生物质吸附剂(HNCS)。通过模拟实验,比较了不同改性时间的HNCS吸油量,发现改性14h的吸油量最大,达14.08g·g-1,而改性前RCS仅为4.33g·g-1,改性使得吸油量提高了325%,且吸油速率更快。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比表面积/孔隙度分析仪和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对改性前后样品结构进行表征,同时采用洗涤剂法和硫酸法对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发现:改性后的HNCS表面更加粗糙,且出现大量的吸附孔隙,比表面积为7.14m·2g-1,表面亲水性官能团减少,纤维素含量增加而木质素含量减少。这说明吸油量和吸油速率受到吸附剂表面官能团、比表面积和孔隙/间隙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福建省耕地土壤酸化防控、耕地质量和产能提升的科学途径,以福建省耕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地统计学与ArcGIS并结合随机森林模型,对福建省4 261个耕地表层土壤调查样点数据进行分析,探究福建省耕地土壤pH空间分布特征及主要驱动因子。结果表明,福建省耕地土壤pH自东南沿海至内陆山地地区呈逐渐降低趋势:全省耕地土壤pH为3.00~9.62,平均值为5.35,变异系数为14.95%,69.3%的耕地土壤pH小于5.5;南平市(5.09)、三明市(5.16)、龙岩市(5.21)、宁德市(5.22)及漳州市(5.42)70%以上的耕地土壤pH<5.5;而厦门市(5.58)、泉州市(5.90)、福州市(5.62)及莆田市(5.96)50%以上耕地土壤pH>5.5。海拔、降雨量、土壤有机质、土壤质地、土壤类型和作物类型显著影响土壤pH,土壤pH与海拔、降雨量和有机质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砂土土壤pH为5.38,显著高于壤土(5.20)和粘土(5.14);滨海盐土土壤pH为6.36,显著高于潮土、水稻土、砖红壤、紫色土、黄壤和红壤;黄壤和红壤土壤pH显著低于潮土和水稻土,潮土和水稻土土壤pH差异不显著;茶园土壤pH为4.67,显著低于果园、蔬菜、烤烟、水稻、块茎和油料作物土壤pH;油料、蔬菜和块茎类作物土壤pH显著高于水稻、烤烟和果园土壤pH,水稻和烤烟土壤pH差异不显著。随机森林模型分析显示,土壤有机质和海拔是驱动土壤pH变化的重要因子,其次是降雨量和作物类型。整体而言,福建省近70%的耕地土壤处于酸性或强酸性水平,建议通过养分综合管理、增施碱性物料等农业措施提升土壤pH,促进土地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3.
施用石灰对果园酸性土壤镁吸附-解吸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研究施用石灰对蜜柚果园酸性土壤镁吸附-解吸特性的影响,明确施用石灰对酸性土壤镁有效性的改良效果,为酸性土壤改良提供科学依据。以土壤培养试验以及田间石灰改良试验所采集土壤样品开展等温吸附试验,并以0.02 mol·L~(-1) Na NO_3进行解吸试验。结果表明,(1)随着石灰用量的增加,土壤p H及交换性盐基离子含量增加,且对果园不同土层土壤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0~10 cm(L1)10~20 cm(L2)20~40 cm(L3);(2)用Langmuir方程可以对吸附等温线进行较好拟合,描述土壤对镁的吸附作用(R~2=0.957~0.999),随着平衡液镁浓度的增加,土壤对镁的吸附量增加,吸附分配系数(K_d)下降。随着石灰施用量增加K_d上升,土壤固定镁的能力越强;(3)随着石灰用量的增加,土壤镁的解吸量先增加后下降,其大小依次为C2(1.8 mg·kg~(-1))C3(3.6 mg·kg~(-1))C1(0.9 mg·kg~(-1))C0(0),而解吸率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4)土壤镁的吸附能力与pH、有机质、交换性Ca~(2+)、交换性Mg~(2+)、盐基饱和度存在显著正相关性(P0.05),与交换性酸、交换性Al~(3+)呈显著负相关(P0.05),解吸能力则反之。综上所述,合理施用石灰可以有效地改善土壤酸度,增加土壤镁的吸附量和解吸量,提高土壤镁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H2O2/NaOH对玉米秸秆(RCS)进行改性来制备可吸附石油的生物质吸附剂(HNCS)。通过模拟实验,比较了不同改性时间的HNCS吸油量,发现改性14h的吸油量最大,达14.08g·g-1,而改性前RCS仅为4.33g·g-1,改性使得吸油量提高了325%,且吸油速率更快。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比表面积/孔隙度分析仪和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对改性前后样品结构进行表征,同时采用洗涤剂法和硫酸法对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发现:改性后的HNCS表面更加粗糙,且出现大量的吸附孔隙,比表面积为7.14m·2g-1,表面亲水性官能团减少,纤维素含量增加而木质素含量减少。这说明吸油量和吸油速率受到吸附剂表面官能团、比表面积和孔隙/间隙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正>本项研究原属中国科学院十年规划项目,在1970年~1979年中国科学院西高原生物研究所(青海)进行阶段研究的基础上,继列为江西省科委一级研究课题。 1、本研究通过重复杂交证明在不同地区,不同年份,均可获得小麦与豌豆的杂交后代,但结实率很低。对后代性状的重复观察,发现该后代具独特形态性状,如实心茎及茎分枝多穗型,以及主要性状的遗传偏差及变异系数等具有突出的超亲性状,同时在生物学特性方面,出现了父本豌豆的早熟性及对不良环境的抗性性状,这些都并非是母本小麦自花受精的结果所致。  相似文献   
6.
7.
“赣大麦 1号”是采用系谱法经 1 2年选育而成的黑大麦新品种 ,该品种穗、芒和籽粒呈黑色、大粒、早熟、高抗白粉病和赤霉病 ,籽粒营养丰富 ,富含硒元素 ,麦芽品质优良 ,多项指标达到国家颁布的麦芽产品的优级标准 ,是生产优质啤酒的理想原料  相似文献   
8.
本文是作者在进行豌豆和小麦的远缘杂交培育新的春小麦品种——豌豆麦一号(见《光明日报》1980年8月21日第一版)的过程中,对其父本进行历史考察时写成的。豌豆麦的诞生是现代遗传工程科学的成就,然而从中亦可看出作物历史的研究是可以为现代农业科技的发展服务的,这是名符其实的“古为今用。”  相似文献   
9.
黑大麦新品种,系(利马黑大麦×舟麦2号)杂交育成,中高杆,茎杆粗壮,抗倒伏,属二棱大麦,早熟,长芒大穗,大粒型,千粒重44~50g(南昌,甘肃)。成熟后期穗、颖、芒和籽粒转为黑色。是研制黑啤酒和开发系列营养保健品、饮品的特种资源。对黑大麦新品种籽粒主要营养成份及氨基酸组份测试结果表明,黑大麦籽粒中“三高”(蛋白质、纤维、维生素)营养含量比普通大麦含量高,其中蛋白质11.17%,提高2.85%;纤维6.63%,提高13.18%;核黄素2.44mg/kg,提高34.07%。主要矿物元素中,以Ca含量高(701.4%mg/kg)比普通大麦提高9.42%,比玉米含量高2.5~3倍。对17种水解蛋白氨基酸测试结果,黑大麦具有14种氨基酸含量明显比普通大麦高2~10个百分点。其中赖氨酸含量0.4999%,提高7.9%;含硫氨基酸平均提高10.4%以上,羟基类提高8%以上等等。因此,黑大麦营养价值比普通大麦还好,可开发珍珠米、麦片、面包、糖浆、大麦咖啡等饮料和婴儿食品,亦可用作防治糖尿病、高血压及肝病等食疗佳品。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酸性土壤甜玉米种植所需的适宜石灰用量.选取福建省平和县小溪镇典型的强酸性红壤(pH=3.91),以甜5号甜玉米先为供试材料,采用盆栽试验,设置石灰用量0 g/kg(L0)、1.2 g/kg(L1.2)、2.4 g/kg(L2.4)、3.6 g/kg(L3.6)和4.8 g/kg(L4.8),研究不同石灰用量对甜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