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20篇
  1篇
综合类   37篇
农作物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旱地谷子集水保水技术的生理生态效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将地膜覆盖与保水剂两种集水保水技术集成应用,观测了抽穗期不同处理谷子光合作用日变化,分析了不同集水保水技术对产量和水分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光合速率日变化存在“午休现象”,两种覆膜方式结合使用保水剂的处理使这种趋势有所减轻;蒸腾速率日变化为“单峰曲线”,气孔导度以上午8:00最高。地膜覆盖与保水剂处理表现出一定的增产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的效果,平膜方式与垄沟方式分别较露地栽培增产78.98%、60.12%,保水剂使用较不使用平均增产7.66%,季末垄膜沟植有较好的水分效应,收获后2 m土层贮水量平均较对照增加59.9 mm。  相似文献   
2.
土壤不同营养状况与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试验研究了土壤不同营养状况对强筋小麦子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个处理中,土壤长期施用N,P,K等主要营养元素且配合比为1:1:1(N120.0kg/hm^2,P2O5 120.0kg/hm^2,K2O 120.0kg/hm^2)时产量最高为5433.0kg/hm^2,不施肥(ck)产量最低为1260.0kg/hm^2;蛋白质含量以单施N素(N120.0kg/hm^2)时最高达17.00%,N、P元素配合比为1:1(N60.0kg/hm^2,P20560.0kg/hm^2)时蛋白质含量最低为10.53%;蛋白质产量以N、P配合比为3:1(N180.0kg/hm^2,P20560.0kg/hm^2)时最高为696.0kg/hm^2,以单施P素蛋白质产量最低为156.0kg/hm^2。  相似文献   
3.
小麦亩产600kg综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亩产600kg综合栽培技术季书勤赵淑章王绍中李从军吕凤荣刘媛媛(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郑州450002)杨胜利(新乡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屈城乡(国营博爱农场)乔旭(郑州市农林科学研究所)为了促进河南省小麦生产再上新台阶,实现大面积亩产600k...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小麦种衣剂应用中的问题与改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省种子包衣始于90年代.首先在玉米上使用,1995年以来开始在小麦上推广应用,应用面积从1995年的513.6万亩扩大到1998年的2 583万亩.实践证明,种衣剂对小麦地下害虫和苗期传毒昆虫及冬前纹枯病的发生有较好的预防和控制效果,对小麦产量的进一步提高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不同施氮量和底追比例对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通过可控制试验和大田示范 ,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和底追比例对优质强筋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综合分析了不同施氮量和底追比例与强筋小麦籽粒产量、品质、蛋白质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强筋小麦高产、优质、高效的最佳施氮量为 1 80~ 2 4 0kg/hm2 ,底追比例为底肥 ( 3)∶起身—拔节肥 ( 5 )∶孕穗肥 ( 2 )。  相似文献   
6.
多穗型小麦品种公顷产9000kg主要技术指标及关键技术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通过1995~1999年连续年的小区试验和高产攻关调查研究,提出多穗型小麦品种公顷产量9000kg的主要技术指标。即产量结构指标、分蘖成穗率指标、最高叶面积系数、有效叶面积率、高效叶面积指标。同时对上三叶的叶面积质量以及干物质积累特点出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化顷产量9000kg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7.
强筋小麦高效栽培技术的创新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近几年 ,笔者对强筋小麦栽培技术进行了较系统全面的研究 ,结果表明 :在生态、土壤、肥力、产量水平相近的条件下 ,栽培技术的实施对品质的形成起关键作用 ,其中氮肥施用技术的影响最为明显 ,增施氮肥和春季追氮可以全面提高强筋小麦品质 ,尤其是早春 (返青、起身、拔节前期 )追氮和早春结合孕穗期补氮 ,对强筋小麦各项品质指标的促进作用最大 ,产量也处于较高水平。这一结论的得出引起了我们对以往高产栽培技术的争议和反思。在高产栽培方面 ,自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小麦栽培领域就大力提倡高产麦田早春要适当控制追肥 ,到拔节后期追肥。…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小麦栽培技术的演变与发展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概述了57年(1949~2006年)来河南省小麦栽培技术的发展过程,总结了河南省小麦不同生产阶段、不同产量水平运用的综合栽培技术;全面展示了河南小麦由低产?中产?高产?超高产的关键栽培技术,尤其是近期每公顷产量9000~10500kg水平的典型栽培技术,对河南省乃至黄淮南片麦区今后的小麦高产栽培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保护性耕作研究进展及其应用探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对小麦-玉米两熟制条件下保护性耕作的理论和技术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在黄淮海区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尤其是在粮食主产区河南的研究应用。河南保护性耕作研究主要集中在豫西旱作区,其在豫南雨养区的研究基本处于空白。认为土壤肥力较低是影响雨养区产量提高的主要限制因素。并探讨了该区开展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相似文献   
10.
<正> 冬小麦穗分化的形成期是决定每穗粒数的关键时期之一,较准确地鉴定麦穗分化进程,对正确掌握麦田的肥水管理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探索简捷准确的小麦穗分化进程的鉴定方法,已成为引人注意的问题.目前,在水稻上有二种鉴定穗分化的方法,一种是日人松岛省三在1957年提出、目前生产上广泛应用的叶龄指数法(叶龄指数=?×100%)另一种是我国丁颖教授1959年提出、近年由凌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