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1篇
综合类   6篇
畜牧兽医   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2.
为探究典型铅锌矿采选与冶炼对周边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影响,以南方某铅锌矿典型企业周边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对矿区周边3个行政村旱地、水田土壤中Pb、Zn、Cr、Ni和Cu的含量进行了测定,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对土壤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结合相关性及主成分分析,解析了铅锌矿区周边农田土壤中Pb、Zn等重金属的来源。结果发现:铅锌矿区周边农田土壤中Pb、Zn、Cr、Ni和Cu的含量均超过南方土壤重金属背景值,其中旱地中Zn含量超过背景值6.4倍。在不同类型土壤中,5种重金属的含量均为旱地水田。从单项污染指数来看,3个行政村的旱地和水田土壤存在一种或几种重金属超标,以Pb和Zn的污染为主,其次为Cu和Ni,Cr为无污染程度。土壤综合污染指数在1.29~4.24之间,A村水田和旱地的污染等级均高于B村和C村,为重污染等级。主成分与来源解析表明,土壤中Ni、Cr和Cu的贡献率为60.125%,其来源可能与工业活动有关,而Pb和Zn的贡献率为24.533%,可能主要受铅锌冶炼企业等工业活动和道路交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4.
高通量测序技术可一次同时测定几十万到几百万条核酸分子序列,在兽医临床上已被应用到畜禽疾病诊断、疾病监测、致病机理研究、耐药性分析等相关工作中。本综述结合应用实例对高通量测序技术在兽医临床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阐述,总结了高通量测序技术在兽医临床应用中的局限性和解决措施,并展望了高通量测序技术在兽医临床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了杀螟松在水稻、稻田土壤和水中的残留消解动态及残留量测定方法。稻田喷施有效剂量为50克/亩和75克/亩的杀螟松1—3次,最后一次施药离水稻收获间隔期为14天,稻米中的残留量低于最大允许残留量0.2ppm。杀螟松在稻田生态环境中消解速度快,在稻米和土壤中的半衰期约为2天,田水中约1天,其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很轻微。  相似文献   
6.
7.
为了鉴别诊断山羊李斯特杆菌病,研究李斯特杆菌感染山羊后对主要实质器官和中枢神经系统器官造成病理损伤的情况,试验解剖了3只有神经症状的病羊,采集病死羊的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淋巴结以及大脑、中脑、小脑、脑桥、脊髓、延髓等组织制作病理组织切片并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其中脊髓和延髓器官在制作病理组织切片过程中使用了蛋清甘油涂片技术。结果表明:宏观病变表现为脑膜充血,肝脏和脾脏肿大和瘀血,肺脏出血;显微病变表现为心肌纤维有炎性细胞浸润,肝脏和脾脏中充斥着大量的红细胞和炎性细胞,还可见明显的坏死灶,肺脏细支气管周围有大量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肾脏肾小管中有大量的红细胞,淋巴结有中性粒细胞浸润,大脑内单核细胞增生、神经细胞坏死明显,小脑部分组织产生化脓灶,延髓有淋巴细胞性管套形成。说明根据观察到的山羊主要实质器官和中枢神经系统器官的病变情况来看,显微镜下有大量单核细胞浸润,各器官都有不同程度的出血,与脑包虫病和链球菌病引起的病理变化有明显区别。由于山羊李斯特杆菌病发病率低,但是病死率高,一旦发生会对山羊养殖场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应及早鉴别诊断和预防。  相似文献   
8.
赣西某养殖场山羊出现转圈运动等神经症状、单侧眼睛失明和呼吸困难,导致近20只山羊死亡。为确定病原菌并进行有效的防治,对送检的3只病死羊进行病理剖检,并采集肝脏、脾脏和脑组织进行病原菌的纯化培养、LB二次增菌选择性分离培养、革兰氏染色、生化试验和16S rRNA测序分析;为确定病原菌致病力,进行小鼠和家兔的动物回归试验;选用头孢唑啉、头孢曲松钠、青霉素、万古霉素等30种抗菌药进行病原菌的体外抑菌试验。结果显示,从两只病羊的脑组织中分离得到两株革兰氏阳性细菌,生化试验、16S rRNA序列测定、动物回归试验确认分离菌为单增李斯特杆菌,二者高度同源(100.0%),与多株李氏杆菌同源性均高达99%以上,且对小鼠和家兔均有较强的致病力。该分离菌对头孢唑啉、哌拉西林、羧苄西林、四环素、多西环素、麦迪霉素、红霉素、万古霉素和氯霉素高度敏感,但对第2、3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苯唑西林、复方新诺明等抗菌药耐药。该养殖场应参考药敏试验结果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从而保障山羊及其肉制品的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了应用50%杀螟松乳剂每亩用药量为25克—50克,对稻田天敌杀伤力的测定,同时进行了25%杀虫双水剂与25%喹恶硫磷乳剂的常规用量与高剂量的用药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常规喷雾法,杀螟松对蜘蛛的杀伤力均低于喹恶硫磷与杀虫双,而对螟虫防治效果,各种不同的施药方法,均达96%以上。  相似文献   
10.
以长沙市望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一级和二级保护区周边0~20 cm土壤为研究对象,于2018年采用网格布点法在一级和二级保护区分别布设3个(1#~3#)和12个(4#~15#)采样点,其中11#~15#采样点于2014年布设,探究土壤中苊(Ace)、苊烯(Acy)、蒽(Ant)、菲(Phe)、芴(Flu)、苯并[a]蒽(BaA)、芘(Pyr)、屈(Chr)、荧蒽(Fla)、苯并[a]芘(BaP)、苯并[b]荧蒽(BbF)、苯并[k]荧蒽(BkF)、二苯并[a,h]蒽(DBA)、苯并[g,h,i]苝(BghiP)、茚并[1,2,3–c,d]芘(IcdP)共15种多环芳烃(PAHs)的污染水平及来源,运用毒性当量浓度值及终生癌症风险增量模型对土壤中PAHs进行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水源地保护区土壤中15种PAHs总含量为75.22~5 617.86 ng/g,均值为670.96 ng/g,其中7种致癌PAHs(BaA、Chr、BbF、BkF、BaP、DBA、IcdP)的含量为12.13~2 989.26 ng/g,均值为319.80 ng/g;2#和4#土壤样品中多环芳烃均为中度污染,12#土壤样品中多环芳烃为重度污染,其他点位土壤均处于轻度污染或未受污染;荧蒽、芘、菲是水源地保护区土壤中的主要污染因子;除一级保护区土壤中芴含量稍高于二级保护区外,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土壤中其余14种PAHs单体含量均低于二级保护区;除12#点位样品外,其他点位样品土壤中3环和4环PAHs占比均大于60%;采用特征比值法分析污染物来源,显示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土壤中PAHs主要来源于石油源和燃烧源的混合污染,主要受区域内交通因素与上游工业、生活废弃物中PAHs迁移与沉降影响,二级保护区土壤中PAHs主要来源于石油源和生物质、煤燃烧的混合污染,可能与区域内人为活动和交通因素有关;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水源地一级和二级保护区土壤中PAHs的总致癌风险值均在10~(–6)~10~(–4),存在潜在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