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8篇
林业   1篇
基础科学   8篇
  25篇
综合类   31篇
畜牧兽医   22篇
园艺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美丽中国"作为在宪法中崭新宣示和确立的法理念,凸显生态环境价值的高度性、生态环境建设的系统性、生态环境保护的法治性。草原生态环境是承载"美丽中国"法理念的战略领域和空间。"美丽中国"法理念是指导我国草原生态环境法治保护的重大法理念,要按照"美丽中国"法理念的要求全面提升草原生态环境法治体系及其实施,主要是进一步提高草原生态环境法治的战略定位;完善草原产权制度、草原产业制度、草原公共设施和产品投入建设制度、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草原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保障制度、草原生态环境违法犯罪法律责任制度等;提高草原生态环境行政执法的到位性和执法力度;加强和完善草原生态环境司法保护。  相似文献   
2.
黄土高原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表面电化学性质演变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土壤胶体表面所带电荷是土壤具有一系列物理、化学性质的根本原因。表面电荷数量、比表面积、表面电荷密度、表面电场强度以及表面电位是土壤胶体颗粒重要性质,影响土壤中物理、化学、生物化学过程。运用带电颗粒表面性质联合分析法,测定黄土高原子午岭地区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表面电荷性质,研究自然植被恢复过程对土壤表面电荷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植被的演替,子午岭林区土壤表面电荷数量、比表面积、表面电荷密度均随植被的恢复增加,变化范围分别为10.88~19.85 cmol·kg~(–1)、40.67~61.71 m~2·g~(–1)和0.22~0.31 c·m~(–2),平均值分别为16.18 cmol·kg~(–1)、54.88 m2·g~(–1)和0.28 c·m~(–2),土壤表面电场强度达108 V·m~(–1)数量级;土壤黏粒、有机碳含量是影响表面电荷性质的主要因素,解释率分别为62.5%和27.9%;土壤基本性质对表面电荷性质的影响由强到弱依次为:黏粒、有机碳、砂粒、全氮、C/N、粉粒、碳酸钙、pH。研究结果对于进一步认识黄土高原土壤颗粒表面性质,加深理解土壤中发生的一系列物理化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信号淋巴激活分子(SLAM)又称为CD150,是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和犬瘟热病毒(CDV)等麻疹病毒属病毒感染淋巴细胞的主要受体,在病毒侵入细胞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建立稳定表达山羊SLAM(g SLAM)的真核细胞系,本研究将人工合成的g SLAM基因克隆至真核表达质粒p IRESpuro3中,并在该基因的3'端引入Flag标签序列作为分子标记,构建了重组质粒p IRES3-g SLAM。将该重组质粒转染BHK-21细胞,经嘌呤霉素加压筛选及采用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FP)的重组PPRV病毒(r PPRV/GFP)感染鉴定后,筛选到稳定表达g SLAM基因的细胞系。r PPRV/GFP感染和western blot鉴定表明,无论是否有嘌呤霉素压力的存在,该细胞系在传代至第20代,仍能稳定表达g SLAM蛋白。由于g SLAM氨基酸序列与犬的同源性较高,以表达GFP重组CDV强毒株(r CDV/GFP)感染该细胞系,病毒可以感染且能形成明显的细胞病变,表明该细胞系可用于CDV强毒分离和致弱机制等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4.
深松灭茬联合整地农业机械化技术是耕整地过程中的一项改革。它打破了传统的“四全作业”法,机车一次性进地可以完成灭茬(旋耕)、深松、起垄、镇压以及施肥、播种、喷药等多项作业。  相似文献   
5.
积雪覆盖下土壤热状况及其对气象因素的响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研究季节性冻土区在积雪覆盖条件下,土壤温度变化趋势及气象因素对土壤热状况的影响,以野外实测试验数据(2013年11月8日—2014年4月28日)为基础,分析裸地、自然降雪、积雪压实和积雪加厚覆盖条件下5、10、20、40、60、100、140 cm深度土壤温度变化特征,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的方法筛选出影响土壤热状况的主要气象因素,进而统计土壤温度与气象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积雪的存在阻碍了环境与土壤之间的能量交换,引起土壤温度和土壤冻融过程的差异;随着积雪覆盖深度的增加,土壤的冻融日期会出现延迟现象,土壤温度相对稳定在较高水平,并且地、气之间温差增大;冻融过程中土壤温度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环境温度,积雪覆盖使得气象因素与土壤温度的关联度减弱。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区土壤水分空间变异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土壤中的水分是影响半干旱区作物生长的重要因素,由于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在空间分布上存在着变异性。以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农业气候区的查哈阳农场为研究对象,利用GS 地统计软件和ArcGIS中的地统计分析模块(Geostatistical Analyst),对该地区土壤水分特性的空间变异性进行分析,得出土壤水分特性的变异程度、影响因素以及空间分布图。借助于土壤水分特性的空间分布图对该地区的灌溉水量进行了分析,为该地区的合理灌溉和精确灌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桑植县位于洞庭湖四大水系之一的澧水之源头,是张家界国际名胜风景区的延伸区。建设生态桑植要充分发挥桑植县的资源优势,加快县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本文对如何建设生态桑植提出了创新观念、健全机制、规划领先、强化保护、经济转型、政策引导等具体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目的】标定新疆地区粉土离散元仿真模型,量化分析农业机械触土部件与土壤的相互作用。【方法】采用EDEM离散元仿真软件,运用斜坡试验标定土壤与触土材料(65 Mn)之间的接触参数,堆积角试验标定土壤与土壤之间的接触参数,以斜坡滚动距离为优化目标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土壤与65 Mn之间离散元模型参数的一种优化组合为恢复系数0.51,静摩擦系数0.56,动摩擦系数0.08,JKR表面能4.12;以堆积角为优化目标,土壤之间离散元模型参数的一种优化组合为恢复系数0.57,静摩擦系数0.65,动摩擦系数0.23,JKR表面能4.49。滚动距离和堆积角的误差分别为6.05%、1.28%。【结论】在建立的仿真模型条件下,在8、9、10 km/h作业速度下,犁体仿真试验与实际试验的工作阻力相对误差为5.69%、5.95%、6.49%,建立的模型真实可靠。  相似文献   
9.
秸秆覆盖保墒技术是实现节水灌溉的一项重要举措。为此,基于秸秆覆盖条件下黑土区小尺度农田土壤全氮数据,利用传统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研究秸秆覆盖条件下小尺度农田土壤全氮的空间变异性。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全氮的半方差函数拟合模型为Linear to sill模型,土壤全氮具有强烈空间相关性,空间相关性范围为15.90m。虽然研究区面积较小,但研究区土壤全氮的空间分布中仍存在个别高值区和个别低值区,仍有必要进行土壤全氮的分区管理;在90%和95%置信水平下,实际取样数目都介于精度系数为2%和3%时的合理取样数目之间。  相似文献   
10.
黑土表层有效养分含量和酶活性对雪被去除的季节性响应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探究黑土养分和土壤酶活性对极端积雪覆盖情况的季节性响应,该研究采用雪被去除的方法,设置了2个试验组(积雪覆盖试验组和雪被去除对照组),并进行了土壤温湿度、有机质含量、碱解氮含量、速效磷含量以及脲酶活性和转化酶活性动态变化的分析。结果表明,雪被去除显著降低了土壤温度和土壤水分(P<0.05),使土壤冻结和融化时间提前,显著增加了冻融循环次数。同时,雪被去除显著增加了早冬和深冬时期的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和速效磷的含量,并显著降低了冬末三者的含量。而在雪被去除处理下,土壤酶活性显著降低,与对照组相比,雪被去除使土壤转化酶和脲酶活性降低了25.0%和16.3%以上。此外,除了在深冬时期,两种酶活性的主要控制因素均为土壤有效养分含量外,在早冬和冬末两个阶段,控制两种土壤酶活性大小的因素也存在差异。研究揭示了未来气候变化所引起的积雪减少将导致土壤有效养分积累与释放过程发生转变,表现为土壤养分在冬季早期迅速释放,冬季末期逐渐累积,进而造成一定养分流失。研究结果可为未来气候变暖的土壤生物化学演化机制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