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53篇
  免费   333篇
  国内免费   226篇
林业   903篇
农学   859篇
基础科学   205篇
  447篇
综合类   4383篇
农作物   280篇
水产渔业   98篇
畜牧兽医   689篇
园艺   87篇
植物保护   26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131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107篇
  2012年   136篇
  2011年   803篇
  2010年   375篇
  2009年   373篇
  2008年   331篇
  2007年   219篇
  2006年   253篇
  2005年   277篇
  2004年   615篇
  2003年   444篇
  2002年   293篇
  2001年   169篇
  2000年   157篇
  1999年   168篇
  1998年   131篇
  1997年   181篇
  1996年   108篇
  1995年   223篇
  1994年   170篇
  1993年   615篇
  1992年   486篇
  1991年   381篇
  1990年   210篇
  1989年   171篇
  1988年   56篇
  1987年   53篇
  1986年   105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4篇
  1972年   5篇
  1971年   3篇
  1970年   3篇
  1968年   3篇
  1966年   3篇
  1933年   3篇
  1932年   3篇
  192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采用 3种不同的培养基从马铃薯根际土壤和叶片中共分离出 78株细菌,优势菌属是 Pantoea,占菌株总数的 55.13%。马铃薯根际土采用 R2A培养基(27株优势菌,13个菌属)分离的细菌多样性相对较好,阿须贝培养基(31株优势菌,9个菌属)次之,土壤浸提液培养基(1株优势菌,1个菌属)最少;马铃薯叶片内生菌用阿须贝培养基(19株优势菌,3个菌属)分离的细菌多样性较差。采用 Salkowski比色液显色法定量测定菌株产 IAA能力,结果表明有 58株细菌具有分泌 IAA的能力,占测定菌株总数的 74.36%,从马铃薯根际土(42株优势菌,13个菌属)筛选的产 IAA菌数量及细菌多样性均高于马铃薯叶片内生菌(16株优势菌,2个菌属)。根据菌株产IAA能力强弱和分离部位及分离培养基的差异,选择 7株产 IAA菌进行促生特性和马铃薯盆栽幼苗促生能力等研究,结果显示:有 6株产 IAA菌具有 ACC脱氨酶能力,1株产 IAA菌具有溶解无机磷能力,2株产 IAA菌具有溶解有机磷能力;两轮温室促生实验结果显示,菌株 Pantoeasp.MLS-34-25对马铃薯幼苗具有明显的促生作用,是生产微生物肥料的潜在菌种。  相似文献   
2.
鄂尔多斯细羊毛主要产自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乌审旗,羊毛综合品质堪比澳毛。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当地相关部门积极探索,摸索出了一条有效的细羊毛生产经营之路,细羊毛价格连年攀升,当地农牧民实现稳步增收。为了进一步推进该地区细羊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议该地区进一步加强鄂尔多斯细毛羊品种改良,做好羊毛直销的组织工作,全面推行羊毛现代化管理技术,推行羊毛公正检验制度方面的生产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的利用效率,增加单位面积经济效益,采用饲用燕麦和草木樨混播技术,不仅可以合理、有效地利用空间、光照、热量和水分等资源,增加牧草产量,提高牧草品质,还可以进行营养互补;草木樨还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通过开展饲用燕麦和草木樨混播栽培技术等方面的综合研究,明确了饲用燕麦和草木樨混播栽培选地、种子准备、播种、田间管理、收获等关键技术指标,为大田生产的规范化、标准化、产业化、市场化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乳酸菌质粒提取研究具有很长的历史。目前已有多个有效的乳酸菌质粒提取方法被报道,其中多数以乳酸球菌为研究对象,而植物乳杆菌质粒提取有效方法报道较少。该研究以植物乳杆菌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分析并优化已报道的乳酸菌质粒提取方法,得到了高效且适于平台期植物乳杆菌野生质粒的提取方法。通过该方法进一步分析了植物乳杆菌野生质粒数和高拷贝质粒,为后续构建植物乳杆菌表达系统所需供体质粒和受体菌株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准确理解中度干扰假说和冗余结构理论,并将两者有机结合,有助于草地质量的调控。关于这两种生态学理论所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对于认识和理解草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演替以及生产潜力具有积极作用,这也使其逐步成为指导草地畜牧业生产实践十分重要的科学依据。阐述了草地质量及其具体表示指标,以及中度干扰假说和冗余结构理论与草地质量的关系,并论述了中度干扰假说和冗余结构理论在封育、中度放牧、毒害草防治等管理措施条件下草地质量变化的生态学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对天山北坡中山带典型山地草甸草原4种具有代表性的天然牧草——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黄(Astragalus membranaceus)、老鹳草(Geranium wilfordii)、千叶蓍(Achillea millefolium)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种牧草的高度变化趋势表现为“慢-快-慢”的植物基本生长规律;老芒麦、千叶蓍、老鹳草的生长速率在返青期到分蘖期时较快,而黄芪的生长速率则在返青后就较快,分蘖期后4种牧草的生长速率开始变慢;盖度和产量的最大值出现在6月和7月。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雷帕霉素靶标激酶TOR在牡丹开花衰老过程中的生理作用,以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洛阳红’切花为试材,用0.01 μmol • L-1雷帕霉素预处理2 h后瓶插,并测定瓶插寿命、能量物质含量、糖分含量、乙烯释放速率、呼吸速率、MDA含量以及PsTOR、PsSnRK1和PsHXK1表达量变化。结果表明:雷帕霉素预处理可延长该牡丹切花的瓶插最佳观赏期和增大花朵的最大花径;另外,雷帕霉素预处理还可提高花瓣可溶性糖含量和能荷积累,降低呼吸耗能和MDA含量,并下调瓶插初期PsSnRK1和PsHXK1的表达水平,上调瓶插后期PsTOR和PsSnRK1的表达水平。说明雷帕霉素可通过TOR途径调控能量感知,延缓牡丹切花的开放和衰老进程,进而提高瓶插品质。  相似文献   
8.
用免疫组化SABC法,对斯氏艾关耳球虫感染后兔肝脏、脾脏和肝门淋巴结中球虫抗原的分布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在肝脏窦状隙、胆管上皮细胞、肝门淋巴结和脾脏内可见到明显的呈棕黄色阳性反应区,表明在这些区域和部位有相应的E.stiedai孢子囊、裂殖子或子孢子抗原存在,且抗原数量以肝脏内最多,其次为脾脏,最少者为肝门淋巴结;显微镜下还可见到大量坏死的肝细胞、淋巴细胞以及朗罕氏巨细胞,说明多核巨细胞也参与了对球虫的吞噬和处理过程。  相似文献   
9.
The coevolutionary interaction between cuckoos and their hosts has been studied for a long time, but to date some puzzles still remain unsolved. Whether cuckoos parasitize their hosts by laying eggs randomly or matching the egg morphs of their hosts is one of the mysteries of the cuckoo problem. Scientists tend to believe that cuckoos lay eggs matching the appearance of host eggs due to selection caused by the ability of the hosts to recognize their own eggs.In this paper, we first review previous empirical studies to test this mystery and found no studies have provided direct evidence of cuckoos choosing to parasitize host nests where egg color and pattern match. We then present examples of unmatched cuckoo eggs in host nests and key life history traits of cuckoos, e.g. secretive behavior and rapid egg-laying and link them to cuckoo egg laying behavior. Finally we develop a conceptual model to demonstrate the egg laying behaviour of cuckoos and propose an empirical test that can provide direct evidence of the egg-laying properties of female cuckoos. We speculate that the degree of egg matching between cuckoo eggs and those of the host as detected by humans is caused by the ability of the hosts to recognize their own eggs, rather than the selection of matching host eggs by cuckoos. The case of Common Cuckoos(Cuculus canorus) and their parrotbill hosts(Paradoxornis alphonsianus), where it has been shown that both have evolved polymorphic eggs(mainly blue and white), was used to develop a conceptual model to demonstrate why cuckoos should utilize parrotbill hosts by laying eggs randomly rather than laying eggs matching the appearance of host eggs.In conclusion, we found no evidence for the hypothesis that cuckoos lay eggs based on own egg color matching that of the parrotbill-cuckoo system. We argue theoretically that laying eggs matching those of the hosts in this system violates a key trait of the life history of cuckoos and therefore should be maladaptive.  相似文献   
10.
马尾松种源基因型×环境互作及其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省4个地域91个种源10年生时试验结果表明:(1)各点马尾松种源生长上差异十分显著,树高、胸径和材积三个性状的遗传方差份量约占总变异的38.92%—42.75%;(2)种源×地点的效应,树高不明显,材积和胸径达显著水准,而种源基因型效应比较明显,其方差份量约为GE互作份量的1倍;(3)根据Francls和Kanuenbery模型计算种源GE互作效应及其稳定性,将参试种源划分为4种类型,其中高产稳定型种源26个,平均材积遗传增益达42.84%,可在全省各地区推广;(4)广西岑溪和广东罗定两个种源生长最为突出,平均村积遗传增益达8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