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了明确水稻条纹病毒(RSV)在水稻和玉米上发生程度差异明显的原因,从一个侧面了解RSV流行本质,2004年在洪泽进行田间试验。采用黄盘诱集、盘扑、盘刮、肉眼计数等方法比较武育粳3号和掖单13上灰飞虱侵入和消长动态,结果表明两者均只有一个成虫侵入高峰,单位面积迁入虫量前者是后者的3.6倍,单株平均虫量相近。Dot-ELISA法测定灰飞虱带毒率为40%,成虫迁移扩散高峰期22d内两者接毒量约为每天百株137头带毒虫。武育粳3号有二代若虫发生,掖单13则无。逐日调查发病进程,结果显示水稻发病率为60%,玉米为0。室内抗性鉴定,掖单13对RSV的抗性比武育粳3号高4个级别。综合以上结果,寄主品种抗性决定了RSV在水稻和玉米上流行状况,二代若虫重复侵染是RSV在水稻上重发的另一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为了明确水稻条纹病毒(RSV)在水稻和玉米上发生程度差异明显的原因,从一个侧面了解RSV流行本质,2004年在洪泽进行田间试验。采用黄盘诱集、盘扑、盘刮、肉眼计数等方法比较武育粳3号和掖单13上灰飞虱侵入和消长动态,结果表明两者均只有一个成虫侵入高峰,单位面积迁入虫量前者是后者的3.6倍,单株平均虫量相近。Dot-ELISA法测定灰飞虱带毒率为40%,成虫迁移扩散高峰期22d内两者接毒量约为每天百株137头带毒虫。武育粳3号有二代若虫发生,掖单13则无。逐日调查发病进程,结果显示水稻发病率为60%,玉米为0。室内抗性鉴定,掖单13对RSV的抗性比武育粳3号高4个级别。综合以上结果,寄主品种抗性决定了RSV在水稻和玉米上流行状况,二代若虫重复侵染是RSV在水稻上重发的另一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灰飞虱与水稻条纹病毒亲和性相关的RAPD标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47个随机引物对高亲和性灰飞虱群体与非亲和性灰飞虱群体进行特异性RAPD标记筛选,筛选出1条RAPD随机引物,可扩增出较好的差异条带,并对高亲和性灰飞虱群体能扩增出1条1200bp特异性条带。推测这条特异性条带可能作为灰飞虱与RSV亲和性相关的RAPD标记。  相似文献   
4.
江苏水稻条纹病毒致病型及其应用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24个粳稻品种对来自江苏盐都、靖江、洪泽、海安、姜堰等地的14个水稻条纹病毒(RSV)分离物进行致病力测定,根据各分离物在24个品种上的平均发病率,将参试分离物划分为强、次强、中、次弱、弱5个致病类型,各致病型在田间呈随机分布状态,其中中和次弱型占78.57%。依据24个粳稻品种在14个分离物上的平均发病率可将其划分为免疫、抗、中抗、中感、感、高感6个抗感类型,其中中感和感病类型占70.83%。试验结果显示,部分抗病品种在各分离物上的表现并不一致,由此暗示各地在应用抗病品种防治水稻条纹叶枯病时应根据当地RSV致病性的差异,针对性地选用抗病品种,并及时做好治虫控病工作。  相似文献   
5.
灰飞虱传递水稻条纹病毒研究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灰飞虱(Laodelplar striatellus Fallén)传播的水稻条纹病毒草(Rice strpip tenuivirus,简称RSV)引起的水稻条纹叶枯病是生产一种重要的农作物病毒病,该病最早于20世纪初在日本被发现[1].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主栽水稻品种对条纹叶枯病与灰飞虱的抗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明确江苏省主栽抗病粳稻品种对条纹叶枯病的抗性特征,采用苗期接种鉴定、非嗜性测验和抗生性测验的方法,分析了8个主栽抗病品种对水稻条纹病毒和介体灰飞虱的抗性.结果发现:品种的抗病性和抗虫性表现并不一致.抗病性分析发现,供试品种均抗条纹病毒;抗虫性分析发现,镇稻88等4个品种表现为较弱的抗虫性,其余品种均表现为无抗虫性.表明:供试抗病品种对水稻条纹叶枯病表现的抗性主要来源于对条纹病毒的抗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