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1篇
  3篇
综合类   12篇
农作物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水稻育秧基质为材料,通过对底铺同基质不同厚度(1.0、1.5、2.0 cm)及不同盖籽土(专用基质、稻田营养土)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机插稻应用专用基质育秧,底铺同基质育秧的厚度以基质底铺1.5 cm厚为宜;专用育秧基质和稻田营养土均可用作盖籽土,育秧既安全、便捷,又不影响机插质量,同时也较为经济可行。  相似文献   
2.
金坛市水稻高产创建工作成效及措施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介绍了金坛市水稻高产创建工作的成效及措施,总结了其经验,并提出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水稻育秧基质生产与使用环节适宜水分的确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水稻育秧基质在生产加工、播种作业环节的效率,进行科学堆贮,以一种水稻育秧基质产品为材料,研究其在生产加工、堆贮和机械化流水线播种3个环节的适宜水分指标。结果表明,供试基质满足粉碎过筛工艺要求的水分上限为32.0%,满足堆贮50 d不结硬块要求的水分上限为32.0%,适宜机械化流水线播种作业的水分范围为28.0%~32.0%,以提高作业效率为目标,出厂产品水分以控制在28.0%~32.0%为宜。  相似文献   
4.
有机无机复混肥运筹对机插稻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机插稻为材料,探讨纯化肥模式(全程3次施肥,基肥、分蘖肥与穗肥)与两种有机无机复混肥施肥模式,即全程两次施肥模式(基施有机无机复混肥,穗肥追施化肥)与全程3次施肥模式(基施有机无机复混肥,促花肥、保花肥追施化肥)对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无机复混肥施肥模式尤其是全程3次施肥模式较纯化肥模式,不仅提高了水稻开花后20 d冠层倒二叶与倒三叶SPAD值,而且显著增加了冠层上3叶总叶面积。有机无机复混肥运筹模式限制了开花前干物质累积,但促进开花后生物量快速增加,到收获时3种施肥模式干物质累积量趋于一致。尽管有机无机复混肥模式较纯化肥模式降低了千粒重,但更大程度上增加了实粒数。最终产量以有机无机复混肥全程3次施肥模式最高,分别比有机无机复混肥全程两次施肥模式与纯化肥模式高出7.5%和6.0%。因此,有机无机复混肥作基肥全程两次施肥模式可代替常规纯化肥3次施肥模式,同时,把穗肥分为促花肥和保花肥两次施用,则显著提高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5.
以水稻育秧基质为材料,进行了底铺同种基质不同厚度(1.0 cm、1.5 cm、2.0 cm)及利用不同盖籽土(专用基质、稻田营养土)对秧苗素质及机插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机插稻应用专用基质育秧,底铺同种基质、厚度以1.5 c m为宜;专用育秧基质和稻田营养土均可用作盖籽土,育秧既安全、便捷,又不影响机插质量,同时也较为经济可行。  相似文献   
6.
为满足水稻机械化育秧的目标要求,规范基于微喷灌硬盘基质育秧条件下,机插水稻标准化育秧作业、育秧操作流程、秧苗的苗期管理、壮秧标准等,特制定本规程。  相似文献   
7.
水稻主茎出叶动态模拟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水稻主茎各叶片出伸与有效积温的关系,建立水稻主茎出叶与有效积温关系的动态模拟模型。【方法】选用16个水稻品种分别在云南丽江、江苏南京两个生态地区进行播期试验,观察主茎各叶片出伸与有效积温的定量关系。【结果】主茎叶片出伸所需有效积温与叶位的关系总体随叶位的上升而增加,且在整个叶龄进程中出现两个拐点,第一个拐点出现在第3叶龄期,第二个拐点出现在第N-n-2叶龄期。据此,对叶龄进程进行分段模拟,建立叶龄模型。利用不同环境下播期试验的出叶动态数据对模型进行检验,不同类型品种模拟叶龄与实测叶龄的根均方差(RMSE)都小于0.1。【结论】以各叶位叶片出伸与有效积温的关系建立的叶龄分段函数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穗肥施量对水稻植株形态、群体生态及穗叶温度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2个籼、粳稻品种为材料,设置高、中、低3个穗肥处理,以空白为对照,构建不同的群体结构,研究穗肥施量对植株形态和群体生态及穗叶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穗肥施量对穗长、穗弯曲度、叶长和叶角有明显影响;不同穗肥处理群体内部温度、湿度、光照强度和CO2浓度等微气象因子具有一定差异,中肥处理具有良好的群体微气象环境;此外,中肥处理群体具有适宜的LAI、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冠层温度较低;施肥水平显著影响植株器官的温度,穗叶的温度随穗肥施量的增加而降低,中肥与高肥处理植株穗叶的温度差异不显著,但与低肥和空白处理差异显著。研究结果说明通过优化田间管理如合理的施肥来构建良好的群体,对降低植株穗叶和冠层温度以提高水稻抗热害能力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为了进一步促进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新技术的信息化,使其便于推广应用,在总结和提炼水稻定量栽培理论与技术成果的基础上,运用系统学方法和面向对象设计思想,采用数据库技术,集成水稻生育进程、群体指标、栽培管理和叶色诊断等方面的知识模型,建立了具有时空适应性的水稻设计栽培系统。该系统实现了针对不同生态环境和不同种植方式的目标产量结构、生育进程、群体质量指标,以及密度、施肥、灌溉等农艺措施的设计,并具有输入简便、输出模式多样、易用性强等特点。用多年多点的数据对系统进行验证,按系统设计方案实施后的田间水稻产量和生长发育指标与设计值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0.
为了建立基于同伸关系的水稻叶面积模拟模型,为虚拟植物的构建提供支撑,在盆栽条件下,以常规粳稻南粳44和杂交籼稻II优107为材料,设置不同施氮量处理并进行定株测量,分析了分蘖叶片叶长、叶宽与同伸主茎叶片叶长、叶宽的定量关系及其对氮素的响应。结果表明,同龄分蘖的同伸叶片具有相近的叶片大小,叶长宽比主要与叶片在分蘖上的叶位有关,而与分蘖的位置关系不密切;分蘖叶片与主茎同伸叶片的叶长宽比随叶片在分蘖上的叶位的提高而增大,约在叶位达到7时,叶长宽比达到1,这一关系可以用分段函数来描述,氮肥和品种对这一关系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