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间(套)作对棉田病虫害的防控效应及其风险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棉花是病虫害发生最为严重的大田作物之一,近年来基于棉田间作套种的棉花病虫害生态治理成为研究的热点。合理的间作套种可以通过改变农田的生态结构和环境条件,提高天敌的种群数量,降低或抑制害虫的种群密度,进而起到有效控制病虫害的作用,是棉花病虫害防控的一条重要途径。同时,棉田间作套种控制病虫害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合理的间作套种更是存在提高用工投入、增加病虫防治难度、加重病虫为害等多种风险。评述了棉田间作套种对防控棉花病虫害的效应及其机制,总结提出了棉田间作套种存在的风险和防控途径,对今后应用间作套种生态治理棉花病虫害的前景和研究方向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紫花苜蓿不同种植布局对苹果园主要害虫的影响,在山东省沂水县苹果园设置紫花苜蓿逐行、隔一行和隔两行种植布局方式,以自然生草区为对照,于2017年4—10月系统调查了树上害虫的发生动态。结果表明,园内害虫绣线菊蚜数量最多,其次是卷叶蛾、食叶害虫和金纹细蛾;紫花苜蓿逐行种植区绣线菊蚜和卷叶蛾的数量最少,隔一行种植区食叶害虫数量最少,金纹细蛾在逐行种植区数量略多于其它生草区。苹果园种植紫花苜蓿可以有效控制害虫的发生量,总体上,种植布局越紧凑对害虫的控制效果越显著。  相似文献   
4.
多蜜源植物组合生草模式可形成较长花期,对果园害虫群落动态造成显著影响。为探明不同生草模式对苹果园主要害虫的影响,本研究在自然生草的基础上,适当种植紫花苜蓿、长柔毛野豌豆、孔雀草、万寿菊等显花植物。结果表明:试验苹果园中害虫主要有绣线菊蚜和金纹细蛾,绣线菊蚜为优势种;组合生草区害虫显著少于自然生草区; 2018年紫花苜蓿+长柔毛野豌豆+孔雀草+万寿菊+自然生草多蜜源植物的组合生草区害虫总量比2017年紫花苜蓿+长柔毛野豌豆+自然生草的组合生草区减少12. 22%。说明增加蜜源植物的组合生草模式对苹果害虫有显著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5.
6.
多蜜源植物组合生草模式可形成较长花期,对果园天敌群落动态造成显著影响。为探讨不同生草方式对苹果园主要天敌的影响,本研究在自然生草基础上,适当种植紫花苜蓿、长柔毛野豌豆、孔雀草、万寿菊等显花植物。调查结果表明:苹果园主要天敌有龟纹瓢虫、异色瓢虫、中华通草蛉、食蚜蝇、小花蝽等,2018年组合生草区树冠上天敌总量较2017年增加43.96%,生草中天敌总量增加16.89%。说明增加蜜源植物的组合生草模式对繁育天敌、控制害虫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桃园后期主要害虫及天敌的发生情况,于2019年10月对山东省部分地区13个管理情况不同的桃园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桃园后期的主要害虫种类为蚜虫、叶蝉、潜叶蛾,天敌种类主要为瓢虫、草蛉、蜘蛛、寄生蜂、食蚜蝇。与清耕桃园比较,生草桃园的害虫发生危害明显较轻,天敌数量较多;使用低毒杀虫剂的桃园害虫发生数量少于喷施广谱性杀虫剂的桃园,天敌数量明显增加;生草桃园和使用低毒杀虫剂的桃园益害比明显较高,除曲阜东岭村桃园的益害比低至1∶104.6,其他桃园的益害比均高于1∶21,处于较高水平。从调查结果可以得出,在桃园采用生草技术并使用低毒杀虫剂可以有效控制桃园后期害虫危害,增加越冬天敌的数量。  相似文献   
8.
"一懂两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当前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形势下,对三农工作队伍提出新的目标要求,也是植物化学保护课程思政教育的目标.围绕"一懂两爱"的教学目标,课程组探索了植物化学保护学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构建了课程思政的教育框架,基于课程思政目标改进教学方法,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育之中.该举措对于提升学生学农、爱农、践农起到了积极作用,实现了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9.
反-β-法尼烯对菜蚜及瓢虫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讨蚜虫报警信息素反-β-法尼烯(E-β-farnesene,EβF)对菜蚜的控制作用,用地统计学方法分析了大白菜田释放EβF后,菜蚜及其主要天敌瓢虫的空间分布格局的变化。不同调查时期菜蚜种群半方差函数拟合模型表明,菜蚜在EβF释放田和对照田均呈聚集分布。释放EβF 42 d后,对照田菜蚜种群高密度聚集区在对照田中部出现,而EβF释放田在距离中心释放点约6 m范围内没有菜蚜种群高密度聚集区出现。在对照田和EβF释放田,瓢虫在空间范围和数量上均表现出对菜蚜的跟随作用,在EβF释放田离释放点5~6 m范围内瓢虫出现的频率高。说明EβF释放后尽管不能改变菜蚜的聚集分布模式,但可以通过吸引天敌瓢虫来抑制6 m范围内菜蚜的种群增长。  相似文献   
10.
种植无膜棉能够减少生产投入,避免残膜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具有很高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本研究为筛选适宜黄河下游冲积平原地区种植的无膜棉品种,选取地处黄河下游冲积平原的德州市齐河县为试验点,测定了10个棉花品种的苗期生长指标,并比较各品种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差异。结果表明,鲁棉研24、鲁棉研28和鲁棉研37出苗率均为83.33%,棉苗根长、株高及干物质质量均表现出较高水平,成株后铃重分别为5.87 g、5.82 g和5.92 g,衣分分别为41.07%、41.15%和40.27%,皮棉产量分别为1 429.51 kg/hm2、1 407.55 kg/hm2和1 496.20 kg/hm2,均优于其他品种。本研究分析确定鲁棉研24、鲁棉研28和鲁棉研37适宜在黄河下游冲积平原地区进行无膜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