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1篇
农学   61篇
  8篇
综合类   71篇
农作物   57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间(套)作对棉田病虫害的防控效应及其风险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棉花是病虫害发生最为严重的大田作物之一,近年来基于棉田间作套种的棉花病虫害生态治理成为研究的热点。合理的间作套种可以通过改变农田的生态结构和环境条件,提高天敌的种群数量,降低或抑制害虫的种群密度,进而起到有效控制病虫害的作用,是棉花病虫害防控的一条重要途径。同时,棉田间作套种控制病虫害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合理的间作套种更是存在提高用工投入、增加病虫防治难度、加重病虫为害等多种风险。评述了棉田间作套种对防控棉花病虫害的效应及其机制,总结提出了棉田间作套种存在的风险和防控途径,对今后应用间作套种生态治理棉花病虫害的前景和研究方向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黄河三角洲无膜短季棉轻简化绿色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短季棉是指生育期短、生长发育进程快、开花结铃集中、晚播早熟的棉花品种类型。近年来,我国短季棉育种取得巨大成就,育成的短季棉品种不仅早熟、丰产和抗逆,而且衣分和纤维品质也得到显著改善,较好地解决了早期短季棉品种存在的衣分低、品质差等缺点。中棉所50、中棉所67、新陆早42号、鲁棉532等短季棉品种的衣分可达38%,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28 mm,断裂比强度≥28 cN·  相似文献   
3.
鲁西南麦套杂交棉适宜种植密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种植密度是棉花群体形成的基础,对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皆有重要影响。为探明鲁西南麦棉套作条件下杂交棉的适宜种植密度,于2009年在山东省嘉祥县设计3.0、4.0.5.0.6.0.7.0株/m25个密度处理,研究了种植密度对套作棉花果枝数、果节数、产量、产量构成因素以及经济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棉花单株果枝数、果节数以及产量构成因素皆有显著影响,密度在4.0株/m2时棉花产量构成因素比较协调,经济系数合理,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较高,可作为麦套杂交棉的适宜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棉花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和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山东是全国产棉和用棉大省。受用工多、植棉比较效益低等因素的影响,近年山东省棉花生产呈持续下滑态势,但棉纺织业却基本保持了较稳定的增长。简要总结了山东省棉花产业现状,分析了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限制因素,提出了山东棉花产业健康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5.
花铃期淹水对棉花生长、生理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以陆地棉(Gossipium hirsutum L.)品种K638为材料,在自动遮雨棚内研究了花铃期淹水8 d和10 d对棉花生长、生理和产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淹水的对照相比,淹水8 d、10 d的棉花产量降低了23.5%, 26.5%,单株干物质质量和叶面积分别降低了15.5%, 19.4%和22.6%, 36.1%,单株结铃数和铃重分别降低了26.3%, 28.8%和9.5%,9.9%,脱落率和烂铃率分别提高了11.1%, 12.7%和66.7%,111.1%,叶片光合速率降低了11.6%, 17.2%,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a/b的值分别减少了13.5%, 25.0%和3.3%, 8.5%;可溶性糖含量和MDA含量分别升高了3.4%, 8.5%和9.7%, 12.9%;可溶性蛋白和Bt蛋白含量分别减少了6.4%, 10.3%和8.7%, 14.1%。可见,淹水显著影响了棉株的生长发育和生理代谢,导致减产;淹水时间越长,不利影响越大,减产幅度也越大。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主编的《中国棉花栽培学》(第3版)2013年3月由上海科技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这是我国棉花科学领域、生产领域和产业界的一项重大基础工程,值此出版发行之际,表示衷心祝贺! 我国有2000多年的植棉历史,是全球植棉历史悠久的国家之一,现已成为世界棉花生产大国、用棉大国和科技大国,为全球棉花生产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原棉供给和纺织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氮素形态对盐碱地棉苗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以鲁棉研28号为试验材料,利用嫁接建立的分根试验系统模拟盐分差异分布,研究了根区盐分差异分布和不同形态氮素(NH4+和NO3-)对棉苗生长和主要营养元素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根区盐分差异分布和氮素形态对棉花营养元素吸收及幼苗生长存在互作效应;根区盐分差异分布较均匀分布增强了棉株对主要营养元素(N、P、K、Ca、Mg、Fe、Mn、Cu和Zn)的吸收、降低了Na+含量、提高了叶片净光合速率(17.1%)并增加了棉株生物积累量(18.5%);NO3--N较NH4+-N处理显著促进了棉苗主要营养元素(N、P、K、Mg、Fe、Mn)的吸收及生物量积累;根区盐分差异分布下,施用NO3--N较NH4+-N提高了棉苗主要营养元素的吸收及叶片光合速率(13.5%)、降低了各器官的Na+含量并促进了棉苗的生物量积累(7.2%)。研究结论是盐分差异分布下,施NO3--N较NH4+-N更有利于棉花主要营养元素的吸收及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8.
种植密度与留叶枝对棉花产量和早熟性的互作效应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为实现合理密植与叶枝利用的有机结合,研究了种植密度与整枝对棉花产量和早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和整枝对棉花产量有显著的互作效应。去叶枝情况下,以低密度(3.00株.m-2)的产量最低,中高密度(5.25~7.50株.m-2)的产量较高;留叶枝条件下,以中低密度(3.00~5.25株.m-2)的产量较高,高密度(7.50~9.75株.m-2)的产量较低。去叶枝条件下,中密度(5.25株.m-2)比低密度皮棉增产9.7%,而留叶枝条件下,低密度与中密度的产量相当,比高密度(9.75株.m-2)增产15.3%。密度与留叶枝可以单独或协同影响生物产量、经济系数和产量结构,对皮棉产量有显著的互作效应。低密度条件下保留叶枝似可弥补密度不足引起的产量损失,而中、高密度条件下,去叶枝仍有益处。  相似文献   
9.
棉花盐害的控制技术及其机理   总被引:23,自引:5,他引:18  
棉花是耐盐作物,但土壤耕层中积累过多的盐离子会通过离子毒害、渗透胁迫和引起营养失衡等机制导致盐害。控制棉花盐害的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提高棉花自身的耐盐性,另一方面是躲避或减轻盐胁迫。本文评述了提高棉花耐盐性和躲避或减轻盐胁迫的途径、原理和方法,提出在工程措施改良盐碱地的基础上,综合运用适宜品种、水肥运筹、种子处理及地膜覆盖和诱导根区盐分差异分布等农艺措施是现阶段控制盐碱地棉花盐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不同类型抗虫棉品种的产量表现和氮素营养效率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7个转Bt(Bacillus thuringiensis)基因抗虫棉(Gossypium hirsutumL)品种(美国品种33B,国产常规棉鲁棉研21、22、28、29,国产杂交棉鲁棉研15和25)为材料,分别在临清和东营种植,比较研究了它们的产量表现和营养效率。结果表明,国产常规抗虫棉品种平均比美国品种33B增产12.5%(临清)和28.3%(东营),抗虫杂交棉则比常规棉增产9.7%。早发型棉花品种(鲁棉研21和29)每生产100 kg皮棉所吸收的氮素量比后发型品种(鲁棉研22和28)少13.9%,营养效率系数高20.4%;杂交种(鲁棉研15和25)每生产100 kg皮棉所吸收的氮素量比常规种少13.8%,营养效率系数高16.8%。早发型棉花品种的氮素营养效率高于后发型,杂交种的氮素营养效率高于常规种。选用棉花杂交种或早熟、高产、经济系数高的常规种,创造正常的棉花熟相是提高氮素营养效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