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了对引进的杂交玉米新品种进行综合比较,鉴定其在临汾市自然生产条件下的适应性、抗逆性和丰产性,完善其配套栽培技术,工作人员在2014年选取了13个品种进行了玉米新品种综合比较试验,最终从参试品种中筛选出适宜当地推广的优良品种,为今后推广玉米新品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对品种审定改为品种登记的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实施品种审定管理工作,到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管理条例》颁布实施,确立品种审定制度。在长期实践过程中,品种审定制度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生产上使用的品种基本上都是通过区试审定的品种,保证了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和健康地发展。但随着种子事业的发展,种子育、繁、推一体化和市场化的进程,种子作为商品,已进入市场,品种审定制度与市场经济发展的某些不相适应的地方逐渐显露出来。为此,笔者特提出建立品种登记制度的初步设想,与同仁商榷。  相似文献   
3.
分析在新形势下种子管理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理顺种子管理站与农业综合执法大队、种子公司(与管理站分开的)、民营种子企业等关系,增加品种权保护、技术培训、信息服务三项工作内容.创新市场、质量、品种三个管理。  相似文献   
4.
解爱云 《种子科技》2003,21(3):166-167
杂交玉米种子纯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种子质量。我国加入WTO后,种子市场竞争加剧,种子企业只有用高质量的种子才能占领市场,求得发展。笔者根据实践经验就如何提高玉米杂交种纯度提出以下技术措施,供参考。1安全隔离1.1选择基地选择生产条件好,集中连片便于管理,村、社班子过硬,技术力量及组织领导较强,农民制种积极性高的地方为制种基地。1.2隔离要求玉米杂交制种区空间隔离距离不少于300m。在多风地区,特别是当隔离区处在其它玉米的下风头时,隔离距离还应适当加大。最好不要利用小树林、村落等自然屏障作隔离区。2选好亲本,规格播种亲本种…  相似文献   
5.
<正>1野生麦的形成途径1.1小麦分离退化野生麦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由小麦生物特性和生态条件限制引起的分离退化而产生,因此其生物特性具有明显的野生性。在连作麦田这种现象发生更为普遍,其他茬口麦田较少。连作麦田多年种植小麦,一些野生麦种子成熟后掉落田间,其发生量逐年积累,出现连作麦田野生麦丛生现象,如不加以防治,会与繁殖品种争肥争水争空间,影响种子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6.
浅谈提高种子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爱云 《种子科技》2006,24(6):30-30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实施以来,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都加大了种子行政执法力度。执法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种子行政执法的成效,关系到能否有效履行法律、法规、规章赋予的职责,能否树立农业行政执法部门的权威形象。目前,面对错综复杂的种子执法工作,要保证执法公平、公正、廉洁、高效,必须提高种子行政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7.
文章分析了临汾市优质专用小麦品种利用现状和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按区域利用现有优质专用品种、积极外引品种、加强育种、建立基地等发展优质专用小麦生产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根据目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面临的难点,结合实际,提出了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监管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在市场经济形势下,品种审定制度的不适应和存在的问题,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和国外经验,提出了品种登记制度及具体的实施办法。  相似文献   
10.
<正>1提高认识是搞好种子监管的前提种子是特殊的不可替代的农业生产资料,是有生命力的特殊商品,是农业发展的基础。加强种子执法监管,必须提高思想认识,必须实施品种、质量、市场、标签等四大监管,还要进一步完善各项制度为农业安全用种作保障。种子是具有生命的特殊商品,种子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民群众的生产和收入,关系到农村社会的和谐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颁布实施以来,种子行业垄断经营的格局被打破,种子市场主体日益增多,新品种层出不穷,这给种子监管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