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4篇
畜牧兽医   6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西瓜嗜酸菌(Acidovorax citrulli)引起的瓜类果斑病,是危害西瓜和甜瓜等葫芦科作物的一种典型的种传细菌性病害。已有文章报道西瓜嗜酸菌在铜离子诱导下可进入“有活力但不可培养”(viable but non-culturable,VBNC)状态,并在适当条件下复苏,成为生产中潜在的病害初侵染来源。本文结合实际生产中的种子温汤浸种和低温储藏等条件,分别设定了50℃、55℃高温和4℃低温对西瓜嗜酸菌AAC00-1进行处理,通过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和平板培养法分别检测菌体活性和可培养性。结果显示,不适宜的温度条件能够诱导西瓜嗜酸菌AAC00-1进入VBNC状态,其中55℃高温20和30 min的两个处理,所有活菌均进入VBNC状态。将处理后的AAC00-1接种西瓜子叶,接种植株未表现出果斑病症状,且不能从接种部位分离得到可培养菌体。表明本诱导条件下的VBNC状态A. citrulli菌体不能通过短时间活体接种复苏。本研究分析了西瓜嗜酸菌在不适宜温度条件下进入VBNC状态的能力,为解析病害可能的初侵染来源提供了理论依据,对葫芦科作物果斑病防控具有重要的生产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树木腐烂病在新疆主林果种植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近年呈加重趋势。本研究在调查了新疆阿克苏、和田、伊犁、喀什和库尔勒等地区苹果树、核桃树和杨树3种林果腐烂病田间发病情况的基础上,重点对14个样本点的样品进行病原物的分离与鉴定。结果表明,各样本点3种林果均有不同程度的腐烂病发生,分离鉴定结果为引起苹果树腐烂病病原菌主要为Valsa mali var. mali(分离频率为64.5%),其次是V. mali var. pyri(25.8%)、V. malicola(3.2%)和V. nivea(6.5%);引起核桃树和杨树腐烂病病原菌为V. sordida(分离频率为83.3%和96%)和V. nivea(分离频率为16.7%和4%)。离体枝条及苹果果实上的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3种林果上分离得到的病原菌均能感染原寄主。引起新疆部分地区苹果树腐烂病的主要病原菌是Valsa mali var. mali,核桃树和杨树腐烂病的主要病原菌是V. sordida。同时,基于实际生产中存在感病枯死杨树枝干作为苹果园、核桃园树体支撑木的现象,推测3种林果腐烂病菌间可能存在交叉感染的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3.
空心莲子草化感效应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李洁  蒋娜  范雪涛  马丹炜  邹玉辉 《种子》2007,26(12):32-35
测定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 Griseb)地上部和地下部水浸提液对小麦和油菜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一些生理过程的影响,研究空心莲子草的化感作用及其机理。结果显示,空心莲子草水浸提液对小麦种子萌发过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延迟发芽,而对最终萌发率影响不大;在油菜种子的萌发过程中,高浓度的水浸提液延迟了种子发芽,同时影响最终萌发率;在低浓度空心莲子草水浸提液的影响下,小麦幼苗植株生长增加,高浓度地下部分水浸提液则抑制了小麦幼苗根和苗的生长;在油菜幼苗的生长过程中,空心莲子草水浸提液均抑制了油菜幼苗的生长;另外,空心莲子草水浸提液处理过程中,小麦和油菜体内的超氧化物歧酶(SOD)活性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有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4.
中草药苦参碱水剂动物毒理学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草药苦参碱水剂对动物体表喷淋或洗浴,可有效杀灭体表寄生虫,且对动物饮食、精神等没有影响.为了进一步验证该药剂对动物的毒理学作用,笔者等进行了该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有活力但不可培养状态(Viable But Non-Culturable,VBNC)被认为是细菌对不良环境条件的一种抗逆反应,包括5种植物病原细菌在内的数十种细菌已报道具有VBNC状态。这种特定的生理状态已经导致细菌学研究中一些方法的探索和改进,对基于分离培养的植物病原细菌学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对已经报道VBNC状态的植物病原细菌进行了综述,介绍了VBNC状态细菌的诱导因素、恢复条件、致病性、检测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对未来植物病原细菌的VBNC研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捻转血矛线虫病是羊常见的寄生虫病。某场羊出现精神不振,食欲下降,被毛粗乱,贫血,消瘦,颈下、胸前水肿等症状,通过发病情况调查、临床症状观察、剖检和进行虫种鉴定,确诊为羊的捻转血矛线虫病。通过皮下注射1%阿维菌素,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是对中国境内除汉族以外的各兄弟民族文学的总称。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这使得中国文学史在很大程度上仅仅是汉族文学史。其实,少数民族文学不但是中国文学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且在神话、史诗、叙事长诗等方面的成就,可以视为对汉族文学的必要补充。  相似文献   
8.
灰毡毛忍冬愈伤组织诱导和增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灰毡毛忍冬茎段和叶片接种在MS培养基中,并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生长素2,4-D,6-BA,NAA,以此探讨茎段和叶片2种外植体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组合中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增殖情况。结果表明:叶片诱导愈伤组织的效果比茎段好,并且叶片和茎段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均为MS 2,4-D 1.0 mg/L 6-BA 0.5 mg/L,愈伤组织增殖培养的最佳培养基为MS 6-BA1.5 mg/L NAA 0.5 mg/L。  相似文献   
9.
 长喙壳属真菌(Ceratocystis spp.)是一类重要的土传植物病原真菌,可危害多种作物。由于技术方法的限制,对于土壤样品中该病原菌的分离比较困难。本研究通过比较以胡萝卜、马铃薯、甘薯作为诱导富集载体对土壤中长喙壳属真菌的富集分离效果,确定了胡萝卜为最优诱导富集载体。进一步通过对胡萝卜片厚度、土壤相对湿度、培养温度、光照条件、保湿方式等培养条件的优化,建立了从土壤中分离长喙壳属真菌的有效方法,具体为:以厚度为3~5 mm的胡萝卜片作为诱导富集载体;土壤样品相对含水量为10%~30%;12 h光暗交替或24 h黑暗;在22℃~26℃条件下不保湿进行培养,8 d后可从携带最低数量为10个孢子/g的土壤样品中分离到靶标菌。采用该方法,对采自新疆、河南、湖南、云南等地共计108份自然或耕作土壤样品进行了分离,结果表明从采自云南蒙自市、临沧市的45份土壤样品中均分离获得了长喙壳属真菌。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所需仪器设备简单、灵敏度较高、成本低和高通量等特点,适用于田间调查,可对样本量较大的土壤样品进行快速及时分离,以获得不同土壤生境中的长喙壳属真菌分离物。  相似文献   
10.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抑制法, 测定了14种杀菌剂单剂及基于单剂筛选结果的二元复配剂对红枣黑斑病菌Alternaria tenuissima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 以此评价防治红枣黑斑病的杀菌剂和复配药剂的效果。结果表明, 咯菌腈和嘧菌环胺对靶标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最佳, 其EC50分别为0.091 3和0.099 8 μg/mL; 吡唑醚菌酯和啶酰菌胺对病菌孢子萌发抑制效果最佳, 其EC50分别为0.015 3和0.293 4 μg/mL。吡唑醚菌酯与戊唑醇按照8∶2和3∶7(w/w)的比例进行复配, 对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表现出相加作用, 其SR值分别为1.124 5和0.916 9; 两者以5∶5和3∶7(w/w)的比例进行复配, 对孢子萌发的抑制表现出相加作用, 其SR值分别为1.164 6和0.901 0。吡唑醚菌酯、啶酰菌胺、咯菌腈、嘧菌环胺和异菌脲等对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均有抑制效果; 吡唑醚菌酯与戊唑醇3∶7(w/w)复配对病菌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均表现出相加作用。上述结果为红枣黑斑病防治药剂的开发和后续田间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