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9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苑学  孙国权  逢晓阳  刘国文  王哲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390-15392,15394
[目的]构建反刍月形单胞菌乙酸生成的缺陷株并分析其发酵特性。[方法]应用转座子标签法,通过转座子供体菌E.coliS17-1/pZJ25∷Tn5对受体菌反刍月形单胞菌进行转座子诱变,采用含卡那霉素和氟乙酸纳的选择性培养基筛选接合子。[结果]共筛选出稳定的对卡那霉素和氟乙酸具有抗性的转座工程菌7株。对反刍月形单胞菌的突变株进行16S rRNA鉴定和Tn5的PCR鉴定,及乙酸激酶(AK)和磷酸乙酰转移酶(PTA)酶比活力分析,确定突变株属于pta基因缺失型氟乙酸抗性菌株。[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反刍兽瘤胃微生物乙酸的细胞代谢网络和调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旱作绿豆优化施肥对产量及生物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采用“311—B”二次回归优化设计,以氮、磷、钾肥为主要探讨因子进行田间试验,建立了绿豆优化施肥模型,根据模型得最高产量施肥量为:尿素48.88㎏/hm2、过磷酸钙164.85㎏/hm2、硫酸钾60.43㎏/hm2,此时产量为1321.85㎏。并对氮、磷、钾单因素效应及交互作用作了具体剖析。同时分析了施肥对株高、茎粗、千粒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生物传感器技术是现代生物学、化学、医学、材料学和电子学等多学科交叉结合的产物,是现代生物技术的一种先进检测与监控方法。生物传感器具有选择性强、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成本低、无污染、不受批量限制等特点,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医学临床检验、临床用药筛选、环境监测、食品卫生安全、军用战剂检测等方面。生物传感器在临床兽医学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剖宫产术后应用静脉自控镇痛(PCIA)对产妇身心的影响.方法 选择剖宫产产妇278例,按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39例.观察组应用PCIA,对照组应用传统镇痛,比较两组产妇术后疼痛情况、第1次排气时间、第1次排尿时间、产后阴道出血、泌乳始动时间.结果 观察组产妇术后疼痛明显减轻,无例剧烈疼痛,对照组有10例剧烈疼痛,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1次排气时间:观察组为(18.79±7.96)h,对照组为(23.65±8.01)h;第1次排尿时间:观察组为(4.08 ±1.78)h,对照组为(6.51±1.59)h,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产后阴道出血、泌乳始动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应用PCIA,镇痛效果确切,有利于产妇身心恢复.  相似文献   
5.
猪痢疾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对猪痢疾的流行特点、传播途径、防治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6.
奶牛瘤胃埃氏巨型球菌的分离鉴定及对乳酸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取健康奶牛瘤胃液,通过韦荣球菌科的特异性培养基分离得到了瘤胃厌氧菌株.该菌株是革兰氏阴性球菌,不能发酵大多数的碳水化合物和多元醇,但能发酵葡萄糖和果糖,不液化明胶,亦不能从硝酸盐生成亚硝酸盐,但能从半胱氨酸产生H2S,经形态学和生化反应特性分析初步鉴定为埃氏巨型球菌.通过细菌遗传学鉴定法16SrDNA PCR法,获得了527 bp的基因片段,测序分析证明与已报道的埃氏巨型球菌16S rDNA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可达98%;进一步确定所分离到的菌株为埃氏巨型球菌.同时观测了埃氏巨型球菌在体内、体外环境下对乳酸降解和挥发性脂肪酸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其能显著降低瘤胃液内乳酸的浓度,同时提高乙酸、丙酸、丁酸的浓度,且在一定时间范围内降低了乙酸与丙酸的物质的量比.上述结果为进一步研究瘤胃乳酸发酵调控提供了理论和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7.
埃氏巨型球菌是奶牛瘤胃中的一种优势菌。本研究运用瘤胃微生态理论,结合埃氏巨型球菌能利用乳酸发酵产生丙酸的特点,初步研究埃氏巨型球菌(H6)及其乙酸生成关键酶基因缺失工程菌(TnH6)体外发酵特性。经健康羊瘤胃液体外连续培养结果表明,埃氏巨型球菌及其乙酸生成关键酶基因缺失工程菌均能利用乳酸生成VFA,发酵生成的VFA以丙酸为主,发酵类型倾向于丙酸型,但工程菌生成乙酸的能力明显降低,尽管丙酸生成能力有所下降,但显著降低了乙酸与丙酸的比例,从而为调控瘤胃乳酸发酵和利用H6、TnH6防治奶牛亚临床性瘤胃乳酸酸中毒提供了理论和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8.
牛瘤胃液中链球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牛瘤胃中,牛链球菌的数量和发酵类型直接影响瘤胃的正常生理活动,同时牛链球菌发酵产生的乳酸和其内存在的各种酶在实际的工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价值。本试验从新采集的牛瘤胃液中分离得到菌株,用微量生化反应管和16S rRNA技术分别对菌株的生化及遗传特性进行鉴定,结合革兰氏染色和形态学观察结果判定所分离的菌株即为牛链球菌,为更好地研究和改造该菌奠定了理论和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9.
比较分析了手术致小尾寒羊皱胃左方变位动物模型造模前后皱胃B超声像图的变化情况,旨在为B超诊断反刍动物皱胃左方变位提供依据。将6只体型相近的成年雌性小尾寒羊,随机分为Ⅰ、Ⅱ组,每组3只羊,用配备5.0MHz线型探头的B超仪对2组羊皱胃进行探查,记录皱胃可探查区域及声像图特征,随后通过手术对Ⅰ组羊进行轻度皱胃左方移位,Ⅱ组羊进行重度皱胃左方移位,术后每2d对实验羊的皱胃位置进行1次B超探测,持续15d,记录各次探查结果。结果显示,手术前各实验羊均可在剑状突后腹中线及近腹中线区域探测到皱胃,声像图中皱胃壁较难分辨,但皱胃内可明显看到其内容物产生的不均一回声点或回声块,不时可看到产弱回声的皱胃皱襞;术后,2组羊在皱胃固定点附近区域都可探查到皱胃嵌于腹壁与瘤胃之间的声像图,皱胃可与周围器官明显区别开,Ⅱ组羊还可在腹腔左侧壁探查到幽门;15d的观察期内除Ⅱ组中一羊皱胃自发复位外,2组羊皱胃位置在固定点附近无太大变化,Ⅰ组羊皱胃声像图没变化,Ⅱ组羊嵌留于瘤胃与腹壁之间的皱胃厚度增加。结果表明,在B超探查中小尾寒羊皱胃声像图特征明显,在皱胃变位后能与相邻组织器官区别,B超仪具有诊断反刍动物皱胃变位疾病的潜力。  相似文献   
10.
呕吐是奶牛疾病中的一种重要临床症状,作者阐述了奶牛呕吐的病因、诊断要点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