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8篇
农学   48篇
基础科学   1篇
  3篇
综合类   44篇
农作物   4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以节水抗旱稻品种‘旱优73’和‘沪旱15’为材料,使用不同引发剂[VC(50μg/L)、蒸馏水(H_2O)、Ca Cl2(1 110μg/L)、KCl(2 074μg/L)、KT(25μg/L)、NAA(25μg/L)和SA(50μg/L)]进行处理,研究水分胁迫下不同引发处理对节水抗旱稻种子发芽势、发芽率、苗高和最大根长的影响,并选取引发效果最好的处理进行大田验证,调查基本苗及产量构成因子,计算群体变异系数。结果表明:在水分胁迫条件下,经过引发处理的种子发芽势、发芽率、苗高和最大根长均显著高于未进行引发的处理。其中,KCl(2 074μg/L)引发处理的种子发芽势、苗高和最大根长显著高于其他引发处理。大田验证表明:经KCl(2 074μg/L)引发处理后,‘沪旱15’和‘旱优73’两个品种的基本苗分别增加11. 38%和9. 7%,穗数分别增加6. 08%和4. 16%,实际产量分别增加8. 93%和9. 19%。可见,种子引发处理能显著提高旱作条件下节水抗旱稻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显著增加基本苗和穗数,降低苗高、最大根长、基本苗和穗数的变异系数,提高群体的均衡性,最终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沪旱3号'为抗旱性供体亲本与‘寒丰B'杂交结合连续回交,分离世代分别在水分胁迫条件下进行抗旱性筛选,并在水田条件下进行产量性状选择,育成粳型节水抗旱保持系‘沪旱2B'和不育系‘沪旱2A'。  相似文献   
3.
莴苣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根据植物新品种特异性(Distinctness)、一致性(Uniformity)和稳定性(Stability)(简称DUS)测试的原理和技术,本文详细地论述了莴苣DUS测试指南的适用对象、测试性状的选择与确定、性状分级与标准品种的选用和DUS判定标准。莴苣DUS测试指南的制订对促进中国植物新品种保护事业的发展,提高中国在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领域的地位等均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杂交旱稻保持系沪旱1B柱头外露率的QTL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利用沪旱1B/Ⅱ-32B杂交的F2群体,对水稻的柱头外露率性状进行了QTL分析,研究其遗传机制,以改良沪旱1B的柱头外露率.试验共检测到10个与柱头外露率有关的QTLs,分布在4条染色体上,加性效应起主要作用.检测到3个影响单边柱头外露率(PSES)的QTLs,分别位于3号、7号和9号染色体上,联合贡献率为21.44%;检测到2个影响双边柱头外露率(PDES)的QTLs,位于3号和9号染色体上,联合贡献率为15.98%;检测到5个影响总柱头外露率(PES)的QTLs,位于3,4,7,9号染色体上,其中3号染色体上有2个QTLs位点,总柱头外露率QTLs的单独贡献率在6.86%~9.73%之间,联合贡献率为39.42%.QTL上位性分析,检测到7对显著互作位点,解释了表型变异的67.39%,检测到的上位性效应主要以加性/加性互作效应为主,部分主效QTLs参与了互作.这些QTLs分子标记为改良沪旱1B的柱头外露率性状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水旱稻三交种的应用价值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稻野败不育系ZZA、旱稻野败不育系保持系沪旱1B和旱稻恢复系旱恢3号配制的一个水旱稻三交种(ZZA/沪旱1B//旱恢3号)和两个相应的单交种(ZZA/旱恢3号和沪旱1A/旱恢3号)为材料,进行田间性状调查,测定产量、抗旱性和稻米品质等指标。结果表明,三交种株高、叶绿素含量、穗长等性状与单交种的变异系数差异不显著,但群体抽穗历期延长;产量明显高于单交种,2006年比两单交种分别增产17.33%和25.63%,2007年比两单交种分别增产357%和11.71%;抗旱性增强,抗旱系数达51.21%,高于两单交种和亲本;主要稻米品质指标与两单交种差异不大。结果表明,水旱稻三交种可以拓展杂交稻的遗传基础,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马铃薯抗旱相关表型效应分析与抗旱指标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7个马铃薯品种为材料,大棚内采用随机裂区设计,进行干旱胁迫试验.把马铃薯各表型性状的抗旱系数作为评价各单项性状抗旱能力大小的指标,用主成分分析将各抗旱系数综合成4个新的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再利用隶属函数求出综合指标的隶属值.通过各马铃薯品种的隶属值求出各品种抗旱性度量值,再评价各马铃薯品种的抗旱性.本实验的干旱处理水平下,7个马铃薯品种抗旱性顺序为:甲帮洋芋>左力洋芋>宁蒗152>PI34>永德紫皮>宁蒗182>马尔科,甲帮洋芋是较为抗旱的马铃薯品种.  相似文献   
7.
粳型杂交稻旱优8号高产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旱优8号是BT型节水抗旱不育系沪旱2A与优质粳型恢复系湘晴配组而成的粳型杂交节水抗旱稻新组合,具有节水抗旱、高产优质、便于轻型栽培等特点,2010年4月通过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旱优8号亲本特性和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8.
利用不同实时定量PCR方法分析相对基因表达差异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余舜武  刘鸿艳  罗利军 《作物学报》2007,33(7):1214-1218
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分析目标基因转录本之间的表达差异,目前常用的分析实验数据的有绝对定量和相对定量方法。为了克服绝对定量方法的繁琐和简化相对定量的分析方法,分别利用2-ΔΔCT、2-ΔCT和标准曲线法对水稻OsRDB1基因在不同化学试剂和激素处理下的表达差异进行了分析,发现2-ΔΔCT必须引入标准的看家基因作为参考,计算方法繁琐,计算结果受扩增效率影响;而利用2-ΔCT和标准曲线法计算方便,节省定量PCR试剂,但其结果易受到RNA浓度测量准确率的影响,其中标准曲线法引入斜率消除扩增效率的影响,最能测得实际的原始拷贝数差异。  相似文献   
9.
以水稻珍汕97B和旱稻IRAT109杂交F9代重组自交系群体为材料,分别在水旱两种处理条件下,用近红外光谱回归模型预测群体的直链淀粉含量及粗蛋白含量。分析结果表明,两种处理条件下直链淀粉含量无显著差异,水分胁迫处理条件下粗蛋白含量显著降低。利用QTLMapper共检测到22个主效QTL和66对显著互作位点与直链淀粉含量和粗蛋白含量有关。主效QTL对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的联合贡献率在非胁迫条件下为35.34%和37.33%,在胁迫条件下分别为53.40%和58.10%;互作位点对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的联合贡献率在正常水分条件下分别为66.74%和57.49%,在胁迫条件下分别为48.65%和36.59%。  相似文献   
10.
简单、高效的抽提DNA是进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基础。选取三种不同海藻纲中的条斑紫菜、条浒苔、钝顶螺旋藻为材料,通过采用改良的CTAB法、LiCl法及试剂盒法抽提基因组DNA并进行比较,以找出适用于各种藻类DNA提取的快速有效方法。结果表明适当提高裂解液与样品比能有效降低材料中多糖与蛋白质、酚类等杂质,提高DNA纯度和得率。经过修改后,三种方法都能有效抽提DNA,其中试剂盒法省时,所得到的DNA纯度最高,但得率较低且成本高。CTAB法与LiCl法也均能得到高质量的DNA,但LiCl法相对而言更简捷有效。此外,抽提前的材料预处理对DNA质量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