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1篇
综合类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以内蒙古退耕还林典型县卓资县为研究对象,根据1999年和2007年2期TM影像资料和其他辅助资料,分析了卓资县土地利用变化、区域差异特征和各类型之间的转化情况,并利用马尔可夫模型对2015年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趋势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内蒙古卓资县1999-2007年,因为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林地和草地的面积有较大幅...  相似文献   
2.
以地处中国黄土高原最西部的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医为研究对象.运用GIS方法和USLE土壤侵蚀模型,分析评价该区域退耕还林(草)工程建设前后的土壤侵蚀变化状况.结果表明:8a间该区域平均侵蚀模数由1999年的5 363.65 t/kmka下降到2007年的2 664.32 t/km2·a;从无明显侵蚀到剧烈侵蚀,侵蚀面积随强...  相似文献   
3.
定西市安定区退耕还林地植物群落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选择Shannon-Wiener物种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和生物量作为研究的基本指标,分别探究了安定区不同林型下群落稳定性和植物的水土保持功能。结果表明:从物种多样性对群落稳定性的影响来看,应选择适生树种及合理的配置体系以提高物种多样性,进而促进群落的稳定;从对各植物种的生物量定量分析来看,山桃、柠条生物量,尤其是枯落物生物量较高,可以发挥其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土壤养分,蓄水保水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科学地评价不同退耕还林模式的生态效益对退耕还林工程的进一步实施具有重要意义.以会泽县退耕还林工程生态定位监测站数据为基础,运用多目标决策灰色关联投影法,通过对不同退耕还林模式生态效益的比较,测算出生态效益最显著的退耕还林模式.研究结果表明,退耕还林模式中乔灌草地生态效益最佳,乔、灌地次之,未退耕地生态效益最差,结果与退耕还林工程预期相一致,这说明灰色关联投影法应用于退耕还林生态效益评价的科学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退耕还林和降雨对中阳县土壤侵蚀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为模型,估算了山西省中阳县退耕前(1999年)和退耕后(2005年)的土壤侵蚀量,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使中阳县的土壤侵蚀明显减少,侵蚀量降低6.84%.由于降雨侵蚀力大幅增加,导致土壤侵蚀增加了34.75%,退耕还林的作用使土壤侵蚀减少了6.84%.可见退耕还林(草)政策的实施对减少中阳县土壤侵蚀有显著作用,利于该县的生态环境发展,但同时也不能忽略降雨等自然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黎平县退耕还林地草本层物种组成与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黎平县不同配置模式退耕还林地草本层进行了物种组成及多样性调查,采用Shannon-Wiener物种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对比分析林下物种的多样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芭茅(Miscanthus floridulus)和野菊花(Flos Chrysanthenmi Indici)为研究区各类型退耕还林地常见的优势种;箬叶竹(Indocalamus longianritus)、节节草(Equisetum ramosissimum)、紫背天葵(Begonia fimbristipula)和黄连(Coptis chinensis)只在特定林下占优势地位;母猪藤(Herba Cayratica Jeponicae)、海金沙(Lygodium japon-icum)、鱼腥草(Houttuynia cordata Thunb.)、狗尾草(Setaria viridis)常作为伴生种促进林下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的积累。杉木作为优势乔木树种,对于林下物种多样性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桤木+香椿和麻栎+桤木的混交模式对于促进物种多样性占有优势。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河北省退耕还林典型县涉县为研究对象,根据1999年和2007年2期TM影像资料和其它辅助资料,分析了涉县土地利用变化、区域差异特征和各类型之间的转化情况,并利用马尔可夫模型对2015年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趋势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河北涉县1999-2007年,因为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林地和高覆盖草地的面积有较大幅度增加,分别增长了6.41%和5.61%;耕地和中覆盖草地面积有较大幅度降低,分别减少了7.68%和4.60%;可以看出林地,草地和耕地是本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导类型,与其他土地利用类型间的相互转化分布较广。到2015年林地和高覆盖草地持续增加,分别增长了2.00%和1.23%;耕地面积持续降低,减少了3.74%;林地,草地和耕地始终为主要的转化类型,占据主导地位,因此,合理利用与保护该区的林地,草地和耕地资源,是该区生态环境建设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卓资县土地利用与植被覆盖动态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内蒙古退耕还林典型县卓资县为研究对象,利用1999年与2007年2期TM影像数据,在县域尺度上对该地区的土地利用与植被覆盖进行研究,分析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前后卓资县土地利用结构和植被覆盖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土地利用类型变化:耕地面积由1999年的23.54%降低到17.66%,减少5.88百分点;林草面积较退耕前1999年提高8.19%;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耕地向林地和草地转变。植被覆盖度变化:<10%的植被覆盖度主要向10%~30%和30%~50%这2个植被覆盖度等级转移,30%~50%和50%~70%这2个等级的植被覆盖度之间可相互转移且处于动态平衡,>70%植被覆盖度基本保持稳定。不同等级的植被覆盖度转移空间分布存在差异,低覆盖度等级(<10%,10%~30%)主要分布在卓资县东部,高覆盖度等级(50%~70%,>70%)转移主要分布在卓资县西南部,30%~50%覆盖度等级分布均匀。  相似文献   
9.
贵州黎平县退耕还林不同配置模式下植被生物量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贵州省黎平县退耕还林不同配置模式下植被生物量进行定量对比和定性分析结果表明:杉木生物量较大,是与地退耕还林保持水土的先锋树种:亮叶含笑林下草本层生物量最大;麻栎和马尾松林下枯落物生物量积累较多,能够发挥较大的水土保持效果.  相似文献   
10.
以四川省洪雅县为研究对象,运用GIS方法和USLE土壤侵蚀模型,分析与评价该区域的土壤侵蚀状况。结果表明:洪雅县土地利用单元的侵蚀强度存在显著差异,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与土壤侵蚀强度强弱有较为密切的联系。根据洪雅县的土地利用和自然经济状况,洪雅县可分为北部轻度侵蚀区、中部微度侵蚀区和西南部无明显侵蚀区3类土壤侵蚀强度类型区,并针对各区不同的情况模拟制定了相应的水土保持治理措施,为当地政府开展水土保持规划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