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9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中间偃麦草(2n=6x=42,JJJ~sJ~sStSt)是小麦遗传改良的重要野生资源之一,因其基因组尚未完成测序,造成目前已报道的特异分子标记数量较少,不能满足小麦生产和研究领域内对杂交材料中外源片段或外源基因鉴定的需求。本研究利用中间偃麦草GBS芯片探针数据组装了5877409条Contig序列,筛选后获得5452条与小麦基因组相似性低于80%的、具有染色体位置信息的非冗余序列,据此开发2019个序列标签位点(sequence-tagged site,STS)分子标记,在中间偃麦草第1至第7同源群中的分布依次为250、215、323、253、323、253和402;利用5株中间偃麦草和5份小麦农家种的DNA从253个第6同源群(G6)标记中进一步筛选出160个中间偃麦草特异标记,其中"+/-"型特异标记共有53个,分布在G6-Chr1(32个)、G6-Chr2(13个)和G6-Chr3(8个)染色体上;接着利用拟鹅观草(2n=2x=14,StSt)、百萨偃麦草(2n=2x=14,J~bJ~b)、二倍体长穗偃麦草(2n=2x=14,J~eJ~e)以及中国春-二倍体长穗偃麦草6J~e代换系推断G6-Chr2为6St染色体;最后利用6St上开发的13个"+/-"型标记,从分子水平对小麦-偃麦草代换系F881(6St/6D)中的外源6St染色体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将为中间偃麦草染色体或染色体片段的鉴定提供较为方便和经济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3.
4.
套管腐蚀降低了套管的强度,是引起套管损坏的重要影响因素。利用Ansys软件中“单元生死”功能模拟了腐蚀因素对套管强度的影响,结合乾安油田套管腐蚀环境测试结果及套管腐蚀形态和套管损坏时间等现场统计资料,绘制了套管腐蚀后剩余强度在不同区块的降低幅度图版,为油田预防套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中间偃麦草(2n=6x=42,JJJ^sJ^sStSt)是小麦遗传改良的重要野生资源之一,因其基因组尚未完成测序,造成目前已报道的特异分子标记数量较少,不能满足小麦生产和研究领域内对杂交材料中外源片段或外源基因鉴定的需求。本研究利用中间偃麦草GBS芯片探针数据组装了5877409条Contig序列,筛选后获得5452条与小麦基因组相似性低于80%的、具有染色体位置信息的非冗余序列,据此开发2019个序列标签位点(sequence-tagged site,STS)分子标记,在中间偃麦草第1至第7同源群中的分布依次为250、215、323、253、323、253和402;利用5株中间偃麦草和5份小麦农家种的DNA从253个第6同源群(G6)标记中进一步筛选出160个中间偃麦草特异标记,其中"+/-"型特异标记共有53个,分布在G6-Chr1(32个)、G6-Chr2(13个)和G6-Chr3(8个)染色体上;接着利用拟鹅观草(2n=2x=14,StSt)、百萨偃麦草(2n=2x=14,J^bJ^b)、二倍体长穗偃麦草(2n=2x=14,J^eJ^e)以及中国春-二倍体长穗偃麦草6J^e代换系推断G6-Chr2为6St染色体;最后利用6St上开发的13个"+/-"型标记,从分子水平对小麦-偃麦草代换系F881(6St/6D)中的外源6St染色体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将为中间偃麦草染色体或染色体片段的鉴定提供较为方便和经济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6.
张建  陈静  毛晓英  梅超 《安徽农学通报》2007,14(16):79-80,220
通过对新疆蟠桃采后贮藏中发病的果实进行病原真菌的分离,鉴定后确定新疆蟠桃采后主要致腐病原真菌为:根霉属(Rhizopus)、镰孢属(Fusarium)、青霉属(Penicillium)、曲霉属(Aspergillus).  相似文献   
7.
小麦近缘植物偃麦草属中有许多小麦缺乏的优良基因,如抗病、抗旱、耐盐、耐寒、耐高温及优质、高产等基因,通过远缘杂交将其优良基因导入小麦基因组中,对小麦遗传改良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外已将偃麦草的抗病、抗逆等多种基因导入小麦中,并获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对偃麦草属的其他农艺性状如优质、高产等报道较少。围绕偃麦草生物学分类、农艺特性、染色体组成及其在小麦遗传改良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阐述,以期对小麦遗传育种实践中高效利用偃麦草种质资源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8.
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秸秆产量逐年增加。由于科技转化力度不够、秸秆处置技术落后等因素,常造成秸秆大量丢弃和焚烧。本文介绍了山西省秸秆资源利用现状、综合利用技术与农业生产相结合,优先发展秸秆肥料化、基质化、燃料化利用,扩大秸秆产品的应用范围,使其在农业、林业及环境治理方面发挥其优势。通过创新秸秆综合利用新方法、新技术、新思路、新模式、新机制,变废为宝,提高废弃农作物秸秆附加值,推动秸秆产业化。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天然植物激素脱落酸(ABA)作为转基因植物选择性除草剂以实现环境友好型除草策略的可能性,采用改变拟南芥SOAR1基因表达的方法可以大幅度调控植物对ABA的耐受性,通过SOAR1基因过量表达获得对ABA耐受性高度增强的转基因植物。进一步通过植物在不同生长时期对ABA耐受性的试验检测ABA除草剂的有效浓度。结果表明,SOAR1过量表达转基因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对ABA的耐受性超出了目前已知的极限,过量表达株系OE1、OE3和OE6所能够耐受ABA的最高浓度在种子萌发期为200μM,在幼苗期生长期为500μM。以最大限度抑制杂草生长发育和最少影响作物正常生长发育为前提,设定ABA除草剂的有效除草浓度范围在种子萌发期为3~100μM,在幼苗生长期为10~200μM。  相似文献   
10.
为太行山雨养生态区土壤改良利用及春玉米的高产栽培提供依据,以强业8号为试材,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常规旋耕18cm(对照)、条带深松30cm和整地深翻30cm对太行山雨养生态区春玉米根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容重,0~15cm土层玉米苗期、拔节期和吐丝期常规旋耕18cm和条带深松30cm显著高于整地深翻30cm,15~30cm土层各时期条带深松30cm和整地深翻30cm均显著低于常规旋耕18cm;根系质量、密度和表面积,常规旋耕18cm、条带深松30cm和整地深翻30cm均以10~20cm土层效果较好,20~50cm条带深松30cm和整地深翻30cm均大于常规旋耕18cm,差异极显著;不同处理的根系活力呈先升后降趋势,常规旋耕18cm以10~20cm土层根系活力最高,为64.21μg/(g·h),条带深松30cm和整地深翻30cm以20~30cm土层根系活力最高,分别为64.87μg/(g·h)和68.21μg/(g·h),差异极显著。深松和深翻种植有利于改善土壤结构,使土壤疏松透气,雨水蓄集能力增强,促进玉米根系向土层纵深分布,增强根系活力,提高其对水肥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