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3篇
  2篇
综合类   30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3篇
园艺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MODIS、Landsat-8 OLI和HJ-1A/1B CCD卫星遥感资料,结合2013-2014年甘南州夏河县桑科草原试验区野外实测数据,建立了高寒草地地上生物量遥感反演模型,筛选出基于不同遥感资料植被指数的生物量最优反演模型,比较分析了生物量最优模型的空间效应。同时,分析了2000-2013年基于MODIS植被指数估算的试验区产草量的年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草地生物量最优反演模型为基于Landsat-8 OLI NDVI数据的对数模型(y=727.54lnx1+495.23,R2=0.772,RMSE=31.333 kg DM·hm-2);在30和250 m空间分辨率下,基于MODIS NDVI及EVI、Landsat-8 OLI NDVI和HJ-1A/1B CCD NDVI最优模型估算的生物量均高于实测生物量,其中Landsat-8 OLI NDVI数据估算的草地生物量与实测生物量值最接近;2000-2013年试验区草地总生物量整体上具有显著增加的趋势(R2=0.590 7,P0.001),平均增加速率达50.57 kg DM·hm-2·a-1。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不同比例的神曲提取物对蛋鸭产蛋性能及蛋品质的影响,试验选取200日龄广西麻鸭母鸭240只,总共分成4个组,即对照组,试验Ⅰ、Ⅱ、Ⅲ组,每组四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对照组只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Ⅱ、Ⅲ组分别于基础日粮中添加500、1000、1500 mg/kg的神曲提取物,预饲期7 d,正式期35 d。结果表明:对照组的日均采食量最高,与试验Ⅰ、Ⅱ、Ⅲ组相比高出了8.89%、10.83%、13.12%(P <0.05),各试验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 0.05);对照组、试验Ⅰ、试Ⅱ、Ⅲ组之间的平均蛋重差异不显著(P> 0.05);试验Ⅲ组产蛋率最高,与试Ⅰ组相比提高了10.60%(P <0.05),与对照组相比提高了25.58%(P <0.01),试Ⅱ组次之,与试Ⅰ组相比高出了9.37%(P <0.05),与对照组相比提高了24.18%(P <0.01),试Ⅰ组与对照组相比提高了13.54%(P <0.01),试Ⅲ组与试Ⅱ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 0.05);试验Ⅲ组的饲料转化率最高,试验Ⅱ、Ⅲ组的料蛋比与对照组相比分别降低了22...  相似文献   
3.
浅谈农村低压电网 降损管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农村低压电网的线损管理中,管理线损是左右线损的一个重要因素.因管理不到位,形成的电能损失在整个线损中占有较大的比重,甚至部分环节上还相当严重,因此,必须采取有效降损管理措施.1 制定线损指标,建立线损考核管理制度为了制定合理的线损指标,应对电网的理论线损率进行计算,即根据现有电网接线方式及负荷水平,对各元件电能损耗进行计算.在整理出线损理论计算的基础数据后,利用切实可行的线损理论计算软件对电网进行低压线损理论计算,再结合实际制定出合理的线损指标与线损考核奖惩办法,使线损管理工作真正做到科学合理.低压线损的理论计算应为每季度或每半年进行1次.  相似文献   
4.
正近日,湖南省出台《湖南省乡村人才振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创新和完善乡村引才、聚才、铸才、育才、扶才、优才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大力引进农业高端人才《计划》指出,健全国内外专家来湘工作激励和补贴机制,每年引进农业科技领军人才10名以上,对依托重点实验室、农业科技园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引进的海内外农业科技领军人才,根据服务期给予每人50万~100万元一次性补助。以粮食、油料、蔬  相似文献   
5.
土壤退化是草地退化的更深层次指示,运用遥感手段大面积测定土壤有机碳进而评估草地土壤状况有助于对草地退化状态的正确认识。以甘南州高寒草地土壤为研究对象,使用ASD地物光谱仪,在室内条件下对土壤样品进行可见光/近红外光谱测量,分析8种光谱变换形式与土壤有机碳含量的相关性并选取特征波段,利用3种多元回归方法(逐步多元线性回归、主成分回归、偏最小二乘回归),通过验证样本的决定系数(Rv2)、均方根误差(RMSE)和剩余估计偏差(RPD)来评价模型,进而确定高寒草地土壤有机碳的最佳估测模型。结果表明,微分变换方法可以显著提高光谱特征与土壤有机碳含量的相关性,在所有变换形式中以光谱反射率的一阶微分与土壤有机碳含量相关性最好,最大相关系数绝对值为0.865;基于光谱反射率一阶微分变换形式的3种多元回归方法对土壤有机碳均有极好的预测能力,表明对于土壤有机碳的稳定监测来说光谱反射率的一阶微分是非常有效的变换形式;综合考虑基于所有光谱变换形式的3种多元回归方法的预测结果,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具有高的Rv2和RPD,同时具有低的RMSE值,是研究区土壤有机碳估测的最优回归方法;基于光谱反射率对数的一阶微分变换形式所建立的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具有相对较高的预测集决定系数(Rv2=0.878)、最大剩余估计偏差(RPD=2.946)和最小均方根误差(RMSE=7.520),因此该模型为甘南高寒草地土壤有机碳的最优估测模型,最优模型的RPD大于2.5说明该模型有足够的稳定性可以应用于其他地区土壤有机碳的估测。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种植业结构调整对于我国环境的影响,本研究运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计算了甘肃省民勤县农户水平2014与2015年从农资生产到农户入仓范围生产1 kg玉米籽粒及1 kg紫花苜蓿鲜草的环境影响,并使用基于蛋白质和热量的计量单位—食物当量(FEU),比较分析了1个FEU玉米籽粒和紫花苜蓿生产的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差异。结果表明,生产1 kg玉米籽粒和1 kg紫花苜蓿鲜草全生命周期的一次性能源消耗(PED)分别为9.35和1.22 MJ,水资源消耗(WU)分别为889.33和144.37 kg,矿物和化石资源消耗(DAR)分别为0.13和0.02 kg antimony-eq,气候变化潜值(GWP)分别为1.21和0.10 kg CO2-eq,可吸入无机物(RI)分别为4.23×10-3和1.88×10-4 kg PM2.5-eq,光化学臭氧合成(POFP)分别为2.41×10-3和1.71×10-4 kg NMVOC-eq,环境酸化潜值(AP)分别为8.55×10-3和8.03×10-4 kg SO2-eq,淡水富营养化(FEP)分别为1.20和0.09 kg P-eq,生态毒性(ecotoxicity)分别为1.26×10-2和1.49×10-3 CTU。1个FEU紫花苜蓿生产的PED、WU、DAR、GWP、RI、POFP、AP、FEP和ecotoxicity则分别为玉米籽粒的20.50%、25.43%、21.08%、12.99%、6.98%、11.15%、14.76%、12.31%和18.58%。因而考虑到苜蓿的食物-经济比较优势,目前应给予其不少于粮食作物的种植补贴。并且如果将我国的部分玉米种植改为苜蓿种植,则是最便捷、经济的既能满足我国食物结构需求,又能减少农业生产的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的措施。本研究同时也为在我国深入开展粮改饲提供了一定的立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化学诱变剂诱导番茄耐低温突变体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利用化学诱变剂在番茄作物上诱导耐低温突变体,以番茄品种TTI1103B-2的愈伤组织为材料,分别采用不同浓度甲基磺酸乙酯(EMS)和叠氮化钠(NaN3)处理不同时间,根据愈伤组织存活率,确定这2种化学诱变剂处理番茄愈伤组织的半致死浓度和适宜的处理时间。结果表明:在相同化学诱变剂浓度处理下,愈伤组织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存活的比率降低;在同一处理时间下,愈伤组织随着化学诱变剂浓度增加存活的比率降低;EMS处理番茄品种(TTI1103B-2)愈伤组织的半致死浓度为0.2%,处理时间为20~40 min;NaN3处理的半致死浓度为3.0 mmol/L,处理时间为40~60 min。  相似文献   
8.
蔬菜生产过程中化肥和农药过量施用越来越严重,导致肥料利用效率下降、土壤酸化、土传病害加重、蔬菜产品农残超标等系列问题。通过瓜—菜(或直播)栽培技术的推广,周年667 m^2产值达2万元以上,667 m^2施肥量减少23.4%,667 m^2节本增收927元,达到减肥减药、防止土壤酸化、农残超标的目的,实现蔬菜产量与质量安全,生态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10.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nfectious bovine rhinotracheitis,IBR)是由IBR病毒(IBRV)又称牛疱疹病毒Ⅰ型(Bovine herpesvirus type 1,BoHV-1)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又称“红鼻病”或“坏死性鼻炎”,是牛呼吸道疾病综合征(Bovine respiratory disease complex,BRDC)和“运输热”(Shipping fever)的重要病原之一。IBR最早见于上世纪50年代美国科罗拉多州,由Madin等人从患病牛中分离得到[1]。我国最早于1980年从新西兰进口的一批牛中分离到该病毒[2],随后发现此病的流行呈上升趋势,不同品种的牛均有感染,血清阳性率可高达70%以上[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