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2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芦笋又名石刁柏,是一种营养价值高、具有抗癌保健功效的高档蔬菜。宁晋县从1993年起引种芦笋成功。目前种植面积已达10000余亩,平均亩产400~500kg,亩收入2500~3500元。经过十多年的生产实践。我们摸索出了一套绿芦笋高产栽培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产业融合是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为进一步明确产业融合对区域经济增长的驱动作用,探索与推广湖北烟叶主产区产业发展综合体成功经验,选择有代表性的实施主体作为典型样板,为乡村发展、产业振兴提供借鉴与引导。以国家级行业示范合作社——兴山县烟叶综合服务专业合作社产业综合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烟叶种植主体经济收入增长点及主产业发展动能等的实证分析,梳理合作社经营主体下资金管理、技术引进、人才培养、社会化服务等发展模式,以及社员利益保护协同发展机制、产业融合创新思路,以期为全省产业融合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筛选了烟草绿原酸纳米脂质体的3种制备方法并研究其稳定性。以透析法测定烟草绿原酸脂质体的包埋率;以包埋率和粒径为主要指标筛选薄膜分散法、乙醇注入结合超声法和逆相蒸发法3种制备方法;考察蛋黄卵磷脂与绿原酸的比例、蛋黄卵磷脂与胆固醇的比例及超声时间对绿原酸纳米脂质体包埋率和有效载量的影响;以正交组合设计试验确定最佳工艺参数;最后对最佳条件下制备的脂质体稳定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蛋黄卵磷脂与绿原酸质量比9∶1、卵磷脂与胆固醇质量比4∶1、实际超声时间5 min所制备的烟草绿原酸纳米脂质体呈球形,平均粒径为77.16 nm,分散性良好,包埋率和有效载量最高分别达到88.02%和9.69%;包埋后的脂质体热稳定性和碱性稳定性均得到提高;紫外测试表明绿原酸被成功包覆在脂质体中。上述结果表明乙醇注入结合超声法制备的绿原酸纳米脂质体粒径小、分散性好,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碱性稳定性和贮藏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四环素对烤烟生长发育及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典型抗生素残留对烟草的生态毒理效应,采用盆栽试验系统研究了不同剂量四环素添加对烤烟生长发育及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烟草生长发育过程中,低量四环素添加(5 mg·kg~(-1))能促进烟草株高增加,中高量的四环素添加(50 mg·kg~(-1)及500 mg·kg~(-1))对株高具有明显抑制作用,但促进了茎围和叶片数的增加。此外,低量四环素对烟草根长及根体积有一定促进作用,高量则产生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随生育进程而逐渐减弱,至生育后期已无明显影响。四环素添加各处理的烟草根冠比总体上均低于对照(团棵期除外),且根冠比随四环素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四环素对烟草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的影响,随生育进程呈现前期抑制后期促进的趋势,对胞间CO_2浓度的影响则无明显规律性。该研究显示,四环素可能通过影响烟草光合作用而对烟草生长发育产生重要作用,同时烟草通过调控根系发育及根冠比来适应四环素的影响。因此,中高量的四环素添加对烟草生长发育及光合作用具有一定的生态毒性效应,但毒性效应随着烟草生育进程而减弱。  相似文献   
5.
以湖北恩施、宜昌、十堰、襄阳4个产区普查晾晒烟样本为材料,对烟叶外观质量指标和评吸指标进行量化鉴定,对烟叶物理性状和化学成分进行测定。通过使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分析烟叶物理性状与烟叶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和评吸指标间的典型相关性。结果表明,烟叶的物理性状与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和评吸指标之间均存在显著典型相关关系,烟叶物理性状与外观质量关系最密切;在烟叶评价质量组间关联上起主要作用的物理性状评价指标是单叶重、叶长及平衡含水率。  相似文献   
6.
作物间套作技术对烟草生产的借鉴作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作物间套作技术在烟草生产中的作用,结合作物间套作种植模式的研究现状,阐述了间套作技术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期望对该技术在烟草栽培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帮助,介绍了间套作作物的搭配原则及间套作效果的评价手段,分析并总结了间套作模式的理论基础、成功间套作模式对作物(包括生长发育、产量品质和病虫害防治等)和土壤理化和生物学性质的影响,提出了烟草间套作种植需要注意烟草不能与蔬菜类和茄科作物进行间套作,烟草与后作的共生期容许阈值在40天左右等栽培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鹤峰大五号是鹤峰县走马镇烟农从长年栽植的白肋烟品种B37变异株中选育而成的白肋烟新品种.试验结果表明,鹤峰大五号田间生长整齐一致,植株筒型,自然株高220 cm,总叶数31~42片,大田生育期115d,上部叶开片较好,中上部叶成熟较为集中.晾制后烟叶颜色以浅红棕为主,叶片均匀度较好,内在化学成分较适宜协调;香气风格较为显著,浓度较好,余味有生津感,香气质较好,燃烧性较好.多年品种对比试验和示范结果表明,平均产量为3 552 kg/hm2,产值为31 421元/hm2,分别比对照品种鄂烟1号提高了46.4%、35.1%,中等烟率为52.6%,比对照增加了22.1个百分点.对烟草黑胫病、赤星病、普通花叶病、马铃薯Y病毒病均有较好的抗性,是一个丰产、抗病、抗旱性均较强,综合性能优良的白肋烟新品种.  相似文献   
8.
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微生物区系及烟叶产量与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明不同烤烟(nicotiana tobacumL.)种植模式对土壤微生物区系及烟叶产量和质量的影响,采用磷脂脂肪酸(phospholipid fatty acids,PLFAs)方法研究了连作烟、轮作烟、麦套烟和麦茬烟等4种烤烟种植模式下耕层(0~25cm)土壤微生物的群落动态,并探讨了烟叶产质量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绿肥翻压期,土壤微生物总PLFAs的含量以麦茬烟处理最低;在烟草团棵期,轮作烟处理最高且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而在现蕾期和成熟期,各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各微生物类群的PLFAs含量及其在不同处理间的差异均随生育期而异,其中真菌PLFAs含量在各处理间的差异不显著。真菌和细菌的PLFAs比值及革兰氏阳性细菌与阴性细菌的比值显示,整个土壤微生物及细菌部分的群落结构均受烤烟种植模式和生育期的影响。其中,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以麦茬烟处理最明显。各微生物类群在成熟期的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烤烟种植模式之间存在明显分异,与连作烟相比,麦茬烟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之类似,而轮作烟和套作烟则变化较大。此外,不同种植模式显著影响烤后烟叶的经济性状及化学成分。与连作烟相比,种植模式改变后有利于烟叶等级结构、均价及产值的提高,并显著增加烟叶中的钾含量,但不利于烟叶中糖分的积累,各植烟模式中以麦套烟和麦茬烟的综合效益较好。该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烤烟种植对土壤生物环境的影响,并为中国北方烟区烤烟种植制度的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长型Leptin(瘦素)受体mRNA在大鼠消化道中的表达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本试验以5只SD雌性大鼠为研究对象,采用原位杂交技术研究了大鼠消化道长型Leptin(瘦素)受体mRNA的表达及其分布.结果表明,长型Leptin受体mRNA在大鼠胃和十二指肠的粘膜及粘膜下层组织中广泛表达,从而证明了在大鼠消化道存在长型Leptin受体.  相似文献   
10.
秸秆还田对植烟土壤养分及真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通过2009~2012年的秸秆还田定位试验,研究不同用量小麦及玉米秸秆还田对植烟土壤养分及真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有机质及速效养分指标均随秸秆还田量的增加而增加,且等量玉米秸秆还田效果优于小麦秸秆。PCR-DGGE的检测结果显示秸秆还田能一定程度提高土壤真菌群落的多样性,其中真菌丰度和香浓多样性指数随着玉米秸秆还田量的增加而增加,而小麦秸秆在中量还田时(4500 kg hm~(-2))多样性最高,且等量玉米秸秆还田在提高真菌多样性的效果优于小麦秸秆。此外,秸秆还田各处理土壤的真菌群落结构相似性较高,真菌多样性相似系数均大于0.73。特异条带的测序显示,与对照相比,小麦秸秆1500 kg hm~(-2)还田处理中,隐囊菌属真菌(Apanoascus)及毛壳属真菌(Chaetomium)出现,玉米秸秆还田7500 kg hm~(-2)处理,两种特异性的真菌类群(Uncultured Eukaryote和Fungal sp.CRS567818T-1)出现。且土壤真菌多样性与土壤有机质、全钾及碱解氮呈显著正相关。可见,秸秆还田能够增加土壤养分含量,提高烟田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这有助于烟草土传病害控制、烟田生态系统的健康维护及其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