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2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6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槟榔芋软腐病土壤拮抗细菌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对槟榔芋软腐病进行生物防治,从槟榔芋根际土壤分离出53株细菌,经离体球茎拮抗筛选,获得9株对槟榔芋软腐病具有拮抗效果的细菌。拮抗菌的拮抗机制分析表明,拮抗菌对病原菌的拮抗作用不是由于产生次生抑菌物质引起的,这种拮抗方式不会引起病原菌的耐药性突变,因此更为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2.
太子参ISSR反应体系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设计,对影响太子参ISSR-PCR扩增效果的因素,如模板DNA浓度、Taq酶浓度、dNTPs浓度、引物浓度、退火温度、延伸时间和循环数进行优化。确立了可用于太子参ISSR-PCR分析最适宜的反应体系:20μL反应体系中含80 ng模板DNA,0.5U Taq酶,0.4μmol·L~(-1)引物,0.18 mmol·L~(-1)dNTPs;PCR扩增延伸时间为70 s,循环数为35。稳定性试验表明,该体系能在不同太子参品种中扩增出清晰明亮、稳定性、多态性好的条带。  相似文献   
3.
太子参种子特性及种胚离体诱导培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解剖学观察和无菌诱导培养技术研究太子参种子特性并离体诱导培养种胚。结果表明:太子参种子由外种皮、内种皮、外胚乳和胚构成,胚由子叶、胚芽、下胚轴和胚根组成,其中胚芽非常细小;种子具休眠特性,需要后熟过程才能自然萌发;种子的外胚乳对胚的萌发有抑制作用,剥去种皮和外胚乳的裸胚在培养基MS+6 BA 1.0 mg/L+NAA 0.2mg/L中能很快被诱导萌发生长,萌发率78.3%。说明太子参种胚通过离体诱导培养,可有效解决种子的休眠现象,这为实现太子参无病毒种苗的工厂化育苗提供新途径及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5.
太子参芜菁花叶病毒和蚕豆萎蔫病毒的双重RT-PCR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不同产地栽培的太子参(Pseudostellaria heterophylla)中主要存在芜菁花叶病毒(Turnip mosaic virus,Tu MV)和蚕豆萎蔫病毒(Broad bean wilt virus,BBWV)侵染且为害严重的情况,建立能同时检测这2种病毒的双重RT-PCR快速检测方法。根据Gen Bank数据库中的Tu MV、BBWV外壳蛋白(coat protein,CP)基因核苷酸序列的保守区域分别设计简并引物,在单一RT-PCR检测体系的基础上,建立和优化双重RT-PCR检测体系。双重RT-PCR的优化结果显示,最佳扩增循环数为35,最佳引物浓度为0.4μmol·L~(-1),最佳退火温度为51℃。其灵敏度测定结果显示,2种病毒在样品c DNA稀释至原液的10-4倍后仍能扩增出特异条带。应用该方法对7份栽培太子参样品和4份脱毒苗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建立的双重RT-PCR检测方法可稳定、准确、灵敏地同时检测Tu MV和BBWV。  相似文献   
6.
<正>虾青素又名虾黄素,抗氧化能力极强,是一种粉红色天然色素,具有清除自由基作用,可提高动物机体免疫力,有良好的着色效果。天然虾青素常存在于某些动物、藻类及微生物体内。雨生红球藻(Haematococcus Pluvialis)是近年来被研究最多,也是被公认为自然界中天然虾青素的积累以及应用于水产动物中的最佳来源之一,其虾青素积累速率和产生总量较其他绿藻高,虾青素的含量可高达细胞干重的4%,是目前所知虾青素含量最高的一种生物体,被看作是天然虾青素的"浓缩品"。植物生长激素不仅对高等植物的生长发育有着明显的促进效果,而且在农业生产领域上也有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不同产地的8份太子参病叶样品进行芜菁花叶病毒(Turnip mosaic virus,Tu MV)外壳蛋白(coat protein,CP)基因的RT-PCR检测,从其中7份样品中扩增得到特异性目的条带,对所获得的13个克隆子序列进行下一步的序列分析。结果显示:所得CP基因序列均为775 bp,存在36个核苷酸多态性位点,总变异数为37个,部分点突变仅在某产地发现,可能存在重组;各地分离物之间的遗传分化程度高,遗传漂变可能是造成遗传分化的主要原因;在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中,太子参Tu MV CP序列均聚类在World B组,并呈现一定的地域特异性。本研究为建立更有效的太子参Tu MV检测方法和针对性制定病毒病防控策略奠定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太子参蚕豆萎蔫病毒2(Broad bean wilt virus 2,BBWV2)的遗传多样性及分子进化关系,本研究对5个不同地理来源的6份太子参病叶样品进行了BBWV2外壳蛋白(coat protein,CP)基因的RT-PCR扩增和克隆。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所得13条太子参BBWV2 CP基因序列均为1 345 bp,其核苷酸序列同一性在81.0%~99.0%之间,氨基酸序列同一性在93.5%~99.3%之间;核苷酸多样性为0.084 00;存在280个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其中232个为地域特异性位点;总变异数为278个,其中同义突变29个,异义突变249个。不同地理来源的太子参BBWV2分离物之间遗传分化程度较高,基因交流不频繁,遗传漂变可能导致分离物间明显的遗传分化。在系统进化树中,太子参分离物的聚类呈现出明显的地域特异性,江苏、贵州、湖南、福建分离物均聚类在I-a亚组,而山东分离物聚类在II-c亚组,遗传距离较远。研究表明,太子参BBW V2存在很高的遗传变异,基因突变是其产生遗传多样性的主要驱动力,而地理因素与其具有较高的核苷酸多样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在水温24~26℃下,将体质量(34.05±8.23)g的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饲养在循环水养殖系统1.5T的桶中,投喂添加0.5%、1.0%、1.5%和2.0%太子参Pseudostellaria heterophylla提取液的饲料,分析其对大黄鱼成活率、生长和形体指标的影响。太子参粉末置圆底底烧瓶中,加80%乙醇,水浴90℃回流提取3h,趁热过滤,残渣用95℃超纯水浸提4h后过滤,两次滤液混合、浓缩,去除水分,即为太子参提取液(浓度为40mg/mL)。120d的饲养结果显示:太子参提取液显著提高了大黄鱼养殖成活率(P0.05),1.0%组的养殖成活率(88.1±5.3)%最高;太子参提取液对大黄鱼有促生长和改良形体指标的功效,后期更为明显,试验120d时,0.5%组大黄鱼体重绝对增加率[(0.25±0.004)g/d]、绝对增长率[(0.026±0.006)cm/d]和增积量(0.0067±0.0004)显著大于其他组(P0.05),肥满度(1.43±0.49)%和肝体比(1.54±0.31)%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脏体比[(1.00±0.14)%]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结果表明,太子参提取液能提高大黄鱼的成活率、食物的消化吸收率,添加量在0.5%~1.0%之间为宜,且投喂时间越长,效果越佳。  相似文献   
10.
为探求快速、灵敏的太子参脱毒检测技术,建立太子参蚕豆萎蔫病毒2(Broad bean wilt virus 2,BBWV2)和芜菁花叶病毒(Turnip mosaic virus,TuMV)的巢式RT-PCR快速检测方法,根据GenBank数据库中这2种病毒外壳蛋白(coat protein,cp)基因核苷酸序列的保守区域分别设计2对简并引物,建立和优化巢式RT-PCR扩增体系,继而进行常规RT-PCR和巢式RT-PCR灵敏度的比较,并应用巢式RT-PCR对7份田间栽培太子参病样和4份脱毒苗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BBWV2、TuMV的巢式引物最佳退火温度分别为60、62℃;采用巢式RT-PCR,这两种病毒样品cDNA原液在稀释10~5倍后仍能扩增出特异性条带,比常规RT-PCR的灵敏度至少高10倍。本研究建立的巢式RT-PCR检测方法可快速、稳定、准确地检测BBWV2和TuMV,且具有更高的灵敏度,更能满足太子参脱毒检测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