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2篇
  1篇
综合类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我国小麦品质现状及其改良目标初探   总被引:46,自引:4,他引:46  
 本文根据当前我国主要麦区有代表性生产品种的品质测定结果,分析我国小麦品质现状,对我国优质面包小麦的各项品质标准进行了探讨,并针对我国小麦品质改良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国小麦品质区划的研究   总被引:93,自引:13,他引:93  
 根据生态因子对品质表现的影响 ,土壤质地、肥力水平及栽培措施对品质的影响 ,品种品质的遗传特性及其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性 ,以及我国小麦的消费状况、商品率和可操作性的原则 ,将我国小麦产区分为 3大品质区域 ,即北方强筋、中筋白粒冬麦区 ,南方中筋、弱筋红粒冬麦区和中筋、强筋红粒春麦区。还提出了推进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带建设的意见  相似文献   
3.
强筋小麦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稳定性及其调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氮肥对不同强筋小麦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调控效应,以及小麦蛋白质的稳定性。【方法】利用7个强筋小麦品种,按统一方案分别在6个省进行试验,成熟时按小区收获,测定籽粒产量和籽粒蛋白质含量。【结果】在0~300 kg•ha-1施氮范围内,不同品种在各试验点均表现随施氮量增加产量逐渐提高,处理间达到显著差异水平,但每公顷施用300 kg氮素仅比施用225 kg的处理增产1.6%。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不同施氮处理在各试验点之间产量的变异系数逐渐降低,表明施氮和产量水平的提高可以缩小不同地区产量的差异。8901-1和豫麦34对氮肥较敏感,增施氮肥的增产效果明显;济麦20和皖麦38稳产性较好。各试验点间的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变异系数的变化与产量变化趋势相同,表明适当施氮可以有效降低不同试验点间的品质差异。不同试验点间各品种蛋白质含量变异系数为2.04%~7.03%,变异系数较小的品种,蛋白质含量稳定性好,变异系数大的,其品质的栽培可塑性较强。不同施氮量处理间各品种的变异系数为5.43%~7.33%。有些供试品种在施氮150 kg•ha-1以下时,蛋白质含量不能达到强筋标准,如烟农19、济麦20和皖麦38。在施氮量超过225 kg•ha-1时,其籽粒蛋白质含量均达到国家强筋小麦标准。【结论】在实际生产中,从产量和品质两方面考虑,强筋小麦施氮水平应控制在225~300 kg•ha-1。试验中各种影响蛋白质含量变异的因素的效应表现为:栽培措施>基因型>生态环境(试验点)。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阳信县优质小麦开发的主要做法:一是立足农业,依托科技,选好品种;二是集中连片,规模种植,确保商品化生产;三是农商联手,优质优价,提高农民积极性;四是扩大市场,培育龙头,探索产业化经营;五是领导重视,政府协调,为优质小麦开发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5.
用7个强筋小麦品种,分别在6个省试验,研究氮肥及生态环境对其加工品质及其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氮0~300 kg/hm2范围内,湿面筋、沉降值、吸水率、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延伸性、面包体积均随施氮量增加逐渐提高,其中形成时间、稳定时间、湿面筋、沉降值的变异系数较大,表明这些性状对氮肥反应敏感,吸水率对氮肥反应迟钝,稳定性较好。稳定时间在不同试验点的变异系数最大,吸水率的变异系数最小。稳定时间、形成时间、拉伸面积在不同品种间变异系数差别较大,而其他品质指标的变异系数差别较小。把施氮处理和试验点统一作为环境因素,把不同品种作为基因型因素,利用AMMI模型对主要加工品质指标进行分析,其中湿面筋、形成时间、延伸性、面包体积和面包评分的环境效应大于基因型效应;而沉降值、吸水率、稳定时间、拉伸面积的基因型效应大于环境效应;基因型与环境(G´E)的交互作用对各项品质性状均有极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抓住机遇,加快我国优质小麦生产开发的步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小麦及其加工制品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但我国人口多,吃饭问题大,长期以来政府不得不将注意力多集中在提高小麦产量上,对小麦品质重视不足,导致我国小麦品质普遍较差,为满足国内对小麦数量和品质的要求。国家不得不每年进口大量小麦和面粉。为改变这咱不适应的落后局面,从1986年开始,选育优质小麦品种,制定优质小麦品种品质标准,研究品质栽培技术,探索优  相似文献   
7.
新小麦国家标准(GB1351—2008)与原小麦国家标准(GB1351—1999)的主要改变是以硬度指数取代了原标准以角质率、粉质率作为小麦硬、软质的表征指标。新标准规定小麦硬度指数是指:在规定条件下粉碎小麦样品,留存在筛网上的样品占试样的质量百分数。指数数值越大,表明小麦硬度越高,反之表明小麦硬度越低。小麦硬度指数采用小麦硬度指数测定仪测定,相对避免了原标准和人们经常使用角质率、粉质率判定小麦软硬质的误差,是我国小麦软硬质判定方法的一次改进。  相似文献   
8.
灌水对强筋小麦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及其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2005—2006年小麦生长季, 利用7个强筋品种, 按统一设计方案分别在7个省进行田间试验, 研究灌水在不同生态环境下对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及其稳定性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 在小麦生育期平均降水量低于常年的情况下, 各试验点的平均产量以灌3次水(灌水时期分别为春2叶露尖、春5叶露尖和开花期,每次灌水量均为600 m3 hm-2)的处理最高, 显著高于灌2次水(灌水时期为春5叶露尖和开花期, 每次灌水量均为600 m3 hm-2)和灌1次水(灌水时期为春5叶露尖期, 灌水量为600 m3 hm-2)的处理, 但与灌4次水(灌水时期分别为春2叶露尖、春5叶露尖、开花期和灌浆期,每次灌水量均为600 m3 hm-2)的处理差异不显著。随着灌水次数和灌水量的增加, 各试验点总体呈现产量提高和试验点间差异缩小的趋势, 产量环境指数越低的试验点, 灌水处理的增产效果越好。说明灌水可使不同生态环境下强筋小麦产量的稳定性增强。平均产量越高的品种, 在各试验点间的产量变异越小, 即稳定性越好; 产量的环境指数越高, 品种间产量变异系数越小。不同灌水处理的籽粒蛋白质含量差异显著, 随灌水次数增加, 平均蛋白质含量有逐渐降低的趋势, 但在降水过少的河北任丘试验点, 增加灌水使蛋白质含量有所提高。同一品种在不同试验点的蛋白质含量有较大变化。在各试验点间变异系数小的品种, 其蛋白质含量静态稳定性较好; 而变异系数大的品种则对生态环境变化有较大反应, 说明其品质的栽培可塑性较强。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阳信县优质小开发的主要做法:一是立足农业,依托科技,选好品种;二是集中连片,规模种植,确保商品化生产;三是农商联手,优质优价,提高农民积极性;四是扩大市场,培育龙头,探索产业化经营;五是领导重视,政论协调,为优质小麦开发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