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9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4篇
  4篇
综合类   40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利用牛粪和平菇栽培废料作为主要栽培原料进行室内杏鲍菇栽培试验,并对杏鲍菇菌丝形态、生长情况、产量等生理指标进行研究,以便筛选出以牛粪和平菇栽培废料为主要原料栽培杏鲍菇的合适培养料配方。结果表明:牛粪、栽培废料和麸皮配比为48∶39∶10(另有1%蔗糖、1%过磷酸钙和1%石膏)时,从杏鲍菇接种到菌丝长满栽培瓶平均需要23 d,至原基出现需要38 d,每瓶子实体平均产量753. 22 g,与对照(762. 56 g)较为接近,平均菇重和生物学效率分别为28. 97 g和65. 5%,优于对照(23. 83 g和61. 1%)。研究显示,用牛粪搭配平菇栽培废料和麸皮栽培杏鲍菇完全可行。  相似文献   
2.
以金针菇汁、果冻粉和橘子汁为主要原料,研制了新型的金针菇橘子果冻。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金针菇汁的制备、金针菇橘子果冻的原料配比及产品的最佳杀菌条件等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金针菇汁的最佳工艺条件为0.1%抗坏血酸和0.01%柠檬酸溶液料液比为1:1,热烫温度90℃,处理时间4min;金针菇橘子果冻最佳工艺配比为橘子汁35%,金针菇汁10%,水42%,白砂糖13%,柠檬酸0.2%,果冻粉1.5%,山梨酸钾0.05%,在此参数下可研制出组织形态、色泽和口感均优良的果冻。最佳杀菌工艺条件为:90℃杀菌5min。  相似文献   
3.
牛粪和食用菌栽培废料进行平菇栽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牛粪和食用菌栽培废料为主要栽培原料进行平菇生产试验,以期实现生物资源的循环再利用。结果表明:牛粪搭配食用菌栽培废料进行平菇的栽培试验是可行的,且比较菌丝的长相、出菇的菇形、菇色、出菇时间、菇重、菇产量、出菇率等得出最佳配方为:牛粪52%+废料35%。  相似文献   
4.
蜡蚧轮枝菌对西花蓟马成虫和若虫的毒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蜡蚧轮枝菌MZ041024菌株的不同浓度孢子液对西花蓟马成虫和若虫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在3.6×10~8个/mL浓度下,蜡蚧轮枝菌MZ041024菌株对成虫的最高死亡率为(76.87±4.38)%,致死中浓度(4.140±0.10)×10~6个/mL,致死中时间为(5.54±0.22)d;若虫的最高死亡率为(80.95±1.71)%,致死中浓度(1.598±0.064)×10~5个/mL,致死中时间为(5.13±0.25)d,随浓度增加其杀虫速度加快,随处理时间延长其毒力增强。  相似文献   
5.
南水北调中线穿黄矩形薄腹梁渡槽方案中,渡槽下部采用薄腹空心墩混凝土承台。在温度荷载与其他荷栽组合时,槽墩的应力情况应得到充分的重视,为此,采用稳定温度场,对槽墩结构进行分析,以解决渡槽槽墩运行期温度应力问题。  相似文献   
6.
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真菌是芒果的重要病原菌。本研究采用形态和分子生物学鉴定了海南省台农芒果实采收后炭疽病的病原菌。从台农芒发病果实上总共分离纯化获得38株刺盘孢属真菌。基于形态学特征和多基因序列(核糖体转录间隔区、钙调蛋白、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谷氨酰胺合成酶、肌动蛋白、微管蛋白),确定引起台农芒采后炭疽病的病原为暹罗炭疽菌(C.siamense)、亚洲炭疽菌(C.asianum)和果生炭疽菌(C.fructicola)。其中果生炭疽菌是我国芒果炭疽病原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7.
一种新油茶炭疽病原多基因序列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湖南、广西油茶叶上分离获得5株能侵染油茶树的病原菌。通过柯赫氏法则证明该病原菌为油茶炭疽病的致病菌。病菌菌落圆形,初期为白色,逐渐变为浅灰色;气生菌丝由白色和灰白色渐变为深灰色绒状;菌落背面中心颜色深,外部颜色浅;菌丝划伤后在PDA培养基上能产生橘黄色的分生孢子堆,分生孢子为单胞、直、圆柱状、无色、光滑、两头钝圆或一端稍尖,分生孢子大小(11~15)μm×(4~5)μm;菌丝体附着胞不规则状,浅褐色,(8~12)μm×(5.5~7)μm。采用形态学结合多基因(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ITS)、钙调蛋白-CAL、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系统学的方法对它们进行鉴定,结果发现,5个菌株均为暹罗刺盘孢(Colletotrichum siamense)。这是国内油茶上C.siamense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8.
油茶叶枯病菌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油茶叶枯病已从油茶的次要病害上升为主要病害.为给此病害的防治提供依据,对该病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分析,分离纯化了油茶叶枯病原菌,并对影响其生长的温度、酸碱度、光照和培养基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病原菌在5~31℃之间均能生长,其中27℃的温度为菌丝生长的最适宜温度;病原菌在pH值为4~9之间均可以生长,当pH值为6时菌丝生长最快;光照对菌丝生长的影响不大;以蔗糖为碳源的培养基最适合该病菌的生长,以葡萄糖为碳源的培养基其生长最慢.  相似文献   
9.
分离油茶白朽病的病原菌,并对该菌的ITS基因进行克隆和测序 将所得序列在Genbank中经B lastn搜索,构建分子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病原菌ITS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中已有的序列同源性较低,最高仅为94%,系统发育树也显示该菌不与其他菌株聚类而是单独聚为1支。由于Genbank数据库有限,难以根据同源性来确定其属种关系。  相似文献   
10.
简述了传统PCR、实时定量PCR以及多重PCR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在植物检疫中的应用,分析了目前PCR技术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