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林业   15篇
综合类   6篇
畜牧兽医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可持续发展思想,结合自然保护区的特殊条件,提出自然保护区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理论与实践,并以甘肃省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持续林业试验示范基地的研究成果,充实完善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概念、内涵、模式和途径,为中国林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陇南市成县油松毛虫2001-2004年发生危害情况调查和防治措施分析,提出了油松毛虫综合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3.
化学药剂根际浇灌和蘸根造林防治鼢鼠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种化学药剂根际浇灌和蘸根造林防治鼢鼠的试验表明:“3911”、“1059”、马拉硫磷根际浇灌防治鼢鼠,当年防效分别为90.88 %、93.12 %、95.47 %;氧化乐果(40 %)蘸根造林防治鼢鼠,当年防效达88.33 %。  相似文献   
4.
三种化学药剂防治鼢鼠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3种化学药剂防治鼢鼠的试验表明:磷化锌灭鼠率为88.8%,氟乙酰胺灭鼠率为92.6%,“鼢鼠灵”防治效果为87.5%,灭鼠率为82.5%。  相似文献   
5.
应用物种多样性Shannon-wiener指数(Hsw)、Simpson指数(Hsim)、Pielou均匀性指数(Jsw和Jsim)以及生态优势度(C)指标对甘肃省白水江自然保护区持续林业示范区次生灌木林物种多样性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该区物种多样性指数分别是:Hsw=l.7319-2.9314;Hsim=0.7550-0.9343;Jsw=0.6720-0.9050:Jsim=0.8199-0.9732。表明该区群落组成成分复杂、种类丰富。生态优势度指数低(0.0657-0.2450),人为活动影响强烈,最后阐述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策略及与社会经济系统的相互作用关系。  相似文献   
6.
甘肃省森林害鼠综合管理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分析甘肃省森林害鼠发生现状与造成森林害鼠猖獗发生的主要原因,结合森林害鼠综合管理理论,提出甘肃省森林害鼠综合管理宏观对策 。  相似文献   
7.
为了筛选评价甘肃境内鼢鼠凸颅亚属母性遗传多样性分子标记,研究该亚属的分子系统发育。测定了分布于甘肃11个不同地方31只属于鼢鼠中凸颅亚属的不同鼢鼠,其中包括:9只高原鼢鼠、9只甘肃鼢鼠、9只斯氏鼢鼠、4只秦岭鼢鼠的细胞色素b基因全序列1140bp。从GenBank获得包括平颅亚属在内的21个细胞色素b全序列总共52条全序列,用MEGA 软件分别绘制出本研究的31条全序列和总共52条全序列的2个系统发育树。运用测定序列,结合相关软件分析31条细胞色素b基因全序列的变化特征;分析和探讨本试验的犈狅狊狆犪犾犪狓亚属4个种的分类及系统发育。本研究为鼢鼠的系统发育提供了分子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达乌尔鼠兔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达乌尔鼠兔(Ochtona aurica allas)又名青胎子、鸣声鼠、无尾鼠,属兔形目(Lagomorpha)鼠兔科(Ochotoidae),在我国东北、山西、陕西、青海、内蒙古、宁夏、西藏、甘肃等省区广泛分布。甘肃省主要分布在定西市、祁连山区、平凉、庆阳、兰州等地。达乌尔鼠兔以植物茎叶为食,主要取食杂草,对林木、农作物、牧草均有危害。近年来,随着退耕还林工程的全面实施,人工林面积不断扩大,加之滥用化学药剂、鼠兔天敌减少等因素,其危害程度日趋严重,已成为我国北方地区林业生态建设中的一大灾害。  相似文献   
9.
甘肃省森林鼠类区系调查初报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通过甘肃省陇南山地、定西地区、小陇山林区、子午岭林区和祁连山林区等5个区初步调查,表明甘肃省有森林害鼠51种,隶属于3目10科。区系成分以古北界为主,占总种数的84.4%,东洋界占9.8%,广布种占5.8%。种群数量上中华鼢鼠为优势种,甘肃鼢鼠、达乌尔鼠兔为次优势种。  相似文献   
10.
对1 1%百部·楝·烟乳油(绿浪)的5种不同配方及不同浓度梯度进行喷烟,测定其对油松毛虫的林区防治效果,用"新复极差法(SSR)"检验显著性。结果表明,配方1、3、4、5对油松毛虫均有一定的防效,其中配方1(1∶5倍)、配方4(1∶10倍)防效最为显著。配方2与对照无显著差异,防效最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