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8篇
  8篇
综合类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典型选样调查测定,分析马尾松、大头茶常绿针阔混交林的森林特征、种群结构、林分结构、生物量结构及生态功能。结果表明:1.该混交林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前一阶段的过渡性森林类型,在干扰状态下保持其相对的稳定性。2.复层、异龄现象是该混交林的主要特征。建群种充分利用了林地空间营养面积,发挥了林地的生产潜力。叶面积指数达6.86~8.83,林分木材蓄积量达160~222m~3/ha,林分总生物量达114~163t/ha。其中,乔木层生物量达105~154t/ha。光照充足的林下,草本层生物量可达2.5t/ha,对庇护地表起到了最直接、最明显的作用,而调节林冠密度,可控制或促进草本层生物量的增长。3.此种混交林改善了森林立地的蓄水功能和贮水方式。林地土壤最大贮水量达2645~4100t/ha,降水贮存量达565~1256t/ha,林地枯枝落叶层饱和持水量达4589~8702kg/ha。该类型达到了生态与经济效益兼顾,可在我国南方亚热带山地各类工程造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德国林业体系及森林经营技术与管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德国的培训考察,对其林业管理体系与政策、森林经营与理念、生物圈保护、森林公共教育等方面归纳叙述。  相似文献   
3.
低效林评判与改造途径的探讨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低效林属人为因素的直接作用或诱导自然因素的作用所致,影响了森林功能与效益的正常发挥,是造成林业整体效益水平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在讨论低效林概念与评判标准的基础上,分析了低效林的现状、影响、改造途径与方法以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长江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可持续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系统总结长江防护林体系工程20年建设目标实施与成效的基础上,针对工程自身和外部条件,对可持续经营、可持续发展及后续建设基本思路与重点进行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5.
土壤抗冲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抗冲性"自被提出以来,已取得了众多的研究成果。为总结这些成果并提出对今后研究的设想,本文采用归纳综述的方法,探讨了土壤抗冲性的概念及内涵,回顾了五十多年来土壤抗冲性的研究历程,包括研究方法、厘定指标、抗冲性的内在机理、研究范围及空间分布和分级分区。在此基础上,阐明了土壤抗冲性应是土壤的内在属性,并总结了目前土壤抗冲性研究面临的有关问题,针对机理、量化指标、空间变异及实践应用等方面做了展望,提出土壤抗冲性的研究应逐步具体和规范化,并可在土壤侵蚀预报、土地质量评价、生态治理措施配置等方面进行应用尝试。  相似文献   
6.
不合理的人为活动是侵蚀产沙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江西省信丰县崇墩沟小流域内由于稀土矿产的无序开发,导致河流泥沙严重淤积。通过实测河流淤积泥沙断面,计算出在7 500 m长的河道共淤积泥沙30 193 t,考虑到输移比,整个流域内土壤流失量可达3 500 t/km2,平均侵蚀模数也高达1 150 t/(km2.a)以上,属于中等强度的土壤侵蚀。调查结果发现,河流中淤积的泥沙主要来源于稀土矿开发的尾矿流失;土壤流失量高到99 730 t/km2,年平均侵蚀模数为34 000 t/(km2.a)以上,属于极强度的水土流失。治理水土流失,须加强对稀土矿开发的管理,防止形成新的水土流失;将已废弃的稀土尾矿作为治理的重中之重,可有效地降低流域内土壤侵蚀的强度。  相似文献   
7.
长江三峡库区及上游地区是一个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并逐步恶化的区域,虽经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十年的治理,但未得到根本控制和改善,这与三峡工程建设,中西部区域及至长江流域的经济建设及可持续发展均不协调,与我国高速发展的经济也不协调。而面临诸多突出的生态问题是与区域林业生态建设严重滞后紧密相关的。本文针对三峡库区及上游地区自然、社会、经济状况、在总结和分析区域林业生态建设经验、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三峡库区及上  相似文献   
8.
为了从根本上治理南方红壤区的水土流失,国家林业总局在江西省信丰县崇敦沟小流域开展了生物措施治理水土流失的试点。以生物措施治理水土流失项目为背景,设计了生态修复监测系统,从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入手,实现动态监测和信息定期更新,为水土流失区生态修复工作的开展提供定量数据,从而进一步推动生物措施治理水土流失的发展,营建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生态经济沟综合治理的布局规划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把自然地理沟系这种特定地域空间作为对象,依据生态经济滂原理,实施综合治理,以促进环境,资源和人类之间关系的协调发展。治理生态经济沟, 考虑生态,经济、人口三个子系统在整个生态经济系统中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0.
汶川地震四川重灾区森林景观变迁及间接损失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遥感技术获取林地次生山地灾害信息,结合灾前森林资源、植被类型等专题数据,通过空间叠加与综合分析,完成了汶川地震四川重灾区森林植被景观变迁及间接损失研究.结果表明:(1)地震诱发林地次生山地灾害11 808处,面积32.87万hm~2,占重灾区林地面积的4.66%;以滑坡、崩塌类型摧毁林地最为严重,这两类灾害损毁林地面积占林地损毁总面积的90%;不同森林类型中,阔叶林、灌丛地、针叶林成为林地的主要受灾对象,以阔叶林受灾损失面积最大.为13.63万hm~2,占受损面积的41.46%.(2)地震灾害造成该区林分损毁面积21.26万hm~2,导致森林覆盖率由44.51%下降为42.64%,降低了1.87%;汶川地震灾区森林植被损毁后,在维护森林资源稳定性与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游憩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方面的间接损失共计1 830.96亿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