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23篇
农作物   5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3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棉蚜预测预报网络数据库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依据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测报的国家行业标准(GB/T15799.1995)及其测报调查的相关信息标准,利用分布式数据库SQL建立了棉蚜预测预报数据库,数据库主要包括早春木本寄主蚜虫调查、早春草本寄主蚜虫调查、苗期棉蚜消长情况调查、苗期棉蚜普查、伏期棉蚜系统调查、伏期棉蚜普查、棉田天敌系统调查、植保站信息和气象信息等12个数据表;利用Internet网络技术和网络开发软件,建立了浏览器/服务器应用程序结构体系,实现了棉蚜虫情数据维护、查询、统计、报表和打印等网络数据库管理和预测数据挖掘功能。棉蚜网络数据库的建立和浏览器/服务器应用程序结构体系的组建和实现,为棉蚜区域化预测预报和管理提供了有力的科学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为了明确Crylab毒蛋白是否对亚洲玉米螟具有控害作用.采用实验种群生命表的方法。研究了CrylAb毒蛋白对亚洲玉米螟的生长发育和种群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亚洲玉米螟在各个发育阶段对高浓度(50μg/mL)的CrylAb毒蛋白敏感,而对低浓度(0.1μg/mL)的CrylAh毒蛋白不敏感.10.0pμg/mLCrylAb毒蛋白处理的亚洲玉米螟幼虫历期显著低于对照和其它处理(P〈0.05)。50.0μg/mLCrylAb毒蛋白处理的亚洲玉米螟雌成虫产卵前期、单雌产卵量和雌成虫寿命均显著低于对照(P〈0.05)。1.0μg/mLCrylAb毒蛋白处理的亚洲玉米螟蛹重显著低于对照(P〈0.05)。50.0、10.0、1.0、0.1μg/mLCrylAb毒蛋白的人工饲料处理的亚洲玉米螟净增长率显著低于对照(P〈0.05)。而0.1μg/mLCrylAb毒蛋白处理的净增长率和世代平均周期均显著短于对照(P〈0.05)..结果表明.CrylAb毒蛋白对亚洲玉米螟的种群增长有一定影响.且对亚洲玉米螟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南疆棉田十一星瓢虫对棉蚜的生态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南疆尉犁县两处棉田,4个品种十一星瓢虫的种群动态、人工诱集和棉蚜防治效果测试观察,发现:在南疆不同品种的棉田中,十一星瓢虫是棉田棉蚜的主要天敌,约占棉田瓢虫总数的80%左右;十一星瓢虫与棉蚜种群数量呈显著的跟随关系,发生期比棉蚜滞后1周左右。人工诱集十一星瓢虫的数量与诱集箱放置的位置和箱内的诱集物有关。放置在棉田周围林带中的诱集箱诱集的十一星瓢虫数量最多,其次是棉田埂箱,棉田内诱集的数量最少;诱集箱放入蜂蜜和花粉蜜诱集的十一星瓢虫数量最多,放入花粉诱集的十一星瓢虫数量次之,不放任何诱集物诱集的十一星瓢虫数量最少。越冬后的十一星瓢虫早期释放到棉田中心蚜株上可以有效防治蚜虫危害,中心蚜株株高比未释放瓢虫处理的增高59.5%,果枝数增加20.3%、蕾数增加100%、铃数增加81.4%,单株产量增加81.1%。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杏树鬃球蚧在伊犁野果林暴发,严重威胁了野杏的生存和野果林生态系统。为了有效遏制杏树鬃球蚧危害,采用喷雾法在室内筛选出对杏树鬃球蚧表现出较高死亡率的药剂,并在杏树鬃球蚧越冬2龄若虫出蛰期和1龄若虫涌散期进行地面人工喷雾试验和无人飞机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室内条件下5种药剂对杏树鬃球蚧若虫的校正死亡率在4.32%~81.19%,其中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对出蛰期、涌散期若虫的校正死亡率最佳,分别高达81.19%、73.24%。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杏树鬃球蚧越冬2龄若虫出蛰期,使用5%甲维盐微乳剂、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20%啶虫脒可溶液剂进行防治,施药后第14天防效均达74%以上,其中5%甲维盐微乳剂6 000倍液防效高达91.33%;飞防作业区以吐尔根药后7~8 d的虫口减退率最高,为50.96%。在1龄若虫涌散期,使用5%甲维盐微乳剂、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22%噻虫·高氟氯微囊悬浮-悬浮剂进行防治,施药后第14天防效均达71%以上,其中22%噻虫·高氟氯微囊悬浮-悬浮剂1 000倍液防效高达89.28%;飞防作业区虫口减退率为55.17%,防治效果为36.23%。可选用5%甲维盐微乳剂、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20%啶虫脒可溶液剂和22%噻虫·高氟氯微囊悬浮-悬浮剂作为当前防治杏树鬃球蚧的理想药剂,可有效遏制杏树鬃球蚧的危害。  相似文献   
5.
生物多样性在害虫控制中的生态功能与机理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生态学的有害生物治(EBPM)或生态管理(EPM)是新世纪农业有害生物防治的新对策。应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改变农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进行害虫生态控制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通过农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调节农田生态系统多样性对天敌和害虫的影响以及生物多样性控制害虫的机制及生物多样性在害虫生态控制中的利用前景4个方面,论述农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在害虫控制中的生态功能与机理。  相似文献   
6.
不同形态磷肥对棉花生长和AM真菌接种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通过两室根箱栽培棉花新陆早13号实验,研究了磷酸二氢钾、植酸钠(Na-phytate)2种磷源形态对AM真菌Glomus mosseae接种效应的影响及棉花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施磷肥的条件下,接种Glomus mosseae真菌时,棉花的生长势没有显著差异,棉株地上部磷含量显著高于没有接种Glomus mosseae真菌的处理。施磷酸二氢钾时,接种Glomus mosseae真菌对棉花生长势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棉株地上部磷含量也显著提高;施用植酸钠时,接种Glomus mosseae真菌对棉花生长势与棉珠地上部磷含量都没有显著影响。对Glomus mosseae真菌接种处理而言,不同形态磷素处理,植物室土壤有效磷的含量大小顺序为磷酸二氢钾>植酸钠>对照。磷素形态对Glomusmosseae真菌的侵染率没有显著影响。不施磷肥Glomus mosseae真菌的侵染率要显著高于施用磷酸二氢钾、植酸钠磷肥的处理,这说明,Glomus mosseae真菌在土壤磷较低时有利于侵染棉花根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解新疆北部地区冬季不同土壤深度的温度和冬前灌溉与未灌溉条件下土壤水势的动态变化.[方法]采取温度和水势自动化数据采集系统对该地区土壤进行监测.[结果]2002年11月~2003年2月,随着土壤深度增加,月均土壤温度增加,2003年3月以后,随着空气温度上升,表层土壤升温相对比较快,土壤深层的温度小于表层温度,3月40 cm土壤温度比0 cm低1.3℃.1~2月土壤温度的变异性为0.9;~7.74;,3~4月的温度变异性增大,变异范围为8.61;~35.14;;随着土壤深度增加,土壤温度的变异性变小.冬前灌溉的土壤水势值在22.4~145.6 KPa,冬前未灌溉的土壤水势在37.7~200.0 KPa,融雪期间土壤水势值急剧减小,土壤水分含量增加.[结论]冬季大气温度和土壤温度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土壤温度的变异性在不同时间和深度显著不同,融雪期间土壤水势和水分含量变化剧烈.  相似文献   
8.
梨小食心虫高效性诱剂使用方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正>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 molesta(Busck)]简称梨小。在我国东北、华北、华东、西北各桃、梨产区普遍发生;在桃、梨混栽的果园发生尤为严重。该虫为害对象包括桃、苹果、李、杏、海棠、樱桃、杨梅等的  相似文献   
9.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拟步甲的物种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10年5-7月利用陷阱法抽样技术,调查研究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不同生境中拟步甲的活动密度和群落多样性。结果表明:① 在景观尺度上,拟步甲科的物种多样性整体比较低,活动密度、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等群落特征值在不同景观间变化显著,拟步甲更倾向于分布在荒漠边缘;② 拟步甲科多数优势种对微生境的选择表现出明显的倾向性,同属物种对微生境的选择表现出类似的倾向性;③ 重大农业工程的干扰,使得物种丰富度和均匀度指数有所下降,但差异不显著。多样性指数的下降及优势度指数的升高达到显著水平(P<0.05);不同物种的活动密度均表现为下降(库氏东鳖甲和光滑胖漠甲除外)。表明拟步甲对荒漠生境有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新疆南部转基因棉区棉铃虫种群长期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Bacillus thuringiensis)基因抗虫棉在新疆南部推广已超过10 a,为探索Bt棉大面积种植对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种群动态的影响,于1999-2010年使用诱虫灯监测了Bt棉大面积种植区域(麦盖提)和非Bt棉大面积种植区域(阿瓦提)棉铃虫的种群动态。结果表明:新疆南部地区20世纪90年代末发生棉铃虫害较重,2000-2004年种群数量保持较高水平;自2005年Bt棉大面积推广以后,Bt棉区棉铃虫的种群数量显著下降,棉铃虫种群数量随Bt棉种植比例的上升而下降(P<0.05);]随着Bt棉大面积推广年数的增加,Bt棉区棉铃虫各代种群数量均逐渐下降,第二代种群数量和高峰期蛾量下降速率均较越冬代和第一代快,且第二代棉铃虫种群相对丰富度也逐渐下降。因此,新疆地区Bt棉的大面积种植能较好地控制棉铃虫的种群数量,而且对第二代棉铃虫种群的控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