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2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10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为了解低温及外源水分对中国梨木虱耐寒性及存活率的影响,测定冬型梨木虱不同月份中过冷却点、结冰点变化及有无外源水分条件下的低温存活情况。结果表明:冬型梨木虱月平均过冷却点为-13 ℃~-20 ℃、结冰点为-12 ℃~-15 ℃,不同月份间过冷却点与结冰点变化明显。低温条件下,冬型梨木虱的死亡率随处理时长的增加而提高。无外源水分条件下-10 ℃、-15 ℃、-20 ℃的低温致死中时分别是 159.60 h、37.57 h、6.57 h,-25 ℃为其存活的下限低温;有外源水分条件下,其低温存活能力明显下降, -10 ℃、-15 ℃、-20 ℃的致死中时分别为5.09 h、 0.69 h、0.78 h,低于过冷却点温度为其存活的下限低温。可见:中国梨木虱是一种耐寒能力较高的昆虫,外源水分可明显降低其低温存活能力,基于此,低温来临时可通过喷水防治冬型梨木虱。  相似文献   
3.
为了明确苹果园间作不同植物对黑绒鳃金龟寄主选择行为的影响,并筛选出对黒绒鳃金龟有较好驱避效果的植物,从而进行农业防治。于2017年-2018年在室内研究黑绒鳃金龟对8种不同植物的选择性,筛选出4种植物进行田间间作,观测评价不同植物对黑绒鳃金龟的驱避率及叶片为害差异,最终确定了驱避效果较好的植物。结果表明,室内试验中黑绒鳃金龟对8种植物的选择率有明显差异,小麦、大麦、紫叶苏和薰衣草对黑绒鳃金龟有较强的驱避效果,对叶片选择率依次为紫叶苏>薰衣草>大麦>小麦。葱、青蒜、薄荷对黑绒鳃金龟驱避效果不明显,辣椒苗对黑绒鳃金龟有较强的诱集效果。苹果园间作小麦后,对黑绒鳃金龟驱避率最高,叶片为害率最小。因此在生产实践中应优先考虑果园间作小麦。  相似文献   
4.
枣树是一种起源于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古老果树,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山西省是我国红枣主产区之一,以盛产板枣、相枣、壶瓶枣、骏枣、木枣、梨枣、团枣、郎枣等品种而闻名。据有关部门统计,  相似文献   
5.
以易裂果的壶瓶枣为研究对象,对自行研制的枣防裂果剂进行了初步试验,结果表明,该防裂果剂对防治壶瓶枣裂果有明显效果,在不同立地条件下,可相对降低裂果率34.5%~80.0%。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冻融对冬型中国梨木虱存活的影响, 本研究在测定冬型中国梨木虱过冷却点及-20℃低温下的存活情况的基础上设计了4组冻融梯度(-20℃/2℃?-20℃/5℃?-20℃/10℃?-20℃/20℃), 3组频段(1?2?3 h), 以探索迅速冻融对冬型中国梨木虱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型梨木虱的过冷却点主要分布在-14℃~-12℃; -20℃条件下其致死中时LT50为6.9 h; 冬型梨木虱经历6次1 h间断冻融处理后其死亡率显著低于3次?2次处理和持续低温处理; 冬型梨木虱在-20℃/10℃?-20℃/20℃的温度梯度处理下死亡率显著低于-20℃/2℃?-20℃/5℃处理?本研究结果表明, 迅速冻融间断时间越短?频率越高, 越利于冬型梨木虱存活; 冻融温度梯度越大, 其存活率越高?该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冬型梨木虱适应极端及突变温度的能力, 对预测其越冬存活?种群数量监测及防控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不同生境对绿盲蝽生长影响,从分子角度确定绿盲蝽在果园的适合生境。采用绿盲蝽专用诱芯调查了枣园、葡萄园的绿盲蝽发生量,并根据保守序列设计简并引物,克隆精氨酸激酶片段,荧光定量PCR检测了绿盲蝽成虫基因表达量。结果表明在枣园绿盲蝽的发生量始终高于葡萄园,枣园有3个发生高峰,而葡萄园有2个。测序结果表明目的序列含有783个核苷酸,可编码261个氨基酸。序列比对及进化树表明AL-AK与其他昆虫AK相比近似度85%以上,且同半翅目昆虫较为靠近。枣园绿盲蝽精氨酸激酶基因表达量低于葡萄园。以上结果说明枣园生境比葡萄园适合绿盲蝽的发育,为针对性的防治绿盲蝽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受各地葡萄种植面积不断增加影响,病虫害的发生、繁殖、流行获得了良好的条件和空间。 基于此,本文将简单介绍常见的葡萄病虫害种类及防治技术,并结合实例,深入探讨葡萄病虫害防治 技术的具体应用,希望研究内容能够为相关农业人员带来一定启发,并推进我国葡萄生产发展。  相似文献   
9.
对国内外果树害虫生态防控技术(植物抗虫性、不同作物间作、昆虫信息素、生物防治)应用现状进行了评述,并针对生态防控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为果树害虫生态防控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0.
绿盲蝽Apolygus lucorum(Meyer-Dür),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成为我国主要农业害虫,以刺吸口器取食植物的叶片、花和果实等器官的细胞内容物,影响作物产量和质量并造成严重的经济 损失。我国作为最大的鲜食葡萄生产和消费国家,在自1992年国内首次报道绿盲蝽对葡萄造成危害以来,绿盲蝽在葡萄上危害呈现逐年加重的趋势,且目前依然无法得到有效控制。为此本文综述分析了我国葡萄园绿盲蝽在时间和空间上发生趋势的变化及造成变化的原因,并从化学防治、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角度分析了绿盲蝽防控方面研究进展。在上述内容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绿盲蝽是一种社会发展和农业产业变革带来的新兴害虫,在进行葡萄绿盲蝽的研究时,特别是防控方面的研究,应该以农业防治为主,尤其是葡萄抗绿盲蝽品种的选育,然后通过研究新型农药和防治 技术以及筛选驱避和诱集物等技术建立有效的综合生态调控技术,以期有效的控制葡萄绿盲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