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5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19篇
  12篇
综合类   87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5篇
园艺   31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1991年冬开始,我们对成熟中期(果实褪绿变黄)和充分成熟(果色橙红)采收的锦橙进行保鲜研究,经过两年的努力,成功地选出了锦橙保鲜剂Ⅰ型和Ⅱ塑,效果十分突出。为了使阶段性成果尽早应用于生产,现将主要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成熟中期采收的红桔果实比较早采收的内质外观均好,但却更易发泡和枯水。为红桔保鲜中的一大难题。红桔专用保鲜防腐剂能使成熟中期采收的大红袍红桔在常温下存放两个月好果率达98%,没有泡壳和枯水现象,果汁率几乎与刚采收时相同。果型较小的果实可贮3个月不枯水。恰当地应用这一新技术,可使红桔保鲜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  相似文献   
3.
许多研究表明,杂种小麦在产量和主要品质性状上存在显著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杂种小麦比纯系品种更能适应变化的环境条件,表现出更好的稳定性。但是,关于杂种小麦优于纯系品种所表现出的杂种优势在不同环境中的表现则报道很少。正如一种性状的表现型由  相似文献   
4.
柑桔是我国的一种重要水果,搞好柑桔果实的贮藏防腐对延长果品应市期、丰富人们生活、提高果农经济收入具有重要作用。四川省农科院果树所与四川省农业厅植保站一同于1994年底至1995年初开展了3种杀菌剂对柑桔贮藏防腐效果试验,以探明其在四  相似文献   
5.
6.
随着农业市场化、现代化的不断推进,果蔬市场的发展空间逐步上升,果蔬产品品牌化发展是大势所趋。本文从农户、企业、行业和政府四个层面,梳理出山东省果蔬产品品牌发展的20个影响因素,并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影响因素进行权重排序。结果表明:企业资金投入、品牌营销决策、企业品牌定位等是推进山东省果蔬产品品牌发展的主要因素。通过对这几个因素进行系统分析,提出山东省果蔬产品品牌发展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7.
土壤的给水度和自由空隙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的给水度和自由孔隙率是排水设计、地下水非稳定流计算、地下水资源评价和动态预测预报的重要参数,本文分析了给水度和自由孔隙率的不同含义,区分了完全给水度(最终给水度),瞬时给水度和平均给水度的几种概念。探讨了影响给水度的主要因素和确定方法。完全给水度等于释水水分特征曲线与饱和含水率的差值,因此其数值随地下水埋深加大而增大。在同一地下水降深时,地下水下降速度愈大,瞬时给水度愈小;当地下水位下降时间相同时,地下水位降速愈大,给水度愈大。瞬时给水度随蒸发强度的增大而增大。在水位变化速度相同时,土壤的自由空隙率大于给水度。  相似文献   
8.
就影响薰蒸直接提取法测定土壤MB-S的一些因素(预培养时间和土壤湿度,氯仿消杀时间,浸提剂与土壤比例和振荡时间)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适用于一般实验室测定土壤MB-S的较好程序。  相似文献   
9.
小麦氮硫配施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1999年先后采用二因素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在沿淮和淮北5个国营试验点分别设置6个N-S配比水平的小区试验以及继后的大田示范试验,研究了N-S配合施用对小麦的效应.小区试验结果表明,绝大多数N-S配施的小麦产量每公顷增产134~989 kg;与无S配合的单施N处理相比,不同水平N-S配比的增产和减N节本,使每亩实际增收值达10~130元;N-S配施的绝大部分处理的产投比达到10~60,极少数N-S配施处理减产出现在施N水平低于183 kg/ha情况,但因减N节本,实际增收值仍较高.F值大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相关分析表明,小麦产量与N-S水平间间呈二元二次相关关系,R=0.7693*-0.9658**.相关方程及相应图形可用作产量预测和N、S肥用量的最优选择.N-S配施提高了籽粒蛋白质含量0.5~2个百分点并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N肥和S肥的利用率.3个大田示范试验进一步验证了所选出的3组N-S配施水平在提高小麦产量的有效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由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和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为协作组组长单位,共同主持的全国柚类科研生产协作组第五次会议于1998年11月16~18日在湖南省江永县隆重召开。来自全国柚类主产区的湖南、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四川、湖北、云南、贵州、重庆等省(市、区)30余个地区的代表共296人参加会议。大会进行了参观学习,学术、经验交流,并对送评的102个优质柚品种(系)进行了鉴评。结果14个沙田柚品种(系),18个早熟柚品种(系),14个中熟柚品种(系)分别获金杯奖,占送评品种(系)总数的45.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