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17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26篇
  12篇
综合类   80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农业市场化、现代化的不断推进,果蔬市场的发展空间逐步上升,果蔬产品品牌化发展是大势所趋。本文从农户、企业、行业和政府四个层面,梳理出山东省果蔬产品品牌发展的20个影响因素,并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影响因素进行权重排序。结果表明:企业资金投入、品牌营销决策、企业品牌定位等是推进山东省果蔬产品品牌发展的主要因素。通过对这几个因素进行系统分析,提出山东省果蔬产品品牌发展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2.
以软化后的竹筒作为开纤对象,以竹原纤维得率、细度及纤维长度作为开纤效果的评价指标,研究了开纤速率和模具锥角对该方法开纤效果的影响规律。开纤试验表明:随着开纤速率的减小,竹原纤维得率逐渐提高,且在开纤速率为1 mm/min时趋于稳定,竹原纤维细度逐渐减小,纤维长度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当开纤速率为1 mm/min时,竹原纤维得率、细度、长度分别为30.49%,190.9 dtex和83.66 mm,且纤维细度和长度均匀性均较好。当模具锥角小于160°时,竹原纤维得率随着模具锥角增大而提高,在模具锥角为160°时,竹原纤维得率最高为30.63%;当模具锥角超过160°时,开纤得率逐渐下降。随着模具锥角的增大,竹原纤维细度逐渐减小,纤维长度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当模具锥角为160°时,竹原纤维细度和长度分别为190.3 dtex和84.68 mm,且纤维细度及长度均匀性均较好。试验确定了竹筒锥模受压开纤方法最佳的工艺参数:开纤速率为1 mm/min,模具锥角为160°。在此工艺条件下,从竹筒试样提取的竹原纤维平均细度为190 dtex,平均长度为84 mm,竹原纤维得率达30.5%,且竹原纤维细度及长度范围分布也较为均匀。竹筒锥模受压开纤工艺的研究为竹材实现整竹开纤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有望进一步提高竹材的利用率,实现竹原纤维的高效率生产,对竹材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绿色生态纤维、低碳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随着公路建设的不断发展,施工中对机械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机械设备的高效管理是决定工程质量和工程效益的必要条件,它可以促进机械设备与公路工程项目的两者管理效益的共同提高,这是加强公路工程项目施工设备有效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根本保证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杉木种子园无性系不同分株自由授粉子代8年的试验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在树高、胸径和材积等生长性状上,不同无性系后代生长呈现极显著差异;而无性系内各分株间的后代生长差异均不显著;但各分株后代生长均比相应无性系所有混合种子后代生长好。子代年生长量的分析表明:在年度间、无性系及无性系不同分株间均呈现极显著差异,年度和无性系间交互效应明显,而年度和无性系分株间交互效应不显著;从8年的生长规律发现,种子园无性系分株间生长表现出较高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5.
杉木人工林最佳削度方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福建省顺昌县 10 0株杉木样木资料为基础 ,对现有国内外发表的几个较高精度的削度方程进行拟合与评价 ,分析结果表明 ,曾伟生 (1997)提出的削度方程是迄今为止效果最好的杉木削度方程。  相似文献   
6.
土壤的给水度和自由空隙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的给水度和自由孔隙率是排水设计、地下水非稳定流计算、地下水资源评价和动态预测预报的重要参数,本文分析了给水度和自由孔隙率的不同含义,区分了完全给水度(最终给水度),瞬时给水度和平均给水度的几种概念。探讨了影响给水度的主要因素和确定方法。完全给水度等于释水水分特征曲线与饱和含水率的差值,因此其数值随地下水埋深加大而增大。在同一地下水降深时,地下水下降速度愈大,瞬时给水度愈小;当地下水位下降时间相同时,地下水位降速愈大,给水度愈大。瞬时给水度随蒸发强度的增大而增大。在水位变化速度相同时,土壤的自由空隙率大于给水度。  相似文献   
7.
张继榛 《土壤学报》1994,31(2):153-160
试验结果表明,影响安徽省土壤有效钼含量的因素主要有:(1)成土母质的影响:硅质页岩和湖积物发育的土壤有效钼含量最高,其平均值分别为0.176和0.157μg/g;而黄土沉积物,黄土古河(湖)沉积物及紫色砂岩发育的土壤有效钼含量最低,平均为0.005-0.070μg/g,此类母质发育的土壤有90%的有效钼都在临界值0.15μg/g以下。(2)水,旱种植不同的影响:统计了140个种植水稻的水稻土壤有效  相似文献   
8.
安徽大豆生产中最佳硫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省淮北地区夏粮以大豆生产为主.1997年在该地区的砂姜黑土上进行了大豆五个施硫水平(S0~S4,相当于0、30、60、90和120 kg/ha)的两个小区试验.结果表明,施硫促进大豆生长,增加了干物重及根瘤数.硫肥在盛花期-结荚期表现出来的效果比生育初期的明显,高硫的效果好于低硫处理.硫肥的施用使大豆产量在两个试验点分别增加了27~233 和133~534 kg/ha.第二试验点(龙亢农场)的增产达到了统计上的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两个点因施硫使产投比达到3.5~14.6, 说明施硫的经济效益是令人满意的.从产量的增加,产投比的提高, 以及蛋白质产量等情况来看,初步认为,在土壤MCP-S含量低于25 mg/kg的情况下,每公顷施硫60~90 kg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5×3NCⅡ设计,对普通小麦的8个农艺性状和4个品质性状进行了杂种优势及性状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以千粒重和单株粒重的杂种优势为最大,分别为17.10%和9.62%;蛋白质含量和沉淀值的优势最小,分别为-6.57%和-7.34%,温面筋含量和干面筋含量的优势居中,分别为3.31%和1.56%。(2)性状相关分析表明:除穗长和千粒重外,其它农艺性状与4个品质性状间均有不同程度的负相关;而4个品质性状间均为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一、引言我國國民經濟正在進一步發展和鞏固工業的標誌下蒸蒸日上,為了支援保證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的成就,對於發展糧食生產提出了互大的任務,根據全國農業發展綱要(草案)黄河以北地區每畝糧食作物產量要求在十二年内(1956-1962)逹到400斤的水平。小麥是華北地區糧食作物中種植面積比重最大的一種,長時期來單位面積產量停留在百斤上下,而且歷年產量很不穩定。解放以来,由於生產關系的改變,勞動組織的加强,生產力的提高,單位面積產量有着顯著的增加,但是產量不穩定的情况依然嚴重。其原因概括的說来有兩種類型:一種是由於不良的外界環境條件所引起的,最常見的是春季的乾旱,從植株伸長初期起至抽穗開花期所出現的持續乾旱,引致植株莖稈矮小,分蘖多屬無效,穗部細小,籽粒因不正常的提前成熟而發育細小,因而產量顯著降低。1957年北京近郊的情形是最突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