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7篇
植物保护   2篇
  2015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中药抗球虫制剂TF-103的亚慢性毒性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2周龄肉用AA鸡分为A、B、C、D4组,全程(56 d)对A、B、C组鸡分别按10、50、100g/kg在饲料中添加中药复方制剂TF-103。结果显示,A组鸡的生长和增重正常,各器官及血液学、血清生化指标均未发现与药物相关的异常表现,但大剂量组显示对白细胞的成熟和分化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2.
通过抗生素抗性标记法结合室内拮抗和小区防效试验,研究生防菌株SW11在番茄植株及其根围土壤中的定殖能力,及其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控效果.结果显示菌株SW11在番茄根、茎、叶和根围土壤中均能够较长时间定殖寄生,施药后5d在番茄植株内定殖量达到最高值,在根围土壤和植株表面则呈先多后少、逐渐下降的动态变化趋势,施药30 d后,菌株SW11抗Rif标记菌株在根面的存在量为1.31×104 cfu/g,根围土壤中为4.88×102 cfu/g,叶面为1.84×102 cfu/g,茎外为0.87×102 cfu/g,根、茎和叶内为20~65 cfu/g.当菌液浓度为1.57×108 cfu/mL时,施药7d后对番茄灰霉病的预防效果可达88.15%,治疗效果可达70.50%.研究结果证明生防菌株SW11可以成为番茄植株微生态环境中的有益微生物之一,能够有效控制番茄灰霉病的发生和为害,为其开发应用和番茄灰霉病的生物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FQS-11O对雏鸡人工感染鸡大肠杆菌的保护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 FQS- 110对雏鸡人工感染鸡大肠杆菌进行了保护试验。于感染后 1、6、12、2 4 h给药 ,0 .335mg/ kg为 10 0 %保护率最小剂量 ,0 .16 0 mg/ kg的保护率为 90 %、0 .12 2 mg/ kg的保护率为50 %、0 .0 75mg/ kg的保护率为 10 %。经统计 ,ED50 95%可信限为 (0 .111± 0 .0 19) mg/ kg。试验结果提示 FQS- 110对雏鸡人工感染鸡大肠杆菌病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自20世纪80年代初盐霉素(Salinomycin)的问市到80年代末地克珠利(Diclazuril)的推出,期间,世界上一些大制药公司还相继开发了那拉霉素(Narasin)、马杜拉霉素(Marduramicin)等多个新型抗球虫药。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由于研究开发成本的不断提高,新型抗球虫药的研究处于相对停滞  相似文献   
5.
口服喹烯酮代谢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依据本实验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口服大剂量喹烯酮的肉鸡、仔猪血液浓度。结果表明:喹烯酮口服后,作用于消化道,不易被机体吸收,主要以原药形式排出体外,所以喹烯酮在机体内的残留极少。  相似文献   
6.
通过给小白鼠灌胃染毒FQS-312,测得LD50为1849.786mg/kg±152.040mg/kg。  相似文献   
7.
1998年 3月 3日 ,石门乡二条林社王桂昌牵 1匹小骡驹就诊。症见阴门突出一个淡红色椭圆形如卵黄大小的赘生物 ,手触质较硬 ,表面光滑 ,无血管分布 ,距阴门 5~ 6 cm处 ,由粘膜组织连接。检查 :小骡驹呼吸、脉搏、体温等均正常。治宜手术切除。方法 :将阴门周围用 0 .1%新洁尔灭  相似文献   
8.
黄帚橐吾提取物对棉铃虫的生物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掌握贵州甘蔗真菌病害种类及发生情况,采用随机踏查、定点调查、症状诊断与病原菌形态特征观察等方法对贵州甘蔗产区7个县进行真菌病害调查;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对甘蔗褐斑病进行了5种杀菌剂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贵州甘蔗主要真菌病害有褐斑病、褐锈病、赤腐病、黄斑病、轮斑病、褐条病、煤烟病、黑穗病,其中褐斑病、轮斑病、褐条病发生较重,煤烟病发生严重;5种杀菌剂中,325 g/L苯甲· 嘧菌酯悬浮剂对甘蔗褐斑病毒力最高和防效最好,EC50为0.0025 mg/L,第3次药后10 d防效达86.46%。其他4种杀菌剂对褐斑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可应用于甘蔗生产防治褐斑病。  相似文献   
9.
赵剑喜  李丽  刘晔玮  黄新异  柳军玺  邸多隆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180+19226-19180,19226
[目的]研究甘肃棘豆对小鼠的急性毒性作用。[方法]将40只健康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蒸馏水)和试验组(甘肃棘豆水提液)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其中试验组以最大给药量(6.0 g/ml,0.8 ml/20 g)对小鼠灌服7 d,每天2次。[结果]小鼠对甘肃棘豆水提浸膏的最大耐受量大于480 g/kg。在短时间内(7 d)大量饲喂甘肃棘豆不会引起小鼠死亡,肉眼也未见小鼠脏器有明显病变。[结论]为充分利用甘肃棘豆资源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喹烯酮原料药及其预混剂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YMG-H35C18色谱柱,以甲醇:水(80:20)为流动相,于紫外波长229nm处,采用内标法测定喹酮烯酮及其预混剂中喹烯酮的含量。测定结果,喹烯酮浓度(x)与其峰高和内标物峰高之比(Y)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y=0.0546x-0.0003,r=0.9999,喹烯酮在5 ̄5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在上述色谱条件下其最低检测浓度为1.25μg/mL,日内与日间变异系数分别为0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