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97篇
  免费   458篇
  国内免费   733篇
林业   1789篇
农学   1053篇
基础科学   980篇
  779篇
综合类   7428篇
农作物   1005篇
水产渔业   753篇
畜牧兽医   4695篇
园艺   1409篇
植物保护   597篇
  2024年   104篇
  2023年   423篇
  2022年   371篇
  2021年   371篇
  2020年   409篇
  2019年   608篇
  2018年   646篇
  2017年   323篇
  2016年   491篇
  2015年   496篇
  2014年   1069篇
  2013年   850篇
  2012年   959篇
  2011年   989篇
  2010年   974篇
  2009年   931篇
  2008年   945篇
  2007年   973篇
  2006年   795篇
  2005年   831篇
  2004年   708篇
  2003年   651篇
  2002年   573篇
  2001年   487篇
  2000年   412篇
  1999年   403篇
  1998年   353篇
  1997年   328篇
  1996年   328篇
  1995年   355篇
  1994年   339篇
  1993年   263篇
  1992年   258篇
  1991年   260篇
  1990年   245篇
  1989年   203篇
  1988年   122篇
  1987年   110篇
  1986年   90篇
  1985年   71篇
  1984年   73篇
  1983年   73篇
  1982年   77篇
  1981年   35篇
  1980年   33篇
  1979年   20篇
  1978年   7篇
  1965年   6篇
  1964年   13篇
  195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海南岛为研究区域,选用5个大气环流模式(GCMs)1970−1999年的逐日输出数据和同期地面气象观测数据,使用空间插值降尺度到0.5°×0.5°格网。以格网单元为基础,应用系统误差修订(修正值法或比值法)和多模式集合平均方法(贝叶斯模型平均法BMA或等权重平均法EW),训练与验证GCMs输出值并进行综合修订。在此基础上,分析RCP2.6、RCP4.5和RCP8.5情景下,未来海南岛近期(2020−2059年)和远期(2060−2099年)农业水热资源,包括年平均气温、1月平均气温、≥10℃积温、≥20℃积温、年降水量、1月降水量和≥20℃界限温度生长期间降水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GCMs输出值的系统误差和BMA权重系数在格网间存在较大的空间差异,且GCMs输出值低估逐日最高气温约3.55℃,高估逐日最低气温约1.19℃,逐日降水量仅为观测值的54.35%。基于格网的综合修订,可有效降低GCMs输出值在空间上的不确定性,BMA与EW的修订结果相似,均优于单一GCM模式。通过格网BMA综合修订后,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和降水量在验证期的相关系数r分别约提升0.10、0.07和0.06;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约降低2.38℃、1.01℃和1.01mm;较单一GCM相对观测值的偏差平均约减少3.25℃、1.13℃和25.67mm。未来海南岛农业热量资源在空间上主要表现为从中部向外围逐渐升高,高温主要分布在南部至西部沿海地区,年平均气温的增幅全岛较为接近,1月平均气温、≥10℃积温和≥20℃积温的增幅分别表现为由东向西、由北向南和由中部向外围递减。在时间上,RCP8.5情景下所有农业热量资源均为极显著增加且增温最快,RCP4.5情景为先增加后平缓,RCP2.6情景较为平缓,远期无显著增温。未来海南岛降水资源在空间上转为由东向西逐步递减的格局,南部和北部沿海地区降水变率增加,西部和中部降水变率减少,在时间上无显著变化趋势。随着未来海南岛气候变暖和降水格局的改变,农作物适宜种植面积扩大,会对农业生产带来巨大挑战,应提前布局,做好趋利避害。  相似文献   
2.
'北园绿'是从增城荔枝实生变异单株中选育的优质荔枝新品种。其果实歪心形或扁歪心型,果皮红中带黄绿,果肉腊白色,质地爽脆,味清甜,带微香;平均单果质量25.8 g,可食率74.5%。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下同)17.9%,总糖含量16.2%,可滴定酸含量0.153%,维生素C含量178.0 mg·kg~(-1);品质优。果实发育期约76 d,在广州地区6月下旬至7月上旬果实成熟'。北园绿’粗生易管理,适宜在广东省中迟熟荔枝品种栽培区如粤中珠江三角地区种植,早结丰产。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不同竹醋液复配剂对田间烟草赤星病的防治效果,以烤烟品种云烟87为材料,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竹醋液复配剂对烟草赤星病发病率及防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清水对照相比,竹醋液复配菌核净与竹醋液复配波尔多液均能有效防治烟草赤星病,且以竹醋液复配菌核净防治效果最好。综合来看,在黔东南烟区喷施竹醋液与菌核净复配剂可有效防治烟草赤星病,提升烟叶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4.
研究针对锤片式粉碎机工作过程中的空气-物料环流层影响粉碎性能的特点,对锤片式粉碎机粉碎室进行优化设计,用于打破粉碎室内物料环流层,提高生产效率,改善生产环境。在锤片式粉碎机粉碎室内添加喷管,引入高压气体的喷射,打破粉碎室内的物料环流层,提高生产效率和使用寿命。此操作完成锤片室粉碎机粉碎室内的转子系统优化设计和强度校核,为后续设计研究打下基础。经分析可得,锤片式粉碎机粉碎室的优化设计模型已完成,并满足强度要求。  相似文献   
5.
密度感应(quorum sensing,QS)系统在细菌中普遍存在,能够通过一种或多种信号分子来影响多个基因的转录表达,从而协调多种细菌病原体的群体反应。该系统存在多种类型,其中LuxS/AI-2型是研究最热的系统之一,luxS作为一个高度保守的基因,参与调控多种基因的表达,从而调节细菌的生长和毒力等多种生命活动,使其适应不同的环境。LuxS蛋白分解形成同型半胱氨酸和4,5-二羟基-2,3-戊二酮(4,5-dihydroxy-2,3-pentanedione,DPD),DPD通过自环化形成自诱导分子autoinducer 2(AI-2)。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SS)作为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病原菌,研究其LuxS/AI-2型密度感应系统,利用LuxS/AI-2系统对猪链球菌病进行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着重从SS的QS系统一般机制以及LuxS/AI-2系统的发现、结构、代谢作用、表达调控等方面对该菌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针对楚雄州块菌野生资源破坏严重造成的产量急剧下降的问题,提出在块菌生长林地实施保育措施,保护块菌生长环境,以增加其产量,提高其质量和经济价值。通过合理利用块菌野生资源,同时推广种植块菌菌根苗的经营对策,以达到有效保护块菌资源,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的,促进块菌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7.
土壤作为农作物生长的主要营养来源,氮是植物生长的重要元素,有效评价土壤氮素含量可以促进配方施肥的发展。提出主成分分析、注意力机制和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模型(PCA-Attention-LSTM)来监测土壤的氮素含量。采用PCA(主成分分析)对数据进行处理,提取影响土壤氮含量的关键影响因子,降低模型向量输入的维数,利用注意机制突出预测中的关键输入特征。在Keras深度学习框架的基础上搭建PCA-Attention-LSTM的网络模型,实现对未来2 h土壤氮含量的精监测。最后,以黑龙江省依安甜菜养植基地的数据对土壤氮含量进行训练和验证。结果表明,与RNN等其它网络模型相比,该模型的效果更好,基于PCA-Attenlion-LSTM网络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均方根误差和平均绝对百分误差分别为0.119、0.020、0.156。该模型预测精度高,泛化能力强,可以应用于土壤氮含量的监测。  相似文献   
8.
田华 《保鲜与加工》2020,20(3):238-242
基于CiteSpace V信息可视化分析软件,以CNKI数据库248篇圣女果文献为研究对象,采用关键词共现网络及聚类分析生成圣女果研究知识图谱,为研究者深入开展圣女果保鲜和深加工研究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圣女果研究文献呈逐年增多趋势,圣女果研究成果较多的研究机构是百色学院农业与食品工程学院、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海南工业研究所等,成果较多的作者是肖春玲、祝美云、李瑜等,圣女果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保鲜、万寿菊、壳聚糖、成品品质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对参试的品种杨88个品种(系)苗期和幼龄期的抗虫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抗白杨透翅蛾的品种(系)为白城5号杨、白林3号杨、白林2号杨,是品种杨杂交育种较理想的抗白杨透翅蛾亲本;抗青杨天牛的品种(系)为白林2号杨、白城41号杨、迎春5号杨、格尔里杨、107号杨、中黑防2号杨、88-04杨、吉林加拿大杨、白城1号杨、晚花杨、加雌杨、健杨、白城2号杨、88-13杨、摩里柏林杨、81-10杨、白林3号杨、5号杨、小×钻杨,是品种杨杂交育种较理想的抗青杨天牛亲本。  相似文献   
10.
[目的]由于软枣猕猴桃在初代培养中外植体诱导率极低且快繁效果差,因此进行其组织培养技术体系的研究,以期解决其人工种植的难题.[方法]本研究以软枣猕猴桃展叶为外植体,通过采用不同消毒试剂及消毒处理时间,筛选出最佳的灭菌程序;将不同培养基与不同浓度的KT、2,4-D组合,筛选出最佳的初代培养基配方.[结果]选用展叶为外植体,75%CH3CH2OH处理30 s后以10%NaClO处理20 min,0.1%HgCl2处理15 min后无菌水冲洗3~4次,接至pH=5.8的MS+1 mg·L-1 KT+0.5 mg·L-12,4-D+3%白糖+0.55%琼脂培养基上,置于光照2500 lx、8 h·d-1,26℃下培养8 d后有少部分愈伤组织出现,60 d后平均单芽愈伤组织达0.8 g以上,平均单个愈伤组织长度0.7~1.4 cm,属中块愈伤组织.[结论]以本实验得出的愈伤组织培养方法进行培养,可有效提高诱导率,达到快繁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