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篇
农作物   8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九交7714是吉林省吉林市农科所1977年以高产品种九农2号为母本,高脂肪品系哈70-5179为父本经品种间有性杂交育成。该品系在吉林生育日数为126天,需活动  相似文献   
2.
豆种植密度和群体结构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分析了不同密度下大豆的产量、植株性状和群体生育的变化特点,并总结了高产群体结构指标。试验证明,在高产栽培条件下,中高秆较繁茂类型的中晚熟或中熟品种,密度以每平方米株8.3—25为宜;早熟或矮秆类型品种密度以每平方米25—40株为宜。  相似文献   
3.
关于丰产大豆主要生理指标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主要根据1981—1984年大豆田间试验结果,参考东北大豆主要产区高产典型材料,讨论了亩产400~450斤大豆群体叶面积动态和最大叶面积指数、净光合生产率、大豆生物产量、器官平衡等主要生理指标与大豆产量关系,为探明大豆丰产规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富硒牛奶即富含人体必需的硒营养元素的牛奶。牛奶中的硒含量亦取决于母牛所生活的地区。Salen曾报道在沙特阿拉伯地区牛奶含硒量高,这与当地土壤含硒高,母牛饲料亦含硒高有关。  相似文献   
5.
大豆种子脂肪和蛋白质积累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30,自引:5,他引:30  
张恒善  付艳华 《大豆科学》1993,12(4):296-301
用8-10个公演成分不同的大豆品种为试材,研究了大豆“蛋脂”形成及积累规律。在种子形成的过程中,干重的积累是递增的曲线。中早熟品种脂肪相对含量在开花后16-26天迅速增加,脂肪形成高峰在开花后36-46天。以后多数品种略有下降,或降后稍有回升,少数品种在个别年份一直缓升。蛋白质含量呈现前高,中降或降后稍有回升趋势,少数品种在个别年份稳定上升或缓降。脂肪含量初期高,成熟时亦高,蛋白质含量变化亦如此。  相似文献   
6.
大豆叶面积净光合生产率与产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的叶面积指数与净光合生产率是两项重要的生理指标,研究其发展动态,对提高大豆产量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大豆叶面积指数和净光合生产率的有关问题,国内外学者作过不少研究,但叶面积指数的适宜范围和净光合生产率与产量相关性,结果是不尽相同的。为此,根据我所1961年以来大豆丰产田的调查资料,进行叶面积指数、净光合生产率与产量的相关分析,以  相似文献   
7.
九农20号大豆新品种是吉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于1992年育成,1993年定为推广品种。该品种是1984年以九交8014—21—2为母本,吉林20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当年冬季在海南岛培育F_1代,1985年在所内进行F_2代选拔,当年冬季又去海南岛进行F_3代选拔,1986——1987年在所内进行F_4代选拔和F_5代品系决选,1988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以后进行全省预备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1993年1月经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定为推广品种,并命名为九农20号(原编号为九交8436—6—5)。本品种为中熟品种,亚有限结荚习性,株高100厘米左右,披针叶、紫花、荚密、大粒、四粒荚较多。主要特  相似文献   
8.
大豆结荚期品种间叶绿素含量差异与产量相关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连续 10年 ,总共用东北大豆 4 0 0多个品种 (系 ) ,在品种资源研究圃测定不同品种叶绿素含量 (a b)。表现品种间差异明显 ,高者 3.4 7mg/dm2 ,低者 2 .17mg/dm2 ,平均为 2 .62mg/dm2 。从中筛选出 4 0多个叶绿素含量高、丰产性好品种 (系 ) ;并按年度、品种熟期分组进行叶绿素含量与产量相关分析。各组相关程度不同。总的趋势是呈正相关、10年平均r =0 .36。说明大豆在结荚期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对产量形成起重要作用 ,其含量可以作为高光效种质生理指标参考  相似文献   
9.
大豆干物质日生产量受叶面积和净光合生产率高低影响。在高产栽培条件下,大豆插墒以后净光合生产率对干物质日生产量起主导作用。丰产大豆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特点是:全株干重积累速度在生育进程中是迅速而稳健的递升,开花以后,茎、叶干物质积累速度缓慢上升;结荚或鼓粒期缓慢下降;花荚、籽实干重迅速递增。 大豆生物学产量与经济产量呈正相关,经济系数与产量呈正相关。大豆由低产变高产应着重提高生物学产量;而高产再高产应在获得一定生物学产量前提下提高经济系数。 栽培措施对提高生物学产量和经济产量有显著作用,也相应地提高了经济系数。应当因地制宜地选用良种,培肥地力,合理密植以及采用灌水、喷洒激素等促进与控制相结合的栽培措施,达到大豆高产稳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大豆种子脂肪和蛋白质形成及积累规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张恒善  梁振富 《大豆科学》1990,9(3):191-197
以 8个脂肪和蛋白质含量不同的大豆品种为试材,探索了大豆种子脂肪和蛋白质形成与积累规律。结果是:在种子成长过程中,大豆种子干重呈递增的曲线。脂肪相对含量是:中晚熟品种在开花后13~23天迅速增加,脂肪形成高峰在开花后33~36天,以后多数品种稍有下降,少数品种下降后稍有回升。脂肪绝对含量呈递增的曲线。熟期相同的品种,凡在初期脂肪含量高者,成熟时亦高。 蛋白质相对含量呈“前急、后缓”的下降曲线,少数品种下降后又稍有回升。中熟品种在开花后17~37天下降陡度大。蛋白质绝对含量呈“前急、后缓”的递增曲线。同熟期品种,凡初期蛋白质含量高者,成熟种子亦高。 脂肪与蛋白质含量不仅在成熟种子呈负相关,而是始终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