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3篇
综合类   16篇
园艺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甬优15”自2009年引入衢州市种植以来,表现为株型较高,剑叶挺直,叶色深绿,茎秆粗壮,抗倒性较好,穗大粒多,青秆黄熟,丰产性好,米质较优等优点,已成为我市晚稻主栽品种。甬优15适口性好,加工效益显著,随着大面积推广应用,为推动我市粮食扩面增产、农民增收和加工企业增效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柑橘椰圆蚧(Aspidiotus destructor-(Signoret))是浙江省衢州市柑橘生产上重要害虫之一,以若虫和雌成虫吸食枝叶和果实汁液为害柑橘等寄主植物。在衢州市该虫第1代若蚧5月上旬初见,于6月中旬、8月、10月上中旬和11月中旬至12月上旬出现4个若蚧高峰期,其中尤以8月份第2代若蚧发生量最大,高峰持续期最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FeS、电石渣和菌渣对砷污染土壤的稳定效果及抗酸雨淋溶能力,为砷污染土壤的修复治理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分别投加质量比为2%的FeS、电石渣和菌渣到砷污染土壤进行稳定化处理,分析不同稳定处理砷的浸出毒性、生物有效性和赋存形态,并通过模拟酸雨试验分析稳定处理后砷污染土壤的抗酸雨淋溶特征.[结果]各稳定处理土壤砷的浸出毒性和生物有效性排序均为污染原土>菌渣组>电石渣组>FeS组;FeS对砷的稳定效果最佳,其处理土壤砷的浸出浓度按照国标硫酸—硝酸法(SNP)、美国毒性浸出程序(TCLP)、化学提取法(CE)和生理原理提取法(PBET)顺序分别为0.90、0.68、3.14和0.15 mg/L.稳定处理降低了土壤易溶态砷含量,FeS组降幅最大,达18.51%,主要将易溶态砷转化为铁型砷;电石渣组次之,主要将易溶态砷转化为钙型砷及部分铁型砷和铝型砷;菌渣组降幅最小,仅为9.23%.模拟酸雨淋溶试验结果表明,淋出液砷的浓度在污染原土最高,其淋洗至第15 d时砷的浓度仍有7.03 mg/L,但呈降低趋势;电石渣组居高不下;菌渣组呈先升高后降低至平稳的变化趋势;FeS组下降至低水平保持平稳;不同稳定处理土壤淋出液pH均升高.淋洗后,各处理土壤总砷含量降幅排序为污染原土>菌渣组>电石渣组>FeS组,污染原土降幅最大,达25.34%,主要降低易溶态砷;FeS组降幅最小,仅为4.89%,主要降低少量易溶态砷和铝型砷;电石渣组和菌渣组有一定程度的降低.[结论]FeS对砷稳定效果好,抗酸雨淋溶能力强,能有效降低土壤砷的浸出毒性和生物有效性;菌渣和电石渣具有一定的稳定作用,适合作辅助剂增强稳定效果,但需适量添加电石渣,避免破坏土壤理化性质.  相似文献   
4.
围绕衢州市柑橘产业转型升级与绿色发展,在对浙西丘陵山区柑橘主要病虫草害调查的基础上,经试验示范和应用推广,探索提出一套以生态、农业、物理及农药防控等为系列,适合浙西丘陵地区柑橘病虫害绿色防控的集成技术,实现了柑橘产业节本增效和绿色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浮皮是宽皮类柑橘常见生理性病害.基于国内外文献分析,指出柑橘浮皮果实具有果面粗糙,果皮发泡、粗厚、易腐烂,海绵层松散、塌陷、无序,果皮与果肉分离、空隙大的症状,果肉糖、酸含量低,囊瓣膜厚硬,汁胞失水硬化的品质特征,并从果实大小、成熟期、矿质营养、气候因素等方面阐述果实浮皮发生的条件,从细胞水平、生理水平及分子水平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利用浊点萃取方法富集孔雀石绿和结晶紫,建立了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同时测定虾肉中孔雀石绿和结晶紫残留的方法,并研究了表面活性剂、盐、平衡时间及平衡温度对浊点萃取效率的影响。该分析方法应用于虾中两种物质的残留分析,结果表明:在虾肉中分别添加3个不同浓度的孔雀石绿和结晶紫,添加回收率范围分别为75.5%~80.2%(孔雀石绿)和81.4%~89.6%(结晶紫),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2.3%~3.1%(孔雀石绿)和1.5%~3.3%(结晶紫)。该方法的检测限分别为孔雀石绿2.0μg·kg~(-1)、结晶紫1.0μg·kg~(-1),可满足我国和欧盟对虾中孔雀石绿和结晶紫的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7.
徐法三  莫小荣 《浙江农业科学》2018,59(10):1879-1880
田间药效试验表明,1.8%阿维菌素2 000倍+20%啶虫脒2 000倍、25%噻嗪酮1 000倍+20%啶虫脒2 000倍、22.4%螺虫乙酯2 000倍+0.5%依维菌素1 500倍、25%噻嗪酮1 000倍+0.5%依维菌素1 500倍4个配方对柑橘红蜡蚧的防治效果较好,药后30 d防效分别为96.7%、96.6%、90.6%、90.2%;药后47 d防效分别为96.4%、96.1%、91.0%、90.7%。随着高效农药杀扑磷因高毒在柑橘上禁用后,防治柑橘红蜡蚧可选用以上4个配方,在若虫孵化高峰期均匀喷雾,能有效控制红蜡蚧的为害。  相似文献   
8.
“三品一标”是推进 “产出来” 和 “管出来” 有机结合的有效载体,是通过品牌化引领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本文在总结衢州市近年来“三品一标”工作的成效及采取的措施,分析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提出5条加快高质量发展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总结分析了褐飞虱在浙江省衢州市大发生类型及暴发成灾原因,通过试验研究,提出了在坚持"治前控后"、"压四代、控五代"策略的基础上,"治螟克褐,配方压基"等对褐飞虱防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衢州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示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前5年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实践基础上,于2012-2013年将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科学用药等技术进行集成示范,成效显著,初步形成了一套适合衢州本地病虫发生特点,切实可行的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