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77篇
  免费   673篇
  国内免费   720篇
林业   872篇
农学   404篇
基础科学   370篇
  854篇
综合类   4742篇
农作物   701篇
水产渔业   556篇
畜牧兽医   988篇
园艺   741篇
植物保护   342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83篇
  2022年   396篇
  2021年   435篇
  2020年   363篇
  2019年   348篇
  2018年   255篇
  2017年   424篇
  2016年   239篇
  2015年   434篇
  2014年   489篇
  2013年   556篇
  2012年   779篇
  2011年   739篇
  2010年   752篇
  2009年   646篇
  2008年   726篇
  2007年   669篇
  2006年   537篇
  2005年   487篇
  2004年   251篇
  2003年   170篇
  2002年   197篇
  2001年   182篇
  2000年   161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1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6年   4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探究氮钾浓度对烟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为烟叶苗期氮钾营养平衡提供参考依据.采用水培法,利用基础Hoagland营养液,设置5个不同氮钾浓度处理,分析处理间烟苗的生理生化指标差异.结果表明,氮浓度对烟苗干物质、叶绿素的积累有显著影响,在相同钾浓度下,随着氮浓度的增加,烟苗干物质、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显著增加.不同氮水平下,低钾处理间的根系MDA含量、叶片GS活性差异显著.K+对烟苗叶绿素的合成、根系活力、GS活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高氮水平下,高浓度K+会使根系活力、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  相似文献   
2.
抗白粉病胡麻种质资源田间鉴定与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粉病目前已成为影响胡麻产量和质量最常见的病害之一, 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控病害最经济环保的有效措施, 然而抗病亲本材料的缺乏已成为制约抗病品种选育的关键因素。为筛选出抗白粉病胡麻材料, 本研究在田间自然感病的条件下, 采用病情指数法对300份国内外胡麻种质资源材料进行了抗白粉病鉴定和评价。结果表明, 所有供试材料均程度不同地感染胡麻白粉病, 无免疫材料, 仅有5份材料为中抗; 其余295份均为感病材料, 其中8份材料中感, 52份材料感病, 235份材料高度感病。本研究可为抗白粉病胡麻品种的培育及相关抗病基因的发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香蕉新品种‘南天红’由‘南天黄’的自然突变选育而成。假茎平均高度2.59 m,幼树假茎外表面暗红色,抽蕾后转绿。雄花苞片外表面常为深红色,花苞卷曲,常不脱落;从种植到收获11 ~ 13个月,单株产量25 kg,品质好。中高抗香蕉枯萎病4号小种,采用配套的栽培技术可在所有香蕉种植区推广。  相似文献   
4.
不同氮素水平下双季稻株型与冠层内光截获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旨在阐明双季稻株型与冠层内光合有效辐射截获的时空分布特征。选用4个不同株型早、晚稻品种,设置4个不同施氮水平,系统观测其植株形态和冠层内光合有效辐射截获率(IPAR)的时空分布状况。结果表明,施氮水平对早、晚稻株高、穗长、叶长和叶基角均有显著影响,均表现为随施氮水平的增加而增大;早、晚稻孕穗期的分层叶面积指数(LAI)和向上累积LAI大于抽穗后12 d,分层LAI呈冠层中部大于上部和下部的分布特征,最大分层LAI出现在0.58相对高度处;冠层上中部分层LAI和向上累积LAI随施氮水平的增加而增大;向上累积LAI随相对高度呈S型曲线分布,可用Logistic方程定量描述(R~2 0.99);早、晚稻孕穗期的冠层IPAR大于抽穗后12 d,且随施氮水平的增加而增大,其日变化表现为正午较小,早晚较大;株型紧凑的早、晚稻品种,冠层IPAR低;冠层IPAR与向下累积LAI之间的关系可用方程IPAR=a (1-e~(-b×LAI))定量描述(R~2 0.88);冠层内IPAR的三维空间分布表现为冠层上中部水平面上IPAR较低,光斑变化大,冠层下部水平面上IPAR较高,光斑变化较平缓,同一冠层高度水平面上的IPAR呈不均匀分布。研究结果可为双季稻高产栽培及理想株型的优化设计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生物炭长期施用对酸化茶园土壤改良和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分析了按生物炭用量0、2.5、5、10、20、40 t·hm-2施用5年后的茶园土壤性状和真菌群落结构变化。结果表明,施用生物炭5年后的茶园土壤pH提高了0.16~1.11,可溶性有机碳含量提高了52.6%~92.3%,而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以10 t·hm-2处理最高。施用生物炭5年后的土壤性质变化,进一步影响了真菌群落结构,表现为Chao指数、ACE指数和Shannon指数随生物炭用量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提高生物炭施用量对茶园土壤次要作用的真菌(LDA值<3.50)丰度的增加效果高于优势真菌(LDA值>3.50)的效果,其中被孢霉属、木霉属、毛壳菌属的相对丰度增加,黑盘孢属的相对丰度降低。  相似文献   
6.
一般认为我国南方栗仅宜于菜用,加工极易开瓣和糊化,经过几年的筛选和加工试剂,永荆3号品种可生产B-E级标准的糖水栗子罐头。  相似文献   
7.
AIM: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bFGF on the apoptosis and the expression of glucose regulated protein 78 (GRP78) in ovarian cancer CAOV3 cells.METHODS: Starvation induced cell apoptosis was conducted. After treatment with bFGF, the cell cycle and apoptosis were determined by FACS analysis and Annexin V/PI staining, respectively. The expression of protein kinase B (PKB) and GRP78 were detected by Western blotting and RT-PCR. RESULTS: Compared to starvation group, the cells treated with bFGF were still viable and increased activation of PKB and high expression of GRP78 were observed, which were prevented by PKB inhibitor wortmannin effectively (P<0.01). CONCLUSION: bFGF plays a critical role in anti-apoptosis and proliferation in human ovarian cancer through PKB 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 partly by upregulating the expression of GRP78.  相似文献   
8.
成人应用文写作教学应结合成人特点,认真贯彻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结合、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等基本教学原则,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利用外源复合酶对移地保护圈养的 9只马来熊日粮营养物质及能量消化率进行了测定 ,经单因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在圈养马来熊日粮中添加一定量的外源复合酶 ,能提高马来熊对日粮营养物质的消化率 ,其中 ,添加 0 3%饲料量的酶能显著提高日粮粗蛋白的消化率(P <0 0 5) ;添加 0 5%的酶 ,能显著提高日粮粗纤维、粗蛋白质消化率 (P <0 0 5)。此研究结果可应用于马来熊的饲养中 ,提高其饲料报酬  相似文献   
10.
应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了氟砜霉素、氯霉素、TMP和OMP对15株畜禽常见病原菌的最小柳菌浓度(MIC)。结果表明,氟砜霉素的体外抗菌活性强,优于或等于氯霉素;TMP和OMP的体外抗菌活性偏低,但OMP优于TMP。氟砜霉素和氯霉素与TMP、OMP对14株细菌的联合药敏试验经肉汤稀释棋盘法测定,结果表明,氟砜霉素和氯霉素分别与TMP、OMP体外联合,抑菌效果相同,呈协同作用的均占50%与28.6%,即TMP或OMP对氟砜霉素和氯霉素的增效作用相等,但TMP优于OMP。在14株细菌对氟砜霉素和氯霉素分别与TMP、OMP的总共56组体外联合试验中,呈协同作用的占39.3%,主要为大肠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沙门氏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无关作用的点60.7%;无拮抗现象。故临床联合用药前,仍需进行联合药敏试验,呈协同作用者才可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