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正> 制革工业废弃物,经过处理可当做动物性饲料饲喂畜禽。它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在脱脂)后的干物质中蛋白质占70.1%,粗脂肪0.7%、灰粉22.5%、钙0.5%、磷0.07%,喂猪效果很好。近两年来,我们为了广开动物性补充饲料来源,促进畜牧生产,在所内外用油渣进行了喂猪效果试验。  相似文献   
2.
捕食性天敌储蓄植物系统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姝  王杰  黄宁兴  金振宇  王甦  张帆 《中国农业科学》2020,53(19):3975-3987
现代集约化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逐渐加剧,促使形成单一化农业景观、丧失生物多样性,易引起害虫大暴发。随着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战略布局与要求,对农业绿色安全生产和食品环境安全的关注度日益增加,环境友好、绿色高效的害虫管理技术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天敌昆虫作为生物防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农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传统的淹没式释放天敌的方式存在成本高、时效性和持效性较差的问题。如何有效的增殖保护田间天敌昆虫,提高天敌控害效率一直是生物防治的关键。储蓄植物系统(banker plant system)又称载体植物系统,其具有预防性引入天敌、并有助于天敌种群维持,实现可持续控害等优点,是较为成功的保护型生物防治技术,被越来越多用于农业有害生物综合治理中改善天敌生存条件,发挥对其的涵养和增殖作用。近年来相关研究发展迅速,在比利时、德国、法国、日本、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家已形成了商品产业化,得到了广泛推广应用。但由于地理气候和农业设施等方面差异,国外已报道或构建的储蓄植物系统并不适于直接在我国应用。目前国内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已到了快速发展期,必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综合分析了国内外相关技术研究概况,就实现捕食性天敌储蓄植物系统最佳控害功能进行探讨,提出要认真筛选组成因素,明确储蓄植物、替代食物和有益生物三者之间的关系并优化各个因素的水平,而且还要充分考虑应用策略,重视田间应用效果评价,从而进一步完善储蓄植物系统技术。此外,还展望了该领域的发展方向,因地制宜地开发适合国内害虫防治的捕食性天敌储蓄植物系统,必将推动捕食性天敌产品的广泛应用及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3.
方程的Ulam稳定性理论侧重于研究方程近似解附近存在精确解的条件.将Ulam稳定性的研究推广到了Banach空间中模糊数值映射方程.通过考虑无界的函数差,利用定义在模糊数空间中的度量,证明了更一般化的模糊数值映射二次型方程和Drygas型方程的Ulam稳定性,并得到其解的一些基本性质.所得的结论推广了已有文献中的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4.
东方红—75型拖拉机,缸盖螺栓的拧紧力矩是180~210牛顿·米,可是不少驾驶员却拧到250牛顿·米,甚至更紧。  相似文献   
5.
蜜源植物波斯菊对捕食性天敌种群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蜜源植物有利于天敌昆虫田间定殖与增效控害,是保护性生物防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筛选及评价蜜源植物对天敌的涵养作用,本研究比较了波斯菊Cosmos bipinnata、千屈菜Lythrum salicaria、荷兰菊Symphyotrichum novi-belgii与对照杂草区域的天敌、害虫种群动态,同时评价了不同种植密度下波斯菊对瓢虫及蚜虫种群数量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杂草区域相比,千屈菜区域内天敌及害虫数量均显著较多,波斯菊区域内天敌数量显著较高但害虫数量较少,优势天敌为捕食性瓢虫。不同种植密度下波斯菊花带内的捕食性瓢虫和蚜虫数量存在显著差异;种植密度为50%波斯菊花带内瓢虫和蚜虫数量高于种植密度100%,且两种密度下波斯菊花带内益害比均显著高于对照杂草区域。本研究初步表征:波斯菊花带对捕食性天敌具有较好的诱集涵养作用,可作为天敌优良的蜜源植物增效害虫生物防治。  相似文献   
6.
系统调查了湖北省神农架地区花甲亚科(鞘翅目:花甲科)昆虫的种类,共鉴定出1属9种,描述了各个种的主要形态特征及分布信息等。  相似文献   
7.
金振宇 《北京农业》2011,(6):149-150
苗木的整形修剪,是根据各种树木的生长发育规律,以人为的技术手段,调节其生长势,达到快速育苗、育高质量苗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