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3篇
  8篇
综合类   9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黄土高原生态保护与农业生产的协调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长期处于恶性循环之中,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协调发展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建设。通过对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经济系统的分析,详细地论述了黄土高原地区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艰巨性、必要性和可能性,并提出了该地区农业生产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的基本战略途径。  相似文献   
2.
整理了2012年以来京津冀在区域经济、城市群结构、生态环境3个方面协同发展的理论研究文献,并归纳了同时期的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实践进展。结果表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理论研究较为丰富,但系统性和对实践的指导性有待提升,协同发展的实践在稳步推进,但尚未有突破性进展,整体上实践发展远滞后于理论研究。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落实,京津冀三地应充分利用良好基础和有利条件,有望"十三五"期间打开协同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3.
黄土高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重要性与恢复对策探讨   总被引:19,自引:5,他引:19  
黄土高原在环境脆弱与经济发展低下的双重胁迫下,如何探索既适合环境保护又适应当地经济发展需求的战略对策至关重要。以黄土高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析为基础,提出了该地区以农户单元、流域单元和区域尺度的生态系统服务恢复与重建对策。研究表明,尽管长期以来被人们所忽视,在生态环境脆弱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依然是客观存在的,但是这些服务功能远不足以维持系统的自我循环,导致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日趋严重。为此,必须科学分析该地区生态系统服务的现状与不足,并采取科学合理可行的生态系统恢复对策,为生态一经济系统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生态保障。  相似文献   
4.
安溪铁观音驰名中外,是安溪县的经济支柱,然而近年来安溪茶产业发展遭遇瓶颈.该研究运用SWOT分析方法研究其发展的4大优势、3大劣势及其发展面临的机遇与威胁,并提出相关策略建议,为安溪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2000-2013年无定河流域水土保持和退耕还林(草)的成效,为评估无定河流域生态修复工程成效提供数据支撑.[方法]采用线性回归、相关系数和偏相关系数等方法,分析无定河流域2000-2013年NDVI(归一化植被指数)与NPP(净初级生产力)的变化及影响因素.[结果](1) 20002013年,无定河流域植被覆盖增长率3.39%/a,远高于1999-2008年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增长率0.99%/a,且植被覆盖呈现阶段性的变化特征,其中有2次持续增长期.(2)无定河流域植被覆盖变化以明显增加趋势为主,集中分布于黄土丘陵沟壑区,退化区域仅占3.95%,“线状”分布于植被覆盖基数较好的河谷两岸.(3) 2000-2013年,无定河流域植被累计固碳增加量1.96×107 t,相当于2010年陕西省能源消费碳排放的22.82%,累计固碳价值增加量2.36×1010元,相当于2010年陕西省GDP的2.33%.[结论]无定河流域植被覆盖与固碳持续增加,主要驱动因素为人类活动,尤其是水土保持和退耕还林(草)等工程的实施.  相似文献   
6.
“保护水源”并“发展经济”是北京密云水源保护区实现持续发展的目标,探寻保护区适宜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层次性、时序性的分析方法。对北京密云水源保护区的生态经济模式从点到面、由深到表进行了深入分析,明确了保护区生态经济模式的层次结构与时序安排,首先采用不同的生态经济技术措施对影响其生态环境的因素进行根本性的解决;之后调整大的农业种养结构。使第一层次的各种技术措施实施于第一产业的物质、能量输出之中;继续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生态休闲产业,予生态环境保护于高层次产业输出之中;同时配合改造保护区村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将环境治理、环境美化、产业发展有效融为一体。由此总结出北京密云水源保护区适宜的生态经济模式分别是“以水环境保护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治理与生态恢复模式”、“以保护区资源利用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农业技术传播模式”、“以保护区生态休闲为主要内涵的产业经济增长模式”。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研究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研究引起了广泛关注,研究者开始探讨不同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的关系,并已成为当前生态学领域研究的前沿课题。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的研究对保护内蒙古草原生态环境,维持草原生态系统持续为人类提供服务的能力,进一步改善和提高人们的福祉水平有重要意义。草原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之间不是线性关系,人类福祉不会持续增加。随着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服务变化对人类福祉影响日益加深,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政府部门也相继出台一些政策,对内蒙古草原生态环境进行恢复和保护。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研究目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缺乏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服务变化对人类福祉影响的各个方面动态的研究数据;(2)人类福祉的变化对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服务影响的定性和定量研究;(3)国家政策的持续性。根据以上研究不足,研究者认为在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研究领域应当关注和加强以下问题:(1)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服务的形成及波动与人类福祉之间的互动格局;(2)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各个方面明确的相互耦合与互动关系研究;(3)逐步建立相对完善的内蒙古草原人类福祉指标评价体系;(4)政府政策是否能够持续有效。  相似文献   
8.
近50年四川省水稻生产潜力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日益加剧,特别是作为我国粮食重要产区的四川。科学评价气候变化对四川省水稻生产的影响对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四川省45个气象站点50年的气象数据和20年的水稻生育期资料,采用侯光良法分析了四川省7个水稻种植区的水稻光合生产潜力、光温生产潜力和气候生产潜力的时空分布特征,并结合现实生产力数据分析了气候变化背景下四川省水稻的增产潜力。结果表明:1961—2010年四川省水稻生育期内光合生产潜力的空间分布呈北低南高中部最低,光温生产潜力呈现北高南低,气候生产潜力为南北低中间高。近50年来日照时数的减少使得水稻光合生产潜力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持续偏低;温度的升高有利于水稻光温生产潜力的增加,尤其在2006年出现高值;降水量的减少使水稻气候生产潜力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下降明显。四川省水稻存在增产潜力,但增产潜力呈下降趋势,未来应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合理利用气候资源,提升水稻生产力。  相似文献   
9.
以生态环境脆弱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典型小流域纸坊沟为例,研究它的由植物初级生产力、动物次级生产力、农户经济生产力及生态系统服务生产力组成的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各组分的特征及相互间的耦合与相悖关系.采用一些定性和定量的指标初步分析了小流域乃至黄土高原地区的农业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0.
北京密云库区生态经济模式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实现“保护水源”和“发展经济”是密云库区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探寻库区可行的生态经济模式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根据北京的发展规划、密云的过去的发展经历、目前实际情况以及发展目标,把适宜密云库区的生态经济模式构想为“一圈四带三循环”模式,即实现水库可持续发展为中心的圈层;建立生态保育带、观光旅游带、特色产业带、加工增值带;构建带内外的物质、能量和经济循环模式,使库区内外达到合理的能量等级。并就模式运行的关键技术(绿色技术与蓝色技术)与战略对策(政府管理与生态补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