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0篇
农学   4篇
综合类   17篇
农作物   65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马铃薯实生种子利用的现状和对策王仕琨,陈伊里,王凤义(四川省冕宁县农业局冕宁615600)(东北农业大学哈尔滨150030)1前言冕宁县地处祖国的西南山区,位于东经101°38'至102°25',北纬28°02'至29°02'之间,幅员4420平方公...  相似文献   
2.
北方一作区马铃薯大垄栽培模式的应用现状及推广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伊里  石瑛  秦昕 《中国马铃薯》2007,21(5):296-299
针对北方一作区马铃薯大垄栽培模式的研究及应用情况进行调研,明确了应用该模式提升马铃薯产量及品质的理论基础,列举了2007年大旱之年黑龙江省马铃薯生产中应用大垄栽培模式获得显著效果的高产示范范例,总结提炼出大垄栽培模式的操作技术要点,同时对北方一作区推广马铃薯大垄栽培模式应该注意的几方面问题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3.
营养液栽培法在马铃薯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前 言所谓营养液栽培法是与肥力特性的土壤栽培方式相对而言的,它是一种无土壤和无土壤肥力的栽培方式。土壤是岩石经风化形成的砂砾、粘土、矿物质被腐殖质熟化而成。这种团粒结构具有保水、通气、贮存养分等特性。土壤栽培实际上就是根据农田的土壤性质、土壤的质地、耕层的深度等进行不同的培肥管理,使作物在具有一定适宜的营养成分和浓度的环境中,持续不断地吸收各种营养。营养液栽培抛开了复杂的土壤环境,将作物直接放在具有适宜营养成分和浓度的培养液中进行栽培。根据供氧机制不同,营养液栽培可分为循环流动、水气培及喷雾…  相似文献   
4.
人们评价薯片质量优劣的主要指标是薯片颜色的深浅。它受遗传、贮藏条件和加工工艺等因素的影响,其中遗传因素起主导作用。本文在详尽论述影响颜色变化因素的作用机理的同时,还比较总结了各研究所得结论之间存在的异同,并专门就分子标记技术在选育炸片专用型品种的育种工作中所起到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发展我国马铃薯生产的战略思想是:稳定面积,提高单产水平,力求使总产量的增长与国民经济日益增长的要求和满足食用、加工、发展畜牧业及出口创汇等需要相适应。到本世纪末,马铃薯生产面积稳定在4000万亩,单产达到1500公斤,调整马铃薯的用途比例,实现总产值翻两番。基本战略措施是:合理调整马铃薯生产布局,有计划地发展生产;加强种薯、商品薯及加工薯基地建设;采取集约化栽培技术措施;对生产上存在的关键性技术问题加强研究,组织攻关。在此基础上,确立了9项促进马铃薯科学技术发展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正> 马铃薯是个高产、营养丰富、用途广和粮菜兼用的作物,具有生育期短、适应性广的特点。因此,马铃薯在全世界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我国马铃薯的栽培面积和总产量均为世界的第二位。福建和广东是我国最早栽培马铃薯的省份之一,仅晚于台湾省,距今已有300年的历史。广东和福建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土质肥沃,冬季无严寒,非常适宜马铃薯栽培。当  相似文献   
7.
植物抗病基因类似序列的研究进展及应用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植物抗病基因克隆对抗病育种和抗病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已克隆出的基因研究表明,大多数的抗病基因都具有高度保守的结构域(如NBS,LRR,LZ,STK和TIR等)。根据这些保守区域设计核苷酸引物,通过PCR技术已经获得很多的RGA,然后以此为探针筛选DNA或cDNA文库,最终可获得抗病基因的候选克隆,这就是新近发展起来的同源序列克隆技术。文章简述了对抗病基因的结构特征,同源序列克隆技术及其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8.
不同纬度环境对马铃薯淀粉含量及淀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8个马铃薯品种分别种植在不同纬度的生态区,收获后分析纬度生态因子对淀粉含量和淀粉粘度指标影响.结果表明,马铃薯淀粉含量变化总趋势为东北和西北地区较高、华北地区较低.在40°06'N~48°04'N范围内淀粉含量随纬度升高逐渐增加.在同纬度地区,淀粉含量随海拔的升高而增加.淀粉粘度随纬度变化趋势与淀粉含量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
马铃薯有着丰富的二级基因库(Secondary gene pool),如何客观地定义马铃薯种,划分它们在分类学上的地位,明确各个种之间的相互关系,对马铃薯种质资源改良和育种工作非常重要。1990年Hawkes把Petota组分成21个系,其中有227个结块茎的种(包括7个栽培种)和9个不结块茎的种。分子数据表明,Hawkes的分类系统过细。2009年Spooner等认为Petota组应重新划分为3个进化枝,其中含有110个结块茎的种,至于栽培种,2007年Spooner等认为可以重新划分成4个种:S.tuberosum(其中含有2个品种类群,Andigenum和Chilotanum),S.ajanhuiri(二倍体),S.juzepczukii(三倍体),S.curtilobum(五倍体)。  相似文献   
10.
需要国际研究项目解决某些马铃薯病原体问题陈伊里摘译(东北农业大学哈尔滨150030)1短期马铃薯轮作在大多数国家马铃薯种植占可耕地的比例低于5%,只有荷兰、波兰、朝鲜、比利时和瑞士的比例高一些,分别为20%、14%、10%、6%和5%(VanderZ...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